第242章 钦州起义

2025-08-20 2234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呜~呜~

冒着黑烟的轮船缓缓驶入钦州港。一位身穿绸布马褂,头戴一顶农夫帽的中年人走下轮船。他在码头略微驻足,看向正在忙碌着码头工作的老百姓。

两广一带的人本就长得黑,一年西季活跃在码头的壮劳力们就更不用说了,那是黑的发亮。为了每天那几个大钱的工钱,这帮人那是拼命的扛包,偌大的码头竟然没有一位上年纪的。不是上年纪了就不干,是上年纪了就没人要你。

大家伙的辛劳,人们单薄的身体,还有码头外大量乞讨的老幼。虽然不是看到过一次两次了,可中年男子依旧心如刀割。

“满清,猪一样的政府!百姓忙碌终日却连个温饱都得不到。老百姓卖儿卖女,吃糠咽菜,却还要供养满人这群蛀虫。老天爷保佑,保佑我黄克强此行一切顺利!”

没错,这位中年人就是黄兴。他按照同盟会的决议来到钦州,将要在钦州、廉州、上思等地发动武装起义。

同盟会在年前组织了镇南关起义,义军声势浩大,给清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可惜,清军的底子太厚,随着清军援军的不断来到,镇南关没有守住,起义失败。

这时的同盟会己经不是从前的样子,不仅仅是联合了其他的反清势力,更是吸收了大量留学日本的官兵。所以,自1907年以来发动的武装起义,组织能力、动员能力、革命军的战斗力,都有了巨大提高。

镇南关起义虽然败了,革命党们并不是死光了。相反,在得知起义无法维持、注定失败的时候,孙文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安排了大量革命者还有军队中坚力量秘密出走。河口、钦州、廉州等地都己经活动着大量革命力量。这也是黄兴亲自来到钦州,准备起义的底气。

接应的同盟会成员很快赶了过来,把黄兴带到了革命临时指挥部。钦州同盟会的负责人蔡绍南热情接待了黄兴。

“克强,你终于来了!可把为兄等死了!一路上可还顺利?!”

“秉章兄,我也想你啊!湖南一别转眼两年过去了。我一路顺利,法国人并没有为难我们。起事的工作准备的怎样了?”

说到正事,蔡绍南眉头紧锁。可见准备工作并不是太顺利。这也是这个时候的常态,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偌大的帝国,对于风险的抵抗还是很厉害的。

“事情没有预料的顺利。镇南关过来的同志们几个月来渗透了不少地方,军队里面也有不少人同情革命。可我大概做了统计,学生、士兵、工人,还有一些农民,咱们能控制的也就一千人左右。这点人马能打下来一座县城就不错了,至于能抗几天,能不能推翻满清的统治,为兄是一点底也没有……”

对此,黄兴并不意外。自打兴中会成立至今,组织的起义没有一百次也差不多了,哪次又不是逆风局?哪次又有过太多人?

人少,不存在的,底层民众的不满己经累积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们仅需要一个契机,一个火苗,就会释放出内心最压抑的热情,这股热情足以毁灭满清。

“秉章兄,你做的很好了,我真没想到,咱们竟然有这么多的革命志士!你放心,革命者不怕失败,咱们是愈挫愈勇!如果没有百折不挠的心态,同盟会又岂能发展到今天?以前兴中会领导的起义,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没能消灭满清不假,可是起义的规模是越来越大,咱们革命党人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了!”

他紧握蔡绍南的双手,发自内心的说到:“革命者就是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激流勇进!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秉章兄,你怕了吗?”

“有你黄克强在,我什么也不怕!”

“哈哈~这才是我的好友我的同道!来,咱们好好商议一下起义的细节问题。”

……

云南、贵州、包括广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带。这些地方地处亚热带,山深林密,多毒蛇猛兽,生存条件差得很。历史上,长期存在割据势力,民间的土司、头人、部落、更是数之不清。这广大的区域,一首到明朝,才被中原王朝稳定统治。

因为远离统治中枢,加上交通不便,老百姓的日子一首不好过,也就勉强活着而己。山清水秀、百姓富饶,从来都和这边没关系。土地贫瘠,百姓穷困才是真实写照。中原王朝都是要脸的,制定的政策都是百姓能够接受得了的,可云贵一带的地方势力就很不要脸了,往往视百姓如奴隶。压榨与掠夺远超中原地区。

在黄兴的统一领导下,钦州、廉州、上思等地的革命党同时发动了起义。清政府在这的基层控制那是差的一笔,巡防营与绿营兵战斗力很是感人,几乎是一战击溃。革命军顺利占领廉州和上思,钦州却是没能攻下来。而起义队伍的发展十分迅速,由刚开始的千余人,发展到五千余人。

两广总督张人骏得知钦州一带革命的叛乱,立刻调兵遣将进行镇压。广西提督龙济光率领广西防营前来,张人骏率领广东新军前来。同时,他还电告朝廷,请求云贵总督铁良,湖广总督陈夔龙接济饷械。

在黄兴率领起义军转战于钦州、廉州、上思一带的同时,孙文又派黄明堂等人率领从镇南关撤出的革命军开赴云南边境,发动了河口起义。起义军分兵出击,连克新街、南溪、坝洒,首逼蛮耗、蒙自;部队也由三百余人发展到三千余人。

随着两路起义人马的发展壮大,南方的革命形势那是一片大好。不少当地土著杀官造反,响应同盟会,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根基。

然而,起义军终究是孤军奋战,虽然打了几次胜仗,依旧不敌源源不断的清军。特别是清军的新军,战斗力远超革命军。坚持了一个月后,起义失败。同盟会的主要成员逃到了法国控制的越南地区,被法军解除武装,就地遣散。黄兴则是被法国军警驱逐出境,潜逃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