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原来的张家楼张家大院经过扩建与整修,现在变成了王家大院。主人正是兖州镇的总兵王定边。
兖州镇为山东提督麾下实权干将,辖区为兖州周边、沂州府、泰安府。这大片地方,自古以来多出响马,常年没个安定的时候。袁世凯发布任命的时候,考虑到了王定边的家乡在沂州。让他衣锦还乡也多一份体面。
农历三月初十,庚辰月、丙午日,宜纳彩、宜嫁娶、宜开光、宜出行。今天正是王定边娶妻的日子。不知不觉,王定边己经25岁了。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己经是妥妥的大龄青年了。虽然有李二红这个妾室,一首不娶妻不是回事。
新娘子不是什么豪门大户,是小站练兵时的战友靳云鹏的妹子。靳家不是什么大户,确切来讲是正经贫农,出身相当的好。
靳云鹏生于兖州府邹县苗庄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其父名为靳长生。后迁往济宁。靳家兄弟姐妹7人,靳云鹏在三兄弟中居长。靳父先逝,依靠寡母邱氏卖煎饼、当奶妈为生,维持生计,靳氏兄弟姐妹也常走街叫卖。靳云鹏8岁时入私塾读书,五、六年后,因家中生活拮据,便到南关柳行街当勤杂工。
小站的兵员来源广泛,与靳家兄弟的结识也算缘分。靳云鹏、靳云鹗是亲兄弟俩,在小站的表现非常积极,两兄弟的学业成绩也是相当不错。在上过王定边的战略课程以后,对王定边极为崇拜,便找机会一起出去喝酒。酒桌上一聊才知道,靳家兄弟的老家邹县,正是王定边前生的老家邹城市。即便这辈子的费县,也是挨着邹县的。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半斤白酒下肚,靳云鹏想起了家中老母亲,感叹老娘一个人把他们姊妹几个养大不容易,俩兄弟抱头痛哭,引得王定边也不住落泪。自己何尝不是穷苦出身,父母在老家不知道过得怎样?
一来二去的,相互都熟悉了。靳云鹗后来得知王定边还没娶妻,便和大哥靳云鹏商量,把自己妹子说给王定边。父亲去世,长兄当家,靳云鹏很赞成。当他找到王定边,提出:
吾家有妹,品貌端庄,年龄正好到了出嫁的时候。王定边你要老婆不要?
大舅哥,你说的是真的?
于是,两家的亲事就定下来了。只是义和团兴起,紧接着又是八国联军,亲事就给耽误了下来。现在战事己经稳定,正好就职地点就在家乡,那就赶紧把事办了吧!
毕竟皇上太后还在西安“巡视”,亲事不宜大操大办。可总兵大人的婚礼,再简办那也比一般家庭隆重得多。
唢呐铜锣,吹吹打打。在百鸟朝凤的欢快唢呐中,靳家六妹嫁入王家,成为王家的当家媳妇。
婚礼的宴席相当丰盛,每桌十人二十六道菜。大鸡块、回锅肉、五斤大花鲢、大肘子、各色山珍海味,实实在在的硬菜!这在缺少荤腥的清末是大餐!任谁都得夸一句“老王家待客那菜是真不孬!”
主桌上王定边的老父亲大老王,师父李开山,恩师李宏图,沂州知府李怀恩,靳云鹏、靳云鹗兄弟。主陪外加倒酒的是王大军,副陪外加接菜端盘的是林万荣。
几年下来,各位长辈是越发显老。李知府可能保养有方,倒是年富力强。卷烟厂的生意越发兴隆,他的分红可比俸禄高太多了。再攒攒钱,说不得能再进一步。
王大军把酒量发挥到十二成功力,陪着几位前辈,特别是女方两位哥哥,好好喝了一场。没办法,谁让他是主陪,鲁西南地界主陪就得把客人陪好。
酒量到了?你的意思是没喝高兴啊!
真不能再喝了。你是说菜有点凉了吧,再给你炒一个!
不行,喝的脑袋有点晕了。大哥啊,喜庆事几年才有一件,可不得晕乎晕乎。
费县人的酒量可以啊。大哥你是小看费县人?来来来,再喝两斤
……
女客桌,老母亲、新媳妇靳雪、小姨、王瑾、李二红还有几位女性亲戚一起。不同于男人们,女人和孩子那一桌几乎不喝酒,主力干饭。王雨彤吃了几口饭就拉着王瑾的大儿子跑出去玩了。
前年的时候,王瑾嫁给了李宏图的本家侄子,一个长相秀气的斯文秀才。小两口都是没啥大志向的,有王定边这棵大树遮风挡雨,小日子过得美滋滋。
这时代的婴幼儿夭折率太高了。王雨彤之后,李二红生下的一儿一女都没能活下来,这让她难过了好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即便是在王府,慈禧的亲妹妹,生下西个孩子,最后只有一个长大。在国外也是一样,小儿夭折一样很多。这也是王定边打算多娶一个媳妇的原因。医疗条件不好,只能靠数量来保证了。
老王家不是将门世家,也不是书香门第,严格说来算是暴发户。家里没有各种规矩,就是秉承孝道,然后自在生活就行了。好在家人一向低调,富起来以后,顶多就是吃穿方面好了一些,住的地方也就地方财主水平,欺压百姓的事情更是没有。老王头最爱的就是下地干活,然后找老李头喝茶遛狗。
婚后的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狗血的剧情。居家过日子,最烦的就是整天作妖的。总有些小仙女,满脑子荒诞的梦想。不折腾折腾别人体现不出她的价值。据王定边所知,宣统皇帝的亲娘,也就是现在醇亲王载沣的媳妇、荣禄的女儿,就是一位典型的难缠的主儿。有这么一个媳妇,载沣这个摄政王不窝囊就有鬼了。
靳雪是个能持家的。穷苦人家的孩子,早早就学会了家庭的各项技能。即便两位哥哥当了兵,军饷也有不少,毕竟家里人多,生活需要精打细算。王家现在只有六口人,也没养佣人,负责安保工作的是军人,有军队编制。家庭关系简单的很。
当家媳妇也就那么回事,无非是吃穿住行那点事。婆家这边,亲戚也不多,只有小姨一家还有妹子一家。亲戚少,应酬也少,生活清闲得很。娘家那边人口要多不少,几位哥哥都己经成家,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待字闺中。好在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不用太操心娘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