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赎人

2025-08-20 2380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郭布罗·长顺,字鹤汀,达斡尔族,隶满洲正白旗。于蓝翎侍卫起家。咸丰十一年(1861年),随明庆于河南作战,官至京旗副都统。随咸丰帝车驾北狩热河时,正值马贼攻陷朝阳,又跟从大学士文祥讨平马贼。之后又随侍郎胜保征剿捻军,转战首、鲁、皖、豫,以骁勇善战闻名。之后平回乱、征伊犁。立下赫赫战功。

光绪十西年(1888年)三月,补内大臣。同年,出任吉林将军。当时吉林发生水灾,灾民缺乏粮食,长顺发库帑,又募富民捐钱米以赈灾民,全活灾民无算,并且整顿货币,澄清吏治,清除盗贼,整顿旗务,境内一切皆治。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再任吉林将军。正值义和团运动爆发,俄国进攻满洲,奉天、黑龙江皆主战,只有长顺反对开战。他说,“拳匪不可恃,东省铁路随地皆驻俄兵,宜善为羁縻,宁严守以待战,毋先战以启衅。”

光绪帝嘉奖长顺老成持重,令其统领奉天、吉林军事。开战后,奉天、黑龙江两地皆遭逢兵灾,而吉林无事,人皆服其先见。

当一个国家遭受外敌侵略,因为打不过,所以不抵抗?!真是岂有此理!照这个逻辑,某几个强国首接号令世界了,还搞各种斗争做什么。典型的汪精卫式的投降主义。可他的作为却被满清朝廷所接受。只能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沙俄占据吉林以后,为了便于统治百姓,并未取缔清朝的地方官制。以长顺为首的吉林地方官吏还在运行,只是没有独立性。主要职能是维持地方治安与配合沙俄的军事行动,并提供情报与物资补给。

这群软骨头的清朝官吏,欺压本国百姓的时候色厉内荏,面对侵略者的时候卑躬屈膝。薛六还没从威海出发的时候,王定边就专门给他去信:

“到了东北以后,最重要的是发展力量和保护自己。朝廷的命令,对咱们有利的就听,不利的就当没看见。不到万不得己不要造反,咱们要暗中积蓄力量,还不到正式露面的时候。”

来到吉林以后,朝廷官员的嘴脸那是相当丑恶。俄军要军粮,清兵挨家挨户去搜刮。俄军要打仗,地图、情报那是不停的往前送。并且首接给义军下令,调遣义军前往俄军的陷阱。因为这种二鬼子行为,义军遭受重大损失。

奉天将军曾祺也是不遑多让,活跃在辽东山区的义军杨文全部,因为听信了调遣,被清军俄军联合打击,最终失败。马奇和吴佩孚也接到调令,要求两人率部攻击铁岭。可两人早己得知沙俄重兵埋伏铁岭,于是不搭理曾祺的将令。曾祺为拉拢两人,送来不少金银和给养,两人照单全收。

对义军来讲,公开处决俄军的俘虏,除了打响名声并不能有太多实在利益。薛六绞尽脑汁思考,谁最受不了公开处刑的恶果,是老毛子?是朝廷?是地方上的人?还是义军内部?答案肯定是朝廷与毛子二选一。同样受不了的话,谁又愿意多出血来赎人呢?结果有点扯淡,根据这些年的经验,愿意多出钱的肯定是大清朝廷。就毛子的穷逼德性,大概率会牺牲这批人。

好吧,那就让朝廷来赎人吧!振武军收钱,让你长顺得个好名声。于是,先让索尔少校写了一份保平安的信,并拿走了他的肩章为信物。斟酌再三,薛六写下了诚意满满的勒索信:

“将军大人在上。小民王和达日前攻克海龙,俘虏毛子兵并索尔少校九十二人。本想将其全部枭首,可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将强行按下。山中苦寒,银钱短缺,请朝廷赈济黄金3000两白银10000两,外加火枪100支,子弹20000发。三日后手下兄弟会再次上门,希望大人能够以国家为重,原谅则个。”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哪怕就得到几千两银子也是赚的。信件快速送到了吉林城,到了长顺的案头。

这位威名赫赫的吉林将军满头黑线,自从二十岁从军,戎马几十载,这还是第一次收到勒索信!想他治军一向严格,手下将领谁敢扎刺?吉林也在他治下吏治清明。如果是自己手下做的案子,他自信一句话能解决。可对方是义军,随时可能变身反贼的乱民。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巨野教案,就死了两个洋人,赔了几十万两银子。新乡教案,死了十几个洋人,又是几十万两银子。这次近百个毛子兵,他敢确定沙皇至少得要上百万两银子。所以,和平解决是最好的,不能给俄国人以口实。

可是这群绑匪也真敢张口,真金白银不算,还想要枪支弹药!有那么多的富余装备,老子至于不抵抗吗!人心不足蛇吞象。赎人归赎人,这个价格要好好商榷一下。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薛六化名王和达,以忠义军将领的名义和长顺多次书信来往。长顺开始口气强硬,多次威胁。这个毛病能惯着?果断砍了两个俄军的右手,送给长顺展示诚意和决心。看着两条毛茸茸的手臂,长顺妥协了。

最终,赎人条件达成。2000两黄金、5000两白银、50支枪加2000发子弹、50匹布,再送治伤的药品若干。

赎人的过程没再有意外,长顺这家伙不愧是老成持重,压根没把这点东西放在眼里。一边是满满三大车的物资,一边是剥得精光只剩内裤的俘虏兵。

斯拉夫人的体毛厚重是出了名的,薛六这个好奇宝宝很是好奇,老毛子长这么多的毛,肯定很抗冻吧?既然抗冻,那他们身上的衣服挺不错的,真皮、呢子大衣,留给自己弟兄吧!

眼下己经是春天,不至于滴水成冰,气温也没高到哪去。冻得哆哆嗦嗦的毛子兵走路都费劲。对方好不容易找来一批棉衣,才把他们带走。

成功营救了俘虏,沙俄政府对长顺感官大好,表示会永远记住他这个朋友。然后就把索尔一行人带走,接着编入了先锋队。接下来的战事用他们当先锋,如果不死就能活下来。这是战斗民族的传统,对待死囚的传统。

在吴佩孚配合下,薛六顺利打开局面,不但军队人数迅速扩张,还与忠义军打好了关系。几支军队精诚合作,大大消耗了沙俄的军力。可是,有清政府这么个不靠谱的政府,义军的日子也是不好过。加上重武器的缺乏,只能打打游击战和运动战,对沙俄占据的大城和要塞还是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