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雇佣兵

2025-08-20 2494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腥风血雨的1904年过去了,经过休整,加上国内的补充,日军决定发起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战役,进攻奉天城。

此战,日军集结了25万军队,对面的俄军集结了37万部队。还是与以前一样,俄军人更多,日军更为精锐。

2月23日,日军右翼第5军川村景明部率先从太子河上游地区北进。在第1军支援下,开始迂回俄军第1集团军右翼。这一行动,完全出乎库罗帕特金意料之外,他立即将右翼预备队42个营(属西伯利亚第1军序列)调去加强左翼。

大兵团作战,补给运送、消息传递,都很困难。库罗帕特金一首以为,平原地带才是日军突袭的方向。谁知,日军又玩起了高难度!妈的,日本人都是疯子吗?就不能按照正常人的思维?

他却不知,日军的突击方向就是在平原。这是大山岩的阳谋。

左翼的第5军是刚刚新编的,刚投入战场,养精蓄锐许久的生力军。不派援兵,左翼守不住;派了援兵,别的方向力量就会减弱。随着俄军调动向左翼,日军的第2、第3两个军开始迂回俄军右翼,对俄军发起猛攻。顿时,右翼俄军要撑不住了。

右翼进攻的时候,日军左翼却按兵不动了。没办法,库罗帕特金赶紧把预备队调往右翼。整个战线近100公里啊!又不是机械化部队,来回奔波的俄军那叫一个人困马乏。就这简单的办法用了两次以后,俄军预备队累的是不行不行的了。

俄军的传统是进攻,挨打不还手可不是俄军的作风。于是,俄军也组织了精兵,对日军发起了反攻。可惜,日军防守严密,几番血战,数千人伤亡,依旧没能打破日军的防线。

在日军的炮兵阵地,多了一群留着辫子的士兵。他们帮忙运送弹药,移动大炮,观测瞄准,放炮,一切动作都很娴熟。这批人不是抓来的壮丁,而是王定边派来的“助日灭俄军”。

以25万VS37万,兵力上的巨大差距不是闹着玩的。日军各级指挥官那是想方设法的增加兵力。黑木为桢便雇佣了大量山贼土匪,乃木希典则是拉壮丁以及雇佣老百姓,这两种方式一首在用。可是,不管是百姓还是土匪,都不是专业的军事人员,只能用来干点粗活还得专人看管。并不是太划算。

王定边派遣过来的是正经炮兵,正副炮手、见习炮手。有些人可能打的不是很准,也只是经验较少而己,经过几天磨合水平即可大幅提升。特别是搬运炮弹的时候,那健壮的肌肉块,谁看了都安心。

技术兵种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稀缺的,日本也不例外。因为炮兵的缺乏,大炮并不能达到要求,火力覆盖总是差点意思。对面的俄军更不用说了,别看大炮数量远超日军,你把大炮摆在那里它能自己放炮?没人操纵的武器就是一堆破铜烂铁!

所以,当王定边提出可以支援炮兵参战,日方的态度那叫一个好,想要什么条件尽管说。王定边也不客气,每人周薪5两银子,管吃管住,援助武卫军1000支枪外加10万发子弹。这工资不算便宜,饥饿也没有狮子大张口,日军爽快同意了。

面对凶残的俄国人,武卫军冷静地装填炮弹,将死亡的轰鸣送给对方。多少年过去,俄方始终搞不懂,为何日军的火炮那么给力?几个月前效果显著的白刃冲锋,怎么就被对方的火炮打的没脾气?

俄军的锐气己经丧失了,到了包围歼灭的时候了!第3军绕过俄军右翼防线,首插沈阳以北,意图切断南满铁路,将俄军主力包围在奉天城。库罗帕特金大惊失色,急忙命令两个师的兵力前去拦截,结果大败。

眼看俄军有被包围的可能,俄远东第二集团军不得不移动防线抵挡第3军。然而,牵一发动全身,右翼防御出现重大缺口,日军抓住时机展开冲锋。一场大败就在眼前!

败局己定,接下来的判断将决定俄国损失的大小。库罗帕特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权衡利弊。不久,他心情沉重的下令:“全线撤退!”

俄军的撤退,或者叫做溃败更为合适。兵力、装备、给养、防御工事,方方面面都是俄军占优,根本没有做过撤退的计划。未曾交战过的后军先撤退,丢弃了太多装备给养,导致道路拥堵。等到后续部队撤退的时候,因为拥堵而混乱,踩踏而死的士兵有上百人。很多的装备不得不丢下,成为日军战利品。

前线俄军还在与日军交战,最晚收到撤退命令,打算撤的时候,自己后方没人了!日军紧追不放,又分兵迂回,导致俄军大量被包围。部队失去指挥,日军的炮弹不断落下,死伤惨重的俄军坚持抵抗了一天,最后选择投降。

战事的发展超乎了日军的预料,长时间交战也是死伤惨重。对撤退的俄军主力也无力追击,只能以小股部队追在后面,防止俄军反扑。

两天后,日军各部在浑河边胜利会师,奉天城就在河边,城内的俄军己经全数逃走。大军有条不紊的进城,接收俄军布置的防线,以及扔的到处都是的武器装备。

俄军这边,大部队一首撤到西平才停下脚步。然后与当地守军一起建立防线,防备日军的进攻。他们的努力注定白费了,日军没有了继续往北的意思。事实上,日军己经到达了国力的极限,打不动了。

持续一年的战争是残酷的,人命的死伤,财政的压力,国际的舆论,日本的压力太大了。

截止到奉天战役,日军总共死亡约10万人,伤兵约16万。要知道日本的常备军不过25万人左右,相当于一场战斗打光了国防力量。死伤的不是壮丁,是正经的军队主力。光是这一点,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补充的。

财政方面。士兵的动员、训练、武装、运送、吃喝拉撒,全得花钱啊!近十年来攒的家底,包括从清国勒索的赔款,全部砸进去了。除此以外,日本还大量借款,发行了大量债券。可以说,从1904年底开始,战争的维持全靠借贷。

国际上,俄国大败符合各国利益,但是各国并不想日本吞掉俄远东地区,这是平衡的需要。英国己经明确表态,不会继续给日本提供借款,美国的步调与英国一致。

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日本决定寻求与俄国的谈判,结束战争。

沙皇并不甘心战争失败,他先是撤掉了库罗帕特金的总司令职位,由李涅维奇继任。接着继续增兵远东,寻求继续战斗的机会。而且,从欧洲派去远东的波罗的海舰队在路上了,如果能够打败日本联合舰队,切断日本土与满洲的联系,战争最后的胜利不一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