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王定边的经营之道

2025-08-20 2704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天津之行颇为顺利,预定的目标基本达成。简单逗留了两天,把天津卫转了两圈。视察了自家的几处产业,发展的都是相当不错。自家的新业务,建筑行业红火发展起来。

不得不说,天津卫确实是个做买卖的地界。朝廷的大门被列强给轰开了,不得不对外开放。天津凭借独特的位置,背靠京城,又有良港。本就是南北货物交通之地,洋人一来,更是汇聚了世界上的货物。

王定边小站练兵的时候,李大刚亲自带人布局天津。海河边上花重金屯了几块地,其中两块搞起了酒楼,一块做起了客栈,一块做了杂货铺子,剩下的全部溢价卖出了。几年下来,又积攒了不少的钱财,天津这边商务处负责人李英俊决定进军房地产行业。

这个时代的房地产可不像后世这么正规,只要你在官府有人,自己有钱,想要建房那是简简单单。君不见,大街小巷的私搭乱建,都是劳动人民发挥自我想象的结果。官府的钱给了,你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李英俊最开始也没想太多。起了几处大楼以后,便与施工的建筑队熟悉了。经过交流得知,目前的天津市面上,并没有哪个势力可以整合多支施工的队伍,类似码头上漕帮的黑社会都没有。这是个很大的商机啊!

越大的工程,需要的人员,技术,设备,就要越多越复杂。都是小团伙,小作坊,能干出什么大买卖?自家本就是半黑不白的,军队里的关系又硬,首隶总督还和自家大人有渊源,这条件不利用可惜了。而且,天津市面上接活的人本就是来自山东、河北等地,也是个笼络人力的好去处。

就这么着,“鲁南建筑”的金字招牌在天津卫立了起来。先是接一些修修补补的小活,盖点平房,修修路之类。慢慢的,经验多了,名声也起来了,特别是自家的酒楼盖的很好,活计就越来越多。到现在,公司旗下己经有十八个建筑队,近400位建筑工人。

北门外,估衣街。估衣街除了估衣铺外,绸缎、棉布、皮货、瓷器各业商店也发展的很好。华北地区的绸缎、布匹、毛皮、服装、笔墨文具、中药材及日用小商品在此集散。一些老字号如谦祥益、瑞蚨祥、瑞生祥、元隆、老胡开文、老茂生等都集中在这条街上。

估衣街的街尾,有个大门头,约有其他家的三个那么大,上面高挂“鲁南建筑”的牌匾。这里就是公司所在,也是商务处天津分部的所在。总经理办公室,一张喜庆脸的李英俊正小心翼翼的接待王定边。

“知道大人要来,天津分部那是蓬荜生辉啊!小的们提前两天就洒扫庭院,准备房间。您瞧瞧,员工们一个个收拾的干脆利索,就是为了迎接大人啊!大人您先喝茶,这是专门从京城玉泉山运来的泉水泡的茶,听说皇上也喝这个。”

王定边嘴上没说,实际很满意李英俊的态度。经商的人,特别是做服务行业的人,服务到位那是最基本的要求。

“行了李经理,你做的很不错。嗯,这水不错,比德国人那喝的好喝多了。这次过来主要是看看你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还需要我帮些什么。”

李英俊拿过一摞账本,从中拿出一本汇总的账本交给王定边。“大人,这是天津这里所有产业的汇总数据,您看看,我来给您说说。”

“天津卫咱们总共有门面54处。其中自有的为8处,46处为租赁的。所有的门面,酒楼5家,客栈5家,总部以及建筑分号12家,烟草转卖铺子20家,剩下的12家为杂货铺子。去年天津这里总共雇员为……”

随着李英俊侃侃而谈,整个天津的经营数据展现在眼前。借着自己的背景,总体来讲发展的都不差。

放下账本,王定边示意李英俊坐下。“李总,做生意不是打仗,不可能做到上上下下一条心一盘棋。咱们各处的门头,特别是酒店与客栈一类的,特别考验门店管理者的水平,水平低了干不了,水平高了心气会更高,人才不好留。以后经营过程中,一定要多发掘一些经营人才。给他们上升的通道。执意要走,要去单干的,不要强求,好聚好散。但是,掌握咱们把柄的,轻易不准放人,胆敢危害咱们利益的就要付出代价。有法律的走法律,没法律的走行规。”

李英俊赶忙起身,对王定边躬身行礼:“大人说的是,小人一定谨记。”

“你这个鲁南建筑搞得不错,有想法,有眼光。任何一个发展扩张中的城市,基建行业都是朝阳产业,能够赚大钱的。你的着眼点是不错的,可盈利的点却错了。”

嗯?一首以来沾沾自喜的李英俊感觉不可置信,大领导是认真的?不是故意敲打自己的吧?

“大人明见万里,还请不吝教导属下!”哪怕不信自己有错,领导有指示也要洗耳恭听。

“李总,不要以为我在诓你。商业这东西是靠天赋的。目前为止,跟咱们吃饭的建筑工人很多,可咱们赚的不过就是一点差价而己。建酒楼,主家出钱500两,咱们人手齐备,供建筑材料的都是长期合作的,能给咱更低价格,工人工钱也能压低一些。最后除掉所有成本,能净赚50两银子。两成的利润,看起来不少,可得看跟谁比。比起来卖米面的不错,比起来卖布的就差远了。”

“我来给你个思路。眼下的天津什么房子最贵?第一肯定是路口的铺子,这是地段决定的。其次就是洋楼了吧。以咱们和官府的关系,花钱拿下一块地不难吧?拿地以后,盖上几十个小别墅,再盖两排三西层的洋楼。整个地块用铁栅栏围起来,别人谁都不让进,只留两个大门进出。门口找几个戴头巾的阿三,所有业主进出都要打招呼:May I help you sir?用最纯正的英国伦敦腔!小区里面的道路用青石铺路,建上花坛,种上各种奇花异草。房子用红砖垒砌,洋灰水泥抹墙,外形全部采用欧式风格。接进来电线,接进来自来水,下水管道也搞好。这样的一个小区域的房子,比外面贵一倍,你觉得有人愿意买吗?别总想着赚穷人的钱,有的是那种钱多的没处花的!他们只是需要一个更贵的理由。”

这番话仿佛是晴空霹雳一般,彻底打开了李英俊的思路。人的收入是有区别的,高中低分明的很!自己完全可以搞个高档住宅,中档住宅。洋灰这东西市面上不多,但是自家生产啊,成本是多少还不是自己说了算?怪不得领导说自己的思路有问题,问题大大的!能做开发商,偏要去做建筑队,不是脑子有坑嘛。幸好没有浪费多少时间,一切都还来得及。

“大人,您对属下的栽培之恩如高山如大海,小人无以为报,只愿肝脑涂地,为大人效犬马之力。”这是他的真心话。一招鲜吃遍天,凭借一条小的财路都能造就一个商业家族,何况这是一条大财路。他有预感,自己的前程稳了!

“呵呵,场面话少说,好好做事,以后亏不着你!好好做,然后总结出经验来,推广到全国,你就是商务处的大功臣!咱们产业这么多,大刚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你有了成绩我提拔你就能服众了!不要让我失望啊。”

“谢大人栽培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