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交还东北

2025-08-20 2495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东三省是后来的说法,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东北依旧是三个驻防将军管辖。经过几年的关内人口迁徙,东北地区的人口己经有2000万左右,其中,奉天有1000多万,吉林和黑龙江加起来不到1000万。

东北的核心在奉天,不只是因为这里人口多,经济好,开发程度高,更重要的是奉天的位置。西联关内,北接蒙古,东面接壤朝鲜。东西两侧是山脉庇护,中间是大片肥沃平原,南部辽东半岛还有优良的不冻港。

奉天是满清起家的地方,盛京是大清的陪都。奉天城也就是沈阳,是整个东北最大的城市,到现在依旧如此。这里不仅是东北的经济、金融中心,也是地区的核心。

山海关隔开了东北与关内,如果控制了山海关,或者控制住辽西走廊的任一城市,比如锦州、宁远,都能切断两者的联系。例如明末,导致东北失控。

控制住了奉天不仅仅是多了一块地,这里独特的防守条件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远东的堡垒。控制了奉天就能控制东北,而拥有了东北的远东才是正经稳固的远东。所以,奉天一首是沙俄进攻与经营的重点。

沙俄知道,自己属于入侵的外族,想要首接控制东北难免会有重大的反弹。事实上,东北各地的起义军、反抗势力,搞得沙俄头都大了。从进攻东北开始,到占领东北全境,沙俄的死伤不过数千人。反而是占据东北以后不过一年,死伤了一万多的俄军。

曾祺和长顺两个投降派果断被推出来,什么缺德的事都要以两人的名义发布,以清朝的名义发布。反而是各种实惠,各种资源,都要由俄国人受用。可这种做法并不长久,曾祺虽然不抵抗,骨子里还是大清国的忠臣,一些离谱的政令他并不支持。这个时候,沙俄的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站了出来,提出了他的温水煮青蛙的方案。

维特作为沙俄的财政大臣,他毕业于敖德萨诺沃罗西斯克大学数理系。靠交通大臣鲍勃凌斯基公爵的帮助,于1869年进入敖德萨铁路局、然后在基辅铁路部门任职。他不是工程师,不担任铁路运输工作,但很快就取得私有铁路巨头的信任,表现出自己是个卓有才能的组织者。这人是沙俄政府少有的温和派改革者。

他从经济角度与文化角度认为,对中国东北的占据与控制应该循序渐进。他坚持,先修铁路,再建银行,随后在东北发行卢布,逐步控制东北的交通、经济。等到东北离不开俄国以后,再从当地开办学校、教授俄语,推广俄国文化,让当地百姓打心底接受俄国。最后才是军事手段,完全占领。

按照他的估计,大约20年左右,东北即可成为沙俄的东方领土。届时,人心归附,经济绑定,文化相通,才是正经的“黄俄罗斯”。

可是,沙皇尼古拉二世,急切地想要建功立业,他听取了陆军大臣的建议,才会兵分七路围攻东北,现在骑虎难下,则又想起了维特。维特出马,事半功倍。他主张与大清国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以此夺取东北的利益。表面上承诺从东北撤军,实际上则是换一种方式占有东北。因为维特知道,俄国出兵20万之多,如果什么好处都不拿,再回到以前那样,那不是白折腾了吗?沙皇的面子不要的嘛!?

《奉天交地暂且章程》是一份让大清恶心到家得一份约定,签多了卖国条约的李鸿章看了都会怒火中烧。大致内容如下:

东北三省的主要城市,都需要有俄军驻防。俄军的吃穿用度等军费还得清朝来出。东北境内但凡抵抗过俄军的清军,应该全部取消编制,缴械回家,否则严惩。此外,东北境内的武器库,全部移交给俄国。奉天地区的炮台、军营,只要没有俄军驻守的,全部销毁,营口等战略要地交给俄国代管。奉天设置俄国总督,协助清朝管理奉天。

关键是,沙俄还坚持,整个章程的解释权归俄国所有。也就是说每一条怎么执行,要达到什么程度,都是俄国说了算。哪天觉得条约不够用,也可以再加点。

这是吃准了清政府软弱无能,不敢反抗。毕竟还热乎的《马关条约》就是案例。那么明显的卖国条约,那么苛刻的条件,清政府头都没皱就签了。自己实力比日本强太多,条件更高一点不行吗?清朝敢不同意?

还真就敢了!

晚清的外交那是一塌糊涂,被各国列强欺负的不要不要的。你能想到的所有的中国外交失败的案例,在清末都能找到。可再愚蠢的人也难免有英明的决断。清末仅有的几次英明外交。一次是1880年的曾纪泽,据理力争收回伊犁。一次是拒签上面的章程,进而引发日俄交战,渔翁得利。

清朝派去的谈判代表是杨儒,这是一个优秀的外交专家,奉天铁岭人,隶汉军正红旗。和俄方谈判了几个月,沙俄一再下最后通牒,最终选择宁死不屈,绝不签订这份条约。维特也没想到,过去的外交讹诈,武力威胁,这回居然不起作用了。

就在这个时候,北京方面,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不仅赔偿了列国大量的白银,还开放了很多口岸,让渡了很多主权。这在列国看来收获可以了,清政府己经完全成了各国傀儡。你俄国这个时候玩的这么狠,万一清国百姓受不了,把满清推翻了咋办?上哪去找慈禧这种驯服了的老太太?土石,整个的国际环境不利于沙俄了。

维特也没办法,沙俄只能妥协。由沙俄精心拟定的《交收东三省条约》出台了。内容大致如下:东北交还满清,主权还是满清的。保证东清铁路的安全,俄军会在一年半时间,分三批撤军。以后清国要派兵到东北,需要和沙俄商量后才可以。山海关到营口一线俄军占据区域可以交还,但是清国需要出点军费补偿俄国。

这次的条约内容依旧挺过分的,完全不是两个平等国家的条约。可满清习惯了,整天被人欺负,就感觉被欺负才是正常的。大喜望外的清政府还以为俄国人转性了,当即与沙俄签署了条约。

并不是沙俄转性了,也不是他们发善心。占据东北的两年,占领区域被霍霍的够呛。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俄国人都是巧取豪夺。因为他们死亡的中国百姓数不胜数,破产的家庭更是甭说了。一首到近现代,东北百姓对俄国人的态度都不好,历史是有痕迹的!

沙俄这次是以退为进,不与其他列强硬刚。反正历史上,沙俄就经常撕毁条约。先得到实惠,然后适当的时候再捣乱,战斗民族到今天依旧如此。

不过,老毛子终于要撤退了,东北百姓可以喘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