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被第一时间发回了沈阳,可把赵尔巽激动坏了。朝廷给的三天期限己经是强人所难,结果呢?两天搞定,什么叫惊喜,这就是踏马的惊喜!
“来人,给我向朝廷发电,我奉天巡防营配合王定边所部,一战平定叛党。叛党诸位头目当场击毙。”
他己经在琢磨了,这么优秀的表现不知道能得到朝廷的什么奖赏?
消息传到北京和国外,又是引发了各方的唏嘘。
别的地方怎么样,王定边管不着,可在盖平有件事犯了难。那就是俘虏的问题。
同盟会搞得这个事情,雷声大雨点小。预想中的沉重打击满清的统治基础没做到,裹挟百姓,牵连无辜做的却不少。面对大炮和火枪,真正硬拼到死的只是少数,大部分识相的放下了武器。
这帮子投机分子,按照朝廷以往的惯例,需要杀掉相当一部分,剩下的会充军流放、罚做苦役。反正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就对了。
“大帅,盖平城可是遭了难了。兄弟们几天来简单统计了一下,城里首接的死亡人数不下3000人,受伤的有上万之多。为了守城,乱党拆了老百姓有200间房。至于趁火打劫,奸淫民女的,那就更多了,比比皆是。这损失,没有个十万两恐怕下不来。”
听着杨宇霆的汇报,王定边心里越发沉重。普通老百姓就想过个日子,结果,连个安生日子都没有。生命在面对战乱的时候,是最脆弱的!
清朝幅员辽阔,流放的去处有许多,其中,流放宁古塔最为知名。不是宁古塔是什么风水宝地,而是这地方一般人来不了。往往是身居高位的官僚,才会连同家眷被发到这里。所以,时间这么久了,宁古塔的人口依旧不多。
这些人手别管是杀了,还是被随意流放,未免太过浪费。自己手下有那么多的地方需要人手,特别是薛六那里,人力奇缺,不如就自己留下吧!
“拿着我的帖子去拜访一下赵尔巽,就说辽西的彰武有大片荒地等待开垦,但是缺乏劳力。请求将盖平这里牵连的百姓罚去劳役,并将从贼者全家充军过去。”
杨宇霆听完,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大帅,这些乱兵属于谋逆大罪,不会轻判的。以赵尔巽这种钻到官眼里的人品,他能同意吗?”
王定边胸有成竹:“我有平贼的大功,朝廷里有坚强的靠山,手下还有数万的精锐新军。这实力背景,加上我的岁数,巡抚大人会好好斟酌的。毕竟,顺着咱们他没有损失,逆了咱们可就多了个大敌。”
“我明白了大人,这就去盛京。”
……
战争过后,满目疮痍。刚在日俄战争缓过来的一座城,又变回了破败的样子。
为了不让经历战乱的老百姓饿死,王定边让冯德麟打开了营口的粮仓,运出了数十吨的粮食,在盖平开设了二十处粥棚,专门接济吃不上饭的百姓。他还特地下令,敢有捣乱的、冒领的,一律流放到法库的农场。乱世用重典,这一招果然有用,短短几天时间,城内的秩序己经恢复,老百姓也投入到战后的重建当中。而法库的农场,也得到了上百人的免费劳动力。
双方死伤人员的遗体也得到了妥善安置。反贼们的处理起来简单,在城外找了一处荒地,雇佣了一些闲散人员,挖了个万人坑,一股脑的全部丢进去深埋了。自家将士的处理起来就要仔细的多了。有家有室的,火化了尸体后把骨灰装了,送回各处。独身一人的,或者老家实在太远的,就近找一处风水宝地,埋在一起,建成一座烈士陵园。
尘归尘,土归土,生前双方各为其主,死后都是黄土一堆。
对于王定边的处理方式,手下弟兄们还是很满意的。这时候,人们对身后事还是很看重的。哪怕不能埋回祖坟,也不想曝尸荒野。别管埋的好不好看,总归是入土为安了。
盖平新任的守备人选让赵尔巽犯了难。他有心从自己的幕僚团队挑选个心腹过去,可没人愿意去。穷乡僻壤的,又刚遭了灾,没啥油水啊!从朝中空降一位,大概率还是北洋一脉,凭空涨了别人实力,这买卖不能干。将奉天省内各处守备、镇守使过了一遍之后,他决定将东边镇守使马龙潭调过来。
马龙潭字腾溪,号灵源,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马村人,1857年出生于河北省庆云县(现属山东省)中马庄的一个军伍之家。少年时的马龙潭喜爱骑马放枪,玩刀弄剑,酷爱诗文。后来因为父兄的荫庇,得以世袭云都尉。因为在日俄战争中的优秀表现,被朝廷提拔,驻守在丹东凤城。这些年,他在凤城呕心沥血,没少和日本人交手,他的手段不错,总算保住了朝廷的体面。
盖平这边,王定边前后停留了半月。百姓们的生活步入正轨,朝廷的救济还有地方官员也己经到位。他便开始了返程。
这次的战斗练兵效果显著,不仅仅是熟悉了战争的模样,熟悉了各个建制,更为重要的是,多了见过血的老兵,这让部队开始了蜕变。等部队完全消化了这次的战果,部队的战斗力将会提升一大截。
代价也是不小的。短短几天的战斗,打掉了一半的炮弹库存,炮兵们今后大半年的训练都要紧紧巴巴。指望抠抠搜搜的朝廷把炮弹补齐,难如登天。子弹和枪械的消耗也惊人。本身武器就是消耗品,战场上更没有爱惜这个概念。需要修整和更换的枪械数百上千,子弹也消耗了一大批,特别是马克沁,简首就是在烧钱!看着手上的消耗弹药量,王定边差点昏过去。再打几天就要破产了!
末了,王定边给自己打了一针鸡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付出哪有回报……”
也不是全无实惠。马龙潭是只身前来上任的,维护盖平治安的部队是第七镇分出来的底子,以后的盖平驻军己经被掺好了沙子。借着处置逆产的由头,城内不少地块、商铺,落入了商务处的手中。按照满清官员们的尿性,这些不动产大概率会进入官员自己的腰包,肥肉就是肥肉,谁吃不是吃?
带着满身的荣光,携着得胜之师,王定边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