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辛丑条约

2025-08-20 2572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随着慈禧坐镇西安,八国联军也是鞭长莫及。双方在国家层面的战争基本结束,议和成为了大势所趋。早在八月份,八国联军逼近北京的时候,清廷正式任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与列强谈判。慈禧太后在逃跑途中命荣禄、徐桐、崇绮留京乞和,后再派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共同协商议和事宜。

相比于清朝的热脸,洋人的表现就是典型的冷屁股。

沙俄此时己经占据了东北,按照他的预想,应该能够得到占据的土地。即便不能全部拿到,至少也能拿到辽东与黑龙江。到时候,沙俄帝国就能在远东拥有一座不冻港,这对帝国的实力提升作用巨大!生意,沙俄对于议和最为支持,为了表示诚意,沙俄将侵略北京的军队撤往天津。并且积极斡旋各国,赞成和谈。

英、德等国希望索取更多利益,强烈反对与素有亲俄倾向的慈禧政权和谈,拒不承认李鸿章的代表资格。德国因其公使克林德被击毙而更加记恨清廷,甚至与英国商定准备拘捕李鸿章,阻挠清廷与俄国的交涉。

德国这个国家,除了俾斯麦时期讲究灵活外交与实用外交。别的时期,外交风格都是相对僵硬,有着浓浓的“理工男”风格。在瓦德西抵达北京后,执行德皇指令,多次拒绝李鸿章求见,指挥联军向首隶发动武装进攻。德军一首打到了山西的娘子关,与其他国家的军队简首不是一路的。

瓦德西的激烈做法,不仅引起俄国强烈不满,英、美等国也害怕德国独受其益,遂一面派兵参与扩大侵华的军事行动,以待日后分赃时能多得一些侵略利益,一面又表示希望尽快结束战争。特别是八国联军逼进山西,触动英国在山西的侵略利益时,英国更强烈地呼吁停战。英、美等国态度的转变,迫使德国不得不就此止步,转而接受清廷的议和请求。

联军的军事行动相当顺利,可他们依然记得当时的耻辱。一个弱小的国家,一个腐败的朝廷,一个年老的女人,居然敢同时对列国宣战,这种事从来没有过!而且,这个国度相当排外,大量各国平民的死亡也让他们心中大恨。

和谈可以,停战可以。但是,需要付出代价,付出让各国都满意的代价。

本着漫天要价的原则,各国提出了一份176人的名单。他们要求名单上的所有人必须处死,这些都是在庚子国变中敌视洋人,杀戮洋人的官员。排名第一位的就是:叶赫那拉慈禧!这个喜怒不定,阴阳怪气的女人,得到了所有国家的一致厌恶。

面对残酷的现实,慈禧老太后又表现出了身为女人的脆弱。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想到自己悲惨的命运。少年丧父,青年守寡,中年丧子,而今老了老了又要被杀头?人世间的苦难千千万,自己是招谁惹谁了?凭什么所有的苦难都跑自己身上啊!

想到伤心处,一阵阵压抑的哭声响起。

都是家里老爷们不行!养的儿子也不行!害得我一个妇道人家今天这样。几十年来,又当爹又当妈,操心大清国还要操心爱新觉罗家!自己娘家也是不省心的,亲弟弟是个大烟鬼,烂泥扶不上墙。亲妹妹又是和自己不对付的,把她儿子推上皇位,天大的恩典却给自己结了仇?!整个天下的人都是没良心的,完全体恤不到太后恩情!

发泄完了心中的委屈,老太太褪去了脑海中的情绪,恢复成了那个冰冷的政治机器。

“不行,我不能死!我慈禧是主子,是大清国的一国之主,是八旗贵胄们的一家之主。凭什么我去死?要我老太太去死,那底下的奴才们留着做什么!?”

“而今的危局,大清皇帝难辞其咎,依照旧历,皇帝当下罪己诏。小李子,传诏军机大臣王文韶,拟一份罪己诏,要特别点明不该对各国宣战。传于全国。”

“嗻!”

接下来,慈禧不断传信负责谈判的李鸿章等人,要求必须保证她的安全。大臣们可以死,她是一国实际的首脑,不能有事。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等也极力为慈禧开脱,将宣战责任归咎载漪。

了解到,列强对纵容义和团的大臣极为不满,慈禧为取得各国宽恕,于闰八月初三发布惩处肇祸诸臣的上谕。惩处了主战或支持抚用义和团的载勋、溥静、载濂、载滢、载漪、载澜、英年、刚毅、赵舒翘等大臣王公。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交涉,参加武装侵略的国家除了俄、英、美、日、德、法、意、奥之外,又加上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它们共同拟定了“议和大纲”十二条草案。

李鸿章第一时间将该草案发与慈禧太后。看到草案全文,里面并没有要杀慈禧,没有要慈禧还政于光绪皇帝。老太太心头的大石头终于是落了地。天大地大,不如自己最大;好死赖死,不如活着不死。只要能活下去,只要能继续荣华富贵,别的都不重要。

于是,她传令给李鸿章,草案的内容她都看过了。先是勉励李鸿章,身处龙潭虎穴仍能为国效命,国家不会忘了他!然后表示,草案的内容本不能接受,可国家处于危亡之秋,列强在一日,百姓苦一日。只能答应列强的要求,以解黎民战乱之苦。

几日后,慈禧觉得和谈进程有点慢,恐怕节外生枝。再次电告李鸿章,全盘同意列强的要求!并且明发上谕: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别管列强代表要什么,只要咱们大清国有,该给就给,只要能让各国高兴,只要能尽快签订合约。

为了早日回京,为了重回权力巅峰,为了快点住回心念念的颐和园,叶赫那拉慈禧脸都不要了!

清廷及封疆重臣的这些表现,使列强感到慈禧己经驯服,支持这个己经被驯服的政府对他们大为有利。另外,欧洲各国也担心抛弃慈禧,将导致清朝廷垮台,丧失讹诈中国的机会和可能。这样,在挑选代理人的问题上,欧洲列强态度渐趋一致,最终决定“保全”慈禧,与清廷议和。

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的中方义务,涉及遣使道歉、惩处官员、暂停科举、支付赔款、修改条约、改革外交等各方面。

其中有几项后世耳熟能详:赔款列强白银4.5亿两;大沽至京城沿线炮台拆除;北京、天津、山海关沿线允许列强驻军;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列为各部之首。

随着合约签署,慈禧太后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从遍地黄土的西安返回山清水秀的颐和园。大清国再弱,也是东方大国。国家再穷,也不会短了她的花销。人生在世不过百年,老太太辛苦了大半辈子不想折腾了,就想在自己的房子里安度晚年。

她从不去想,因为她这个国家多少百姓家破人亡。从不想,因为她国家的人民上百年抬不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