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对华夏的攻略并未减退多少啊,看来徐西林在日本的工作不是太到位啊。王定边如是想到。搞不明白,好好地一个国家,怎么就有那么大的侵略性?
商务处上海分部的一个消息传来,去年年中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二十余只橡皮股票上市。特别是英国人麦边在上海设立的蓝格治拓植公司,该公司自从1903年成立以来,在期货市场相当的活跃。而且,与传统商人闷声发大财的作风完全相反,这个叫麦边的家伙行事极为高调,让商务处的人感觉不正常。自家老板搞过的案例在内部是有传阅的,一些套路大家都知道了。
在蓝格志拓殖公司上市前,就有不知名人士在中外文报纸上发表了文章《今后的橡皮世界》。尤其是中文大报,《申报》。头版头条的第一版面,刊登了该文章。
列位,《申报》可不是类似新华社的政府背景报刊,那是一切向钱看齐的。除非政治指令,或者能够大量提升销量的消息,否则,你想上头条?还是有点广告意思的头条,凭啥给你上?钱!唯有金钱铺路,才能做到。
这时代对舆论的管理非常严格,后世的人完全理解不了。封建专制的重要体现是专制,而思想控制是专制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想办报纸,难于登天。于是,各类报纸的老板清一色的外国人,《申报》的老板就是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
生产力不足的古代,读书是奢侈的事情,阅读更是想都不敢想。大张的纸,印满了各种文字。报纸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消费得起。想拿张报纸上厕所?那是都市白领才有的待遇!能有看报的习惯,本身就是身份非同一般的。这时代的华商普遍把看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做外贸的买办们,他们还有阅读外文报纸的习惯。
报纸那是奢侈品,能在奢侈品上面打广告的,经济实力一定不差。麦边这个投机分子,利用人们的认知惯性,开始了他的股市弄潮。
王定边知道,这个蓝格志拓殖公司就是橡皮股票风波的始作俑者,他要好好查一查,凭什么这个破公司能够骗的自家这么惨?
“来人,给上海那边发电,把这个蓝格志的一切消息,还有麦边的一切消息,给我查清楚,再用电报发过来,不要在意费用!”
“是大人!”
得益于这些年的情报和商业网络建设,汇总的消息很快传来。
“蓝格志拓殖公司,1903年8月成立于上海。据称其总部位于荷属东印度的首府巴达维亚,曾在那里工作过的人员讲,并未有该公司踪迹。”
“麦边,英国约克郡人。毕业于牛津大学商学院,曾供职于多家股票公司。年龄不详,出身不详,资产不详。”
这他妈算什么?什么也没查到啊!不对,有问题,这不就是个皮包公司吗?
“来人,给上海那边发电,让他们在上海做个问卷调查。专找有钱的人问,就问知不知道什么是橡皮,怎么生产的,怎么加工的,去吧!”
“是大人!”王定边的秘书吴景林赶紧去办事。
两天以后,上海的电报发来,果然与王定边的预料一样。号称远东小巴黎的上海,亚洲金融中心的所在,这里的精英人士居然不知道什么是橡胶!甚至以为,橡胶就像粮食一样,春种秋收。这个认知,这个信息差,不被割羊毛才算是邪了门了!
手上拿着电报,王定边陷入沉思。橡胶这玩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伴随着汽车的普及与推广,橡胶这玩意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战略物资。可是,哪有一蹴而就的事啊,中间的过程曲折复杂的很。包括蓝格志在内的多数橡皮公司,本质上并不经营橡胶生产,部分是二道贩子,另一部分其实是投资公司,融完资再去投资橡胶在内的别的业务。
与其说这帮骗子有多高明,不如说是老百姓被金钱迷了双眼。在完全不知道橡胶生产规律的情况下,在完全不清楚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所有身家,甚至借钱、借高利贷去炒股,这些人的破产活该!对这些人,王定边表示,让他们尘归尘、土归土,不会求救他们,也救不了。
怎么样才能得到最大收益?
揭露各家橡皮股票公司的丑恶嘴脸?首先,自己还没那么大的脸,说了谁信啊?其次,自己是想在里面大赚特赚的,真要搞黄了,自己图什么?最后,每次股灾都有幕后黑手的推动,砸锅会犯了众怒。所以,这一条不考虑。
自己也搞几家橡胶公司?橡胶的生产没有那么简单。种树成活到开始割胶,一般要有6年左右的时间。中间需要精心的管理,还要面对热带的糟糕气候。关键是,适合生产橡胶的地界,几乎都是列强殖民地!海南周边虽然也能生产,终归不是自家地盘。真等橡胶园建起来以后,广东的军阀不见得卖自己面子。还有一点,国内需求有限。汽车工业起来之前,对橡胶的需求也就是防水和密封的需求,很有限,不如首接在国际市场采购。
橡胶的提炼加工此时的中国并没有技术,生胶还是得卖给外国橡胶厂。倒不如股灾结束后去抄底,相信能收购几家不错的公司。
低买高卖能否可行?这个应该是最简单的办法了,股票低价的时候买进,高价的时候卖出,挣个差价。嗯,这一条是一定要采用的,而且是最主要的手段。现阶段的橡皮股票普遍刚上市,一股在60两银子上下,十倍以上的利润没跑了。关键是,这样的目标比较小,不至于招惹灾荒。
忽然,王定边意识到一个问题,凭什么股灾全部要我大中华来买单?!
清末可不是百年以后,没有这么多的股票交易场所。这时候的全球金融中心是伦敦,纽约、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只能算次一级的金融中心。上海、新加坡、孟买,这些地方是高度关联伦敦的金融中心。为什么上海能这么牛逼?就因为是万里长江出海口?不是的,因为清政府疲弱,监管资本的能力差,这片法外之地就成了投机者的天堂。
他想到了曾经用过的手段,P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