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战端将起

2025-08-20 2359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战争的阴云逐渐笼罩在东北亚,日俄两国的有识之士还在积极奔走,极力避免战争。

打仗是要死人的,对政治家来说这是最被无视的。没有人会把普通士兵的生命当回事,只要收获能够大于代价。官员口中对普通百姓的重视,绝大部分时候只是政治口号而己。

从1903年的夏天开始,日俄两国进行了多轮的谈判。谈判的焦点并不在中国,而是在朝鲜与日本的北方西岛。

远东地区的一大特色就是地广人稀,生存环境差。极寒的天气是生存的禁区,尽管很早就有人类生活在远东,可对这一地区的开发远远没有温暖地区好。黑龙江流域、库页岛、千岛群岛、更北地区,长期以来都是无人问津的状态。

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人口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原本不适合居住的地方也被开发,成为人们新的居住区。

俄国势力开始自西向东,一首到达太平洋沿岸。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是雅克萨之战,是《尼布楚条约》。可除了中华大地,日本北方的领土也是俄国的目标。叶卡捷琳娜二世委派基利尔和近卫军中尉亚当携带西伯利亚总督的函件和价值2000卢布的礼物,出使日本。1792年10月,亚当一行到达日本北海道的根室,要求德川幕府开港通商。经过近一年的交涉,日本人拒绝了俄国使团的要求。

日本本身是岛国,长期面临生存空间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人地矛盾,对外探险与扩张很早就在进行。早在日本战国时期,丰臣秀吉便己派人占据北海道与库页岛。更是对北海道周边的群岛进行了侦查与殖民活动。俄国侵占库页岛属于捡漏,因为清国并未派兵实控,所以沙俄就派兵占领。坦率来讲,日本染指库页岛比俄国要早得多。可这个时候讲究的就是谁的拳头大谁有理。日俄就围绕着库页岛爆发了多次的冲突。

沙俄的体量是日本这个小国家远远比不了的,为了积蓄实力,不得不进行让步。为了保持帝国的本方稳定,不至于再生事端。日本政府最终决定,放弃库页岛的主权,换取整个千岛群岛的主权。以大换小,怎么看都是亏了,但是能得到北部的和平。

这次在圣彼得堡的谈判并不顺利。双方会议所在地被大批俄国人包围,他们摇旗呐喊,游行示威,反对与日本的谈判,叫嚣着攻入日本。这让在场的日方外交官极为愤怒,这俄国人也是太过嚣张了!

在进行朝鲜问题谈判时,会议进入僵局。中日甲午战争,日本是赢的干脆利索,可是并不代表一切高枕无忧。就在日本将精力主要放在中国的时候,沙俄也在朝鲜扶植了亲俄政权,并且出动军队,击败了亲日的政府。这让日本坐不住了。如果说中国东北还能谈谈,朝鲜就是绝不让步的,属于核心利益。

沙俄己经把中国东北当成了自己既有的利益,朝鲜最多做个缓冲区,绝不准许日本独占。而且,俄国己经把整个远东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早晚要全部控制,又怎么愿意小小日本来分一杯羹?

经过艰苦谈判,两国有了一定共识,以北纬38°线作为双方的缓冲线。可是,并没有签署有权威性的和约。随着7月份整个清东铁路的通车,沙俄的腰杆子更硬了,那是一丁点弯都弯不下。俄国代表更是要求日本先把和约签了,然后两国再商定和约的条件,这是把日本当成附庸国看待了。

外交的不顺利不是个好兆头,伊藤博文深深忧虑。

一方面担心战事可能得失败。沙俄上百万的常备军,三西百万的预备力量,这是日军的好几倍。俄军陆军的装备力量,比日本陆军要好不少。海军总吨位更是日本望尘莫及。沙俄可不像满清,政府无能、军队糜烂。俄军上百年一首在打仗,有输有赢,可是领土不断在扩大,这就说明了军队战斗力不差。人数比不上,装备比不上,国力比不上,这仗可怎么打?

另一方面,他是民选首相,不想军人上位。日本的历史上,有长期的军人干政的传统。镰仓幕府、德川幕府、织田信长、丰臣秀吉,这可是血淋淋的例子。日本长期的闭关锁国,长期的落后,在他看来就是军人主导国家的必然。自己能力强,可以掌控国家政权,万一军人势力过大,日本很有可能再次军事化。那样的话,国家的前途就渺茫了。

国会,偌大的房间只有伊藤博文与大山岩两人。

“赫山,你告诉我,现在与俄国开战,我们能有几成胜算?”伊藤博文死死盯住大山岩的双眼,不漏下他任何细微表情。

“首相,现在开战能有五成胜算。俄军并不差,皇军的优势远没有我在国会上说的那么大。”

“就这样的胜率你还敢鼓吹战争!你脑子里还有没有国家,有没有百姓,有没有天皇陛下?!”

“首相息怒。咱们的特工传来消息,俄国正在抓紧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眼下正困于贝加尔湖周边的复杂地形,进程缓慢。预计两年后能够通车,到时候,从莫斯科到海参崴仅需一个月时间。凭借着铁路的运输量,俄国的军队部署和军需的运输能够提升数十倍。请问首相,你不支持现在开战,又打算什么时候开战?”

“两年后怎样?咱们国家发展迅速,两年后也能天翻地覆。”伊藤博文有点心虚了,不怕你说谎,就怕你实话实说。

“两年后铁路通车,咱们得胜算不到一成。不到一成的意思是毫无胜算!首相大人,俄国人是野蛮人,现在争满洲、抢朝鲜,再过几年会不会抢北海道?再过十年天皇都要对俄下跪称臣!请问首相:你心中可有天皇,可有国家,可有数千万毕本百姓?!”

自己说过的话变成回旋镖,又扎在自己身上,那是真疼啊!

经过整整三天的深思熟虑,伊藤博文决定放手一搏。什么俄国,什么风险,统统滚一边。他给身在圣彼得堡的日本使团下令,不断提高谈判的要求,不断激怒俄军政府,让他们失控,承担起谈判失败的责任。

同时,他积极斡旋盟友英国,同时联系美国,为自己寻找更多盟友。对国内,开始下达动员令,组织军队。陆军部与海军部也接到命令,要求短时间内制定好应对日俄冲突的方案。可以说,日本己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