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北行

2025-08-20 2410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日俄战争以后,沙俄在远东的军事部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原来的远东陆军总司令是库罗帕特金,因为在战争中的糟糕表现,导致沙俄的陆军节节败退。奉天会战以后,他的职务被撤销,远东陆军总司令的位置交给了李涅维奇。

坦率的讲库罗帕特金是个能力很强的人,他的心思缜密,头脑冷静,往往能够做出非常缜密的战争计划,是一位优秀的参谋官,或者说是个中上层的军事管理者。然而,他的谨慎性格,以及被动反应式的作风,导致他缺乏自信以及积极主动的能力,这一点在面对复杂而又危急的战场时是很要命的。他的老上级斯别科列夫就曾警告过他:“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一旦国家有事,但愿你永远不要担任司令官的职务,因为你虽然会做出很好的计划,但却没有坚强的毅力把它执行到底。”

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就像是马谡与街亭。事先的无数告诫,他也一再保证,结果性格的惯性根本无法改变。给后人留下经验的同时,也给自己刻下了一生的烙印。

李涅维奇并不是更高等级的将军,相反,一首以来他都是库罗帕特金的副手。提拔他来当总司令,就好像《亮剑》里面,李云龙被撤职为一营营长,赵刚来当独立团团长一个意思。老长官撤了,来个新人怎么掌控复杂的局势?不如提拔起副手,起码能够维持住局面。

两国的《朴茨茅斯和约》成功签署,战争结束了,李涅维奇可以被替换了。这时候,沙俄的政治重点又改了,沙皇不打算在远东这里费劲了。重点区域一下子变得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了,李涅维奇就留在了苦寒的远东地区。

和约签订的时候,远东地区的俄军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5万之多。可惜,接连的失败导致军队士气低落,根本无法发起进攻。沙俄国内,战争导致国库空虚,还欠下了一屁股外债,甚至比日本还惨。所以,战争一结束,俄军的主力便撤回了欧洲,远东只有约10万俄军。

国际上的压力太大,清国的军队也己经今非昔比,沙皇被迫同意交还全部的东北领土。现在,时间到了,中国军队正在盛京集结,即将前往吉林与黑龙江两地。

盛京火车站,赵尔巽、王定边等奉天的军政两界的高层正在站台等待。一旁的军乐队和仪仗队己经准备妥当,大人们一声令下,激昂的乐曲声就会响起。能有这么大能量的不是别人,正是天下督抚中最具权势的徐世昌。

“定边啊,俄国人一向是言而无信,庚子后交还土地就被他耍了一通。这次不会再横生枝节吧?”赵尔巽忧心忡忡的问道。不怪他有疑虑,实在是俄国人的信用太差,又极为残暴。与这种国家打交道,太累!

王定边则是宽慰他,“俄国人的日子不好过。两年的战争打光了家底子,部队又伤亡几十万,老毛子再不甘心也没用。赵大人且宽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不只是咱们的兵需要粮饷的!第七镇现在有两万雄兵,我会率领主力和总督大人一起北上。这点人想消灭俄国人做不到,震慑他们以求自保还是可以的。”

“嗯,也只能如此了。巡防营毕竟是新建不久,战力堪忧。不然的话,帮个人场还是可以的。吉林与黑龙江两地幅员辽阔,面积数倍于奉天。可是人口呢,两地加起来都不如奉天,一两万的军队撒进去,连个水花都看不见。可惜奉天疲敝,若能练得十万雄兵,岂能让俄国人如此放肆!”

说到动情处,赵尔巽那是咬牙切齿!文人是能忍,可并不是没有骨头。

嘟~嘟~嘟~汽笛声从远处传来,这是在告诉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列车要进站了。

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到达。

列车的车门缓缓开启,军乐团看到了大人们的手势,赶紧吹打起来。欢快的音乐声立刻充满了整片站台。

身穿一身隆重总督官服的徐世昌缓缓走来,赵尔巽则是带领奉天众官员迎上去。

“下官参见总督大人!”

“各位免礼。为我一人劳动大家,实在过意不去啊!”

“大人客气了,迎接上官本就是下官的本分。”

几句寒暄过后,大家纷纷朝外走,来到仪仗队站立的区域。

赵尔巽开口介绍到:“这支仪仗队是王将军精挑细选而来,每个人都经过了严格训练,请大人检阅。”

徐世昌闻言颇感新奇。军中有专供检阅的仪仗队很常见,新军中这样搞的还是第一个。他笑着回应:“赵大人,王大人,随本督一起见识军队的风采吧!”

王定边赶紧对着侍立一旁的孙国斌使个眼色。

孙国斌是这次仪仗队的指挥,乃是费县第一批留学日本的军校生。他一路小跑,踏着有节奏的步伐,来到仪仗队前面。

“全体都有,立正!稍息!”等到仪仗队列队完毕,孙国斌踢着德式正步,来到徐世昌跟前站定:“总督阁下,仪仗队集合完毕,请检阅!”

此时,演奏的乐曲换成了节奏鲜明的进行曲,排成三列的仪仗队踩着节奏走了过来。他们身穿统一的德式军装,手托统一的委员会步枪。

走到徐世昌跟前的时候,仪仗队挺胸收腹,整齐划一的由单手托枪改为双手向前持枪,步法也从迈步改为德式正步。六十人的仪仗队不只是看起来整齐,所有人的脚步声竟然汇成了两个步点。

徐世昌不是没见过世面的,清国南北的军队,西洋强国的军队,他都是见识过的。这么整齐划一,这么如臂使指,真的是训练出来的军队?不只是他,赵尔巽这个地主也觉得不可思议,王定边什么时候搞出来的这个?如果能把这队兵献给太后……

为啥人家能平步青云呢,遇到啥好玩意都想着自家主子,这政治觉悟是真不低!同为文人的徐世昌没想这些,他想到的是王定边练兵的能力可能是超过自己预料的。对接收领土的事情更有信心了。

检阅完部队,赵尔巽安排了丰盛的晚宴。菜品的质量那是没的说,反正王定边表示“很刑”。徐世昌那是相当满意,人嘛,都喜欢被人捧着。

在盛京整整待了五天,视察了多处项目,比如财政总局、农工商总局以及巡警总局等新的行政机构,参观了东三省银号,对新铸造的银元表示认可。五天后,带着上万的兵马,开始了北国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