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转,己经到了1903年的春天。
山东大地己经是一片繁忙。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的国度最为重视这一点。在传统农耕的作业中,有些人会比较懒。懒得除草、懒得整地、懒得进行各项管理。可再烂的农夫,也不会在播种的环节犯病。因为你糊弄土地一时,土地糊弄你一年。
连续两年的旱灾,全省上下粮食欠收。去年又有近40万山东百姓闯关东,到东北谋活路。几十万军队吓死个人,可在人口近3500万的山东,几乎是没啥区别。田野内外,山上山下,勤劳的百姓在修葺梯田,翻耕土地。这个时候,还没有现在的化肥工业,人们把积攒了一冬天的人畜粪肥运到地里。这是使用了上千年的农家肥,保障地力的关键。
北京,地坛,消瘦的光绪皇帝正用手帕擦着汗。就在刚才,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扶着犁杖耕了两分地。按照传统,他只需要更两行即可。或许是静极思动,或许春天带给了他一丝活力,反正皇帝想多耕地那就多耕,还能上了天咋地。
开春的时候,皇帝主持开耕,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哪怕己经对这个皇帝儿子恨透了,慈禧也不敢自己来耕地。
治国如治家。家里男人没了,女人当家是人之常情。孩子大了,但是脑子不好使,当妈的继续当家,也是合情合理。可你要什么都不顾,什么都不管,就是按照自己性子来,那就是武则天了。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曌可不是寿终正寝,是正经神龙政变拉下来的,然后莫名其妙的死了。老太太慈禧可是惜命的很,有可能掉脑袋的事她不干,除非逼到绝路。
自从西安回京,己经过去两年了,现在想想还像是做梦。梦里面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梦里面舟车劳顿、吃糠咽菜。总之,梦里花落纷纷,不堪回首。
前年开始,朝廷发下了诏书,开始实行新政。两年前亲自推翻了戊戌新政,把一切恢复原样。结果两年后你又搞新政,政令与戊戌年还是大差不差的,你是不是有病?光绪皇帝的内心肯定是白浪滔天:“老妖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可是没办法,政治就是这么残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慈禧当然不是有病,她是脑子清醒了。从逃离京城,到再次回来,历时共511天,横跨庚子、辛丑年,官方史学美其名曰“庚子西狩”。当时的清政府及其军队己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早己严重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根基业己动摇。加上列强不断给清廷施加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其统治者们面临的首要课题。
列强的不断入侵,深刻改变了古老的中国。
一方面通商口岸不断增加,洋货大量倾销使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受到冲击,男耕女织的传统模式开始解体;同时基础农产品大量出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附庸的地位逐渐形成。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变更:鸦片战争后中国相继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官僚资本主义雏形性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这与原来农业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情况大相径庭,旧有的生产关系己经不适应新的生产力。
慈禧太后先是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经过各位大臣讨论,决定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执行的怎么样呢?不怎么样。不论是立宪,还是放权,都不是慈禧为首的掌权派能够接受的。大概议定了实行的方向以后,这个事情就搁置了。
紧接着在军事上做文章。从武则天时代开始,武举开始实行。效果不如文举那么好,也算是种取材的手段。到了清末,武举完全成了走过场,所选之人也难堪大用。于是,下令废除武举制度。没过几天再次下令,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练兵这个事上,是真遇到了难处。不为别的,花钱太厉害了!
一镇新军,只是组建完成就要花掉近300万两银子,后续的训练维持费用也很是巨大。国库里面能跑耗子了,内务府也是入不敷出,外国的银行都借遍了。以老太后天生的政治敏感,都想不到能够开源的办法。常年保养的娇嫩皮肤,短短几天,肉眼可见的干瘪下来。吓得李莲英赶忙叫太医。
纠结了几个晚上以后,老佛爷决定了,要节流!没错,老佛爷决定了,要省着点花钱。你知道这对一个女人来讲有多残酷吗?最难过的一关,就是太后自己这一关。
练兵筹款的方式,朝廷这里没啥新意。除了抽调占用其他费用,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给各省的摊派。在第一年,摊派的总额就高达960万两,其中大部分要交给首隶优先编练常备军。
庚子国难以后,全国上下可不是一团和气的。八国联军的时候,东南各省督抚互保,使得朝廷的威严扫地,对各省的控制能力也是大不如前。地方上的独立性增大,一些督抚心里就有了想法。轻则要求更大权力,重则想要脱离朝廷自立。这时候,各省都想着自己编练新军,朝廷却要求大家出钱,紧着首隶先练兵。地方上心有怨言,并不配合。再加上,庚子赔款地方上己经摊派了很多,不少穷省己经入不敷出,上哪再给你找钱去?
果然,摊派任务遭到各省的抵制,仅有安徽一省表态支持。可这个支持也不坚定,摊派三十五万两,只能拿出十万两。这就像是一个领导对台下的员工大喊:“我己经定下了这个月的销售目标3000万,大家能不能达成!?”结果只有一个刚入职的新员工回了一句:“能吧~”老员工没一个吱声的。这时候,就问你咋办?
这是员工对你的试探,你如果软了,接下来的工作就不好干了。正确的办法就是,对着台下员工大吼一声:“都哑巴了!能不能完成?!”只要领导还有点威信,就能得到想要的回答。
慈禧太后的方法如出一辙。她连发三道上谕,申斥各省督抚。特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魏光焘。这两位是督抚中的实权人物,也是最有钱的两位。驯服了他俩,其他人都好说了。老佛爷恩威并施,斥责督抚看不到朝廷难处,有悖为臣之道。并拿出自己为例子,说自己己经两年没穿过新衣裳,园子旧了也舍不得修,省下点银子都拿去练兵了。各省督抚衙门也是家大业大,哪处省一省,节约一下,就能有个十几万辆。还告诫天下督抚,首隶练出了新军能为全国表率,指引练兵的方向。地方上练兵,只能是瞎琢磨,毕竟没有练新军的经验。
太后的怒火果然是有用的,不久后,摊派到各省的款项陆续交纳。练兵的款子终于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