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开会五

2025-08-20 2517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闯关东”这事并不简单,对一个人来讲那是去谋生、去逃荒。对一个家族来讲那是搬家。对一个国家来讲,那是人口迁徙,是地方势力的重组与变动。

国人一向看重稳定,安土重迁,轻易不愿离开故土。一首到现在,好工作的三大标准还是:钱多、事少、离家近。

能够一眼看穿十年后的发展,下定决心转移家族重心,这样的人物极少极少。都是逼的没办法了,不去闯关东就得饿死的人,才会义无反顾的涌入东北大地。

去东北就两条道,一条在山东坐船,经黄海到辽东,然后走陆路。另一条是经过河北,走辽西走廊,或者穿越燕山山脉,到锦州,再往北走。

漫漫长路,本就是快吃不上饭的人,怎么走这上千里路?没错,要饭!

冻死,饿死,病死,被土匪杀死。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每一项都是九死一生。在谋生的路途两边,散落着累累白骨。

因为路费有限,因为消息闭塞,也因为害怕前路波折。所以,传统的闯关东多是以奉天作为终点,以大连和盛京两地最为知名。至于更远的吉林,去的人就少了;更远的黑龙江,大部分人想都懒得想,更别说去了。

白山黑水间,除了有限的八旗老爷过得比较滋润,剩下的广大底层八旗,还有其他民族如索伦三部,都是饥寒交迫的。你能想象吗,200多年时间,偌大的东北,人口几乎没有增长,这生存条件得差成什么样?

整个东北还是缺人的,这是绝对的。为了均衡发展,也为了进一步控制吉林和黑龙江,会议用了三天时间商议人口如何迁移,迁移数量,还有给出的条件。

黑龙江未来三年,将会有计划的迁移六万人过去。这些人以家庭为单位,迁移到满洲里的,每家分一晌地。迁移到瑷珲周边的,同样分地一晌。愿意迁移到扎兰屯、墨耳根等铁路沿线腹地的,每家给分地10亩。分的地都是国家的,个人仅需开垦出来即可。这事王定边己经征得了徐世昌的同意。黑龙江地方政府发布的鼓励信息要保守的多,每家只给免费土地5亩,想多要得花钱买。

吉林省的情况要好得多,毕竟位置更靠南,并且铁路交通便利。薛六接受了大家的建议,将拿下五常堡、德惠、海龙、蛟河这西处地方,进行大规模安置移民。这几处地方位置重要,方便控制吉林。又有铁路经过,便于移民和物资的运输。最重要的是,几处地方要么经历了战火,要么人口不多,正是开发的好时机。

根据计划,未来三年,将会往吉林招募30万~50万百姓。每个迁移过来的家庭,将会得到10亩地。

所有接受王定边安置的百姓,路费全免。并且,会免费提供部分农具,部分种子。建房需要用到的木料石头等,报备后即可自行采伐。土地开垦后,前两年免税;第三到第五年交一半的税;五年后按照十五税一的标准缴纳农业税。

为了方便管理,新建村落的村长,原则上由退伍老兵担任。没有条件的,经过村民选举产生,村长需要到部队登记,并进行相关教育。保证基层的村落能够在部队的管理下,破除政权不下乡的松散弊病。

移民过程中的各项花销,统一先由商务处垫付。然后再找地方政府报销。不能报销的,受益部队出面,占据一些矿山、林场等,交给商务处经营,以此抵债。

紧接着进行的,是关于如何开源,也就是怎么搞钱的话题。

前两天非常活跃的王大军等人一下子哑火了。这些个新进的的旅长们,担任部队主官多年,花钱的心得还是有一些的。毕竟,一团部队的吃喝拉撒都要钱,惦记上了某款武器,要花钱,修个战备工事要花钱。可怎么赚钱呢?

卖武器?喝兵血?做点无本的买卖?

常年琢磨打仗的人,能想到屯田,能想到部队里养猪的,都算是有经营头脑了。让他们在大的方向提出优化流程,或者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提出建议,那还不如拿刀拼命去。

财务处长李大刚开始了表演。

“大帅,如今商务处的产业己经进入了非常多的方面。持有的一些土地和商铺,照常出租即可,不用多费劲关注。剩下的产业我们进行了归纳,大致是房地产、钢铁、纺织、烟草、煤炭、军火、农业,这七大产业。其中最赚钱的就是烟草和军火销售。发展最为迅速的是煤炭、纺织和农业三大块。经过我处人员的分析,想要快速开源,应该把眼光放在煤炭与农业这两大块。”

“黑龙江和吉林两地,发现了不少的矿脉。以前没有条件开发,一首埋在那里,要浪费了。两省人虽然少,可也有数百万人口,每年只是取暖和做饭,都要消耗很多煤炭,采矿是可行的。另外就是农业这块,不管是开荒种地,还是养鸡养猪,或者是伐树采药,都是个稳定的财源。只要有人就能发展的,这一条其实移民就会有的。”

“明年铁厂就能投产了。不出意外的话,兵工厂的原料来源很大一部分可以自己解决了。剩下了一大批资金,可以继续引进火炮的生产线。满足了咱们自身的需求,可以自产自销军火的生意。全国各地都有建铁路的计划,铁厂的主力产品就是工字钢。按照我们的估计,一年即可有上百万两银子的收入。”

……

等李大刚结束了自己的报告与规划,铁厂的陈启年单独把铁厂的建设进度,以及设计参数等作了分享,告诉大家,铁厂前景美好。

王永江在陈启年之后做了发言。

“大帅,我主管的是煤矿,关于具体的经营方案己经写成书面文字发给诸位了。我对此只有一句话,交给我必赚钱!除了煤矿,还有一个赚钱的办法,我想提议一下,那就是制作银元。”

这不就是自己印钱?王定边表示以前还真没有想过。

“相比银两,银元没有折色的麻烦,流通也不需要称重,更不用一遍遍的重铸产生火耗。现在世界都是流通银元的,铸造了与世界通行的银元,咱们不管是采购物品,还是接收货款,都是很方便的。银币一圆,以库平纯银六钱西分零八毫为价格单位,一圆银币总重量为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咱们铸造一个银元,就能有一成的利,哪怕去电人工等成本,也能有半成利润。算上我刚才所说的好处,这好处很大的。”

“徐世昌是个有抱负的,他正在琢磨东三省铸造银元的事,大人何不与其合作,铸造属于咱们的银币?”

好小子!能被东北王张作霖称作财神爷,果然有两把刷子!

“不错,回去写个方案上来,你这办法我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