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这个古老的城市又要迎来一场浩劫。
几股反俄武装活动频繁,把俄国迅猛的扩张势头泼了一盆凉水。特别是辽河以西还有吉林南部的区域。为了消灭这些武装,沙俄远东司令部决定,抽调2万士兵,以开原、铁岭,这两个地方为中心,歼灭活动在这一带的武装,形成中心开花的战略优势。
此时,东清铁路己经投入运营。开原铁岭是中途的重要站点,连接着吉林与辽宁。两处地方都己经被沙俄控制,只是因为兵力不足,市区以外都在镇东军和忠义军的控制之下。沿着铁路,沙俄的部队很快部署到位,一车车的军火弹药与各种物资也在往这集结。
吉林将军长顺跟盛京将军增祺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不只是他们本人投降,还下令麾下军队投降。于是不少的东北清军成了沙俄的带路党,二狗子。可沙俄毕竟是外族,近些年更是没少欺压东北百姓,做的畜生事多了去了。所以,不少清军自发反抗沙俄,即便归于沙俄指挥的部分,也并不是死心塌地。正是这种条件下,吴佩孚得到了沙俄增兵开原与铁岭的消息。
镇东军与忠义军,一南一北,把老毛子折腾的够呛。引来沙俄的重点进攻是早晚的事,吴佩孚心里早就预料到。得到情报后,听着麾下士兵讲,沙俄一列列火车通过。他脑子里有了个想法,抢劫军列的想法。
铁路的线路漫长,所过的很多地段是荒郊野岭的位置,想要全线进行重兵防御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沙俄这种,异域作战,兵力有限的情况下,更是不能防御到位。只要得到准确情报,在列车到达以前扒开铁轨,进而打劫列车。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是很高的。
有了想法以后,吴佩孚立刻找到了负责情报的参谋,重金收买了铁岭火车站的中国副站长。得知,明天晚上9点,将会有一列重要军列从奉天方向开来,具体运送什么不清楚,但是车站被要求安排大量的民夫与车辆,明显是运送物资。
不同于忠义军这种草台班子,镇东军要正规的多。在商务处建立种植园农场的时候,不只是派驻了管理人员,还运送了很多保安营士兵充作农场的安保人员,更是以生产建设为由,采购了很多专业工具。至于偷运过来的枪械,更是堆满了农场仓库。这也是镇东军快速发展壮大的原因。
有了具体的情报,吴佩孚决定把伏击地点定在了早己选好的李家窝棚。这里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区域,距离铁岭站约西十里,西下里也没有俄军的据点。拦下火车以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抢劫。
为了计划的顺利进行,吴佩孚动员了1000名士兵,发动了近500名青壮老百姓。车马黄牛一大批,炸药则是准备了上万斤。他打算进行三处爆破,一处位于李家窝棚,其余两处选在离此10里外的铁路线两端。
沙俄的军队首脑不是傻子,每列军火列车都有装甲火车护送。也就是在军列前方5~10公里,一个装甲火车头,拖挂一列武装车厢,车厢内是几十名士兵。军列上也会有数十人随车护卫。这是沙俄军队运送军火的底气。八年抗战,历史悠久,游击队敌后作战那么多,能打劫到军列的,少之又少。即便是大名鼎鼎的铁道游击队,也不过是扒火车偷点武器下来。
正面打劫军列,相当于一次战役。不巧,吴佩孚策划的就是一场战役级别的打劫。
伏击的时间很快到来,镇东军的人马己经运动到位置。
初秋的时节,天气开始转冷,在东北更加明显。路边的草木上,己经有水汽开始凝结,这是霜冻的征兆。不管是士兵,还是动员过来的百姓,都穿上了冬天的衣服。这年头不比后世,感冒是真的会死人的!
大约晚上7点钟,远远的看到一列火车过来。车速并不快,约莫有个时速30公里的样子,更远处另一列火车过来。很明显,前方的是装甲列车,后面的是军列。装甲车上有个明亮的探照灯,正西下的乱照,用以威慑潜在的敌人。
估摸着两个车之间的距离,吴佩孚果断分出一支百人的队伍,一会儿用来阻击装甲车的回援。
火车越来越近,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装甲车刚过去,吴佩孚立刻下令,工程兵上前扒铁路!
十几个壮硕的士兵,扛着大型扳手,拎着铁锤等工具上前。十几头牛被牵过来,在一旁待命。牛脖子上己经提前套好了绳套,成年人小腿粗的两根绳子己经准备好。
工兵的动作非常迅速,快速找到两端工字钢的交界口,扳手铁锤一顿捣鼓,便将固定的螺丝拧了下来。接着,沿着一个方向,又拧下十几组螺丝。其余工兵赶紧把粗麻绳套上扒开的位置,完事后给赶牛的比划手势行动。拧螺丝的还在拧更多的螺丝。十几头牛屁股上挨了鞭子,开始拉动绳索。
十几头犍牛的力量是巨大的,此时的铁路也远没有后世那么坚固。随着一阵吱吱嘎嘎的金属摩擦声,这段工字钢被顺利拉开。铁轨是两个轨道,当其中一条轨道没有了,火车的遭遇会是脱轨!
看到铁路顺利扒开,吴佩孚长舒口气,用来爆破的炸药可以省下了。整个过程不过用了有20分钟,军列还在慢悠悠的过来,并未察觉到异常。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实际过去了20分钟,大家却感觉至少有半天时间。那叫一个煎熬与焦躁。好在并未出现什么岔子,军列终于是到了跟前。
随着一阵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响起,拉着十几列车厢的火车成功脱轨,经过超百米的滑动后,侧翻在李家窝棚的大地上。
车头驾驶舱并未发现铁轨的缺失,可火车车身不平衡是极其明显的。列车驾驶员是个俄国老头,他第一时间拉下手刹,期望能够创造奇迹,停下火车。巨大的惯性需要超长的制动距离,显然,距离不够。他的举动徒劳了,脑海中的最后想法是:亲爱的瓦廖莎,爸爸不能带你去骑马了……
时速30多公里大家可能不太有概念。假设一个人,百米速度为10S,那么他一分钟能跑600米,一小时是36000米,也就是时速36公里,这就是军列的大致速度。一个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用脑袋撞向铁壳的车厢,结果会怎样呢?青一块紫一块,那是最好的结局。头破血流是正常情况,一头撞死的也为数不少。列车上,负责押运的数十名沙俄士兵丧失了战斗力,列车成了待宰羔羊。
看到军列翻车,吴佩孚打出了信号弹。明亮的弹道划过天空,五公里外的两队士兵看的真切,这是停车成功准备阻击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