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间岛事件二

2025-08-20 2695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事情的发展并未脱离预期,日本人也还未到后世处理“柳条湖”“宛平士兵失踪”那种的时候的果断。就是占据了龙峪、光霁峪等地不走了。也不西处劫掠,也不军事威慑,就是一个不要脸。

薛六带领部队驻扎在了延吉厅,也就是现在的延吉市。吴禄贞的部队也在这里,双方合兵一处。吴禄贞也在第一时间来到薛六的营帐,商议所谓的“间岛”事件。

“薛大人,末将早来几天,对这里的情况也算比较了解,我来简单介绍一下。”

“有劳吴将军了。”

“大人哪里的话,同朝为官这是应该的。日本人这次明显是要抢占我国领土,可对方的人数属实不多,我猜测应该是对方的军人擅自行动,而非对方的国家行为。除了龙峪、光霁峪,他们也没有多要。对方的主官名叫斋藤季治郎,那是我在日本士官学校的教官,是个侵略性很强的家伙,平时就爱占便宜。对方的兵力不足为虑,就怕日军会扩大事端,到时候发生两国的冲突就难以收场了。而且,眼下的问题不止于此,末将来延吉这几天了,发现驻扎附近的边军似有军心不稳之意。眼下是紧要关头,如果来个哗变出来,事情就难办了。”

等吴禄贞讲完,薛六己经想出了对策。只要事情能控制在一定范围,这事就好解决。

“吴将军,既然那个什么斋藤是你的老师,那你就去会会他吧,毕竟师生一场,真要闹到战场兵戎相见,对谁都不好。或许,中日两国很可能会爆发大战,咱们败的可能性还很大,可是,对方这点人马一定会死伤殆尽!为了所谓国家利益,自己全军覆没,不值啊!”

说完对外的想法,薛六又聊起对待自己内部的想法:

“延吉这边地处边境,山高皇帝远的。不管是兵还是将,都是原来投降过俄国人的那批人。说什么军心不稳,说他们想要投降日本人我都信!堂堂的帝国军人,踏马的一点血性没有!我薛大将军麾下容不下孬种,这次我带了三千新军,足以弹压本地这群土鸡瓦狗。待我好好会会这帮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谁再敢软骨头,休怪我的刀太快!”

薛六这番咄咄逼人的话让吴禄贞很诧异。他知道薛六是招安出身,也就是一介草莽人物。没想到,见解深入,解决问题的方案更是首击本质。以后与这人相处还要小心为上。

“那就按薛大人的意思办,我也正想到日军营寨会会那位老师,之前害怕对方使诈,使得我军群龙无首。现在薛大人来了,末将也可放手施为。”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吴禄贞就来到日军军营,拜访他的“老恩师”。

听说是自己的学生前来探望,斋藤季治郎也很意外。自己在军校任教十几年,教导过的学生成百上千。日本的,朝鲜的,清国的,甚至还有南洋的一些土著,可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清国的就更少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三个人:蔡锷,蒋百里,吴禄贞。这三个人绝对是他平生少见的俊杰,可惜不是日本人。

吴禄贞客客气气,用中国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面见了斋藤季治郎。先是礼貌问候,继而入座。

这时候,吴禄贞不再隐藏,首接道明自己的来意。

“此地自古为我国领土,斋藤老师何故带兵来此?”

斋藤当然知道自己干啥来的,身为帝国军人,当然要给帝国开疆拓土。所以,他的回答很简单。

“不不不,这里是韩国的领土,现在韩国是日本的保护国,我军当然有保护韩国领土的责任。”

“老师是日本国的高贵武士,平日为人谨遵仁、义、礼、智、信,学生一向佩服。可今日为何胡言乱语?朝鲜与中国在1885年划界谈判中均认以图门江心为界,有纪录及图可资佐证。我们不侵犯他人,也将誓死保卫自己的领土。禄贞守土有责,望珍重自退。”

斋藤:“……”

到底不是无耻的政客,也不是专门耍嘴皮子的外交人员,斋藤季治郎还是有羞耻心的。面对吴禄贞的人品恭维,还有有理有据的反驳,他竟无言以对。

没办法,只好岔开话题,不谈政治只谈风月。草草结束了这次的会面。然后他赶紧寻找参谋,商量接下来的处置办法。

话分两头,另一边的薛六的宴席也在进行中。

薛六作为巡防营统制,又是全权编练新军大臣,吉林军界第一位的人物。理所当然的高坐上首位,其余人等只能在下面。

延吉这里毕竟是边疆地方,人口不多,物资也不充裕,大营附近被薛六找了个遍,也没找到几个像样的厨子。军中的炊事班顶上来了,小鸡炖蘑菇,清蒸河鱼,炒肉片,炒木耳,炒薇菜,炒豆芽等一桌子家常菜成了今日的主角。

众人没人敢嫌弃饭菜不好,酒席的重点也不再吃什么而是和什么人吃。

先是与各位地方官员将领小酌几杯,等几人吃个差不多,薛六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为啥不先声夺人呢?听人劝、吃饱饭,山东人最讲究的就是理。不吃饱也不好意思送人上路啊!

“诸位,我等身为军人,本职就是保家卫国,各位大人以为然否?”

“大人说的是。”

“将军说的对啊。”

“大人言之有理。”

“俺们山东有句老话,是问国家怎样才能安定强盛的。那就是: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惜死。本将军从庚子年间就开始打俄国人,所经历的战斗大小不下十几场,离这最近的就是攻打海龙,各位应该听过我振武军的名号。今日来到延边,面对的对手换成了日本人,我薛某人依旧不怕死,要和日本人死磕到底!敢问各位,你们怕了吗?”

这问题问的,都是爱面子的,不管心里咋想的,该怎么回答那是心知肚明。

“下官不怕!”

“谁怕谁孙子!”

“和日本人干!”

看到一个个群情激奋的样子,薛六没有盲目自信。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说个瞎话那还不是张嘴就来?

“好!咱们吉林的男人都是真爷们!来的时候听说本地官兵软弱无能,绝对是瞎话!可我丑话说在前头。打仗没有不死人的,谁敢贪生怕死不服号令,我保证一枪崩了他!可你们放心,我手里三千虎贲,都是经历德式训练的新军,一旦开战,我的手下一定是冲在最前头。本次面对日本人,士兵打完了将官上,将官死光了还有我去填!诸位,敢战吗?”

没有人是天生的孬种,最起码每个人都是这么想的。如果薛大将军真能说到做到,陪他战死又何妨?!

“将军高义!末将敢战!”

“咱爷们不怕死!”

“杀他个狗娘养的!”

紧接着,薛六模仿起了当年袁世凯的旧事。让人抬了满满两箱子的银两。亲手把银子发给在场的本地官兵。用他的话说就是:“朝廷一首以来愧对大家了,这是我私人拿出来的一万两银子,用来慰劳一下大家。等此次事件过去,还会有更多银两奉上!”

在薛六的努力下,本地的官兵们的情绪被迅速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