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沙子上怎么那么多小黑点?

2025-08-17 2711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不是堵,是红灯了。”

向导指了指前方的路口,“红骆驼灯亮骆驼停!”

只见在两条主要沙道交汇的地方,赫然竖立着一个简易的金属杆,杆顶上挂着一个非常醒目的信号灯。

一盏骆驼轮廓的红色灯亮着,于是大家都停了下来。

“红...红灯?”

晨晨瞪大了眼睛,感觉无比新奇,“骆驼还会看红绿灯?”

“这玩意儿有用?闯红灯怎么办?”

金富川觉得有点滑稽,忍不住笑出声。

“各位别看它简陋,作用大着呢!尤其是在旅游旺季,这沙道就是‘主干道’,驼队多的时候容易撞上或者堵死。”

“前面路口窄,有驼队交汇,就得靠这个轮流通过,避免挤成一团谁也动不了。”

向导笑着给众人解释起来。

云浩眯着眼睛,“骆驼是色弱动物吧?不应该能看懂红绿灯的!”

“哈哈,骆驼自然看不懂,但牵骆驼的人看得懂啊!”

向导乐了,“我们这些向导就是‘骆驼司机’,得遵守交通规则!”

“真是太有智慧了!”

林闲笑着捧了一句。

“噗!这玩意儿也就糊弄没见过世面的人。”

陆明哲斜瞥了林闲一眼,嘴角微微下拉,“好的管理,应该是规划和分流,这种原始装置效率太低了。”

“哎哟,不愧是城市精英,应该让你来规划一下。”

林闲毫不在意地咧嘴一笑,“最好啊——把游客都分流到其他景点去,这样就不挤了!”

【涨知识了,这么大的沙漠竟然也需要红绿灯,还他么会堵骆驼,真离谱啊!】

【请问骑骆驼要考驾照吗?用考科目二吗?我考了两次都没用,呜呜呜~】

【骆驼闯红灯罚几分啊?还是不罚骆驼,只罚司机呢?】

【靠,今天喝多了,打开首播怎么是出使西域?我穿越了吗?】

【陆爸爸还是有怨气呀,听到晨晨第一名不平衡了?还是嫌摆烂哥老拦着他呢?】

【……】

晨晨好奇地东张西望,目光投向远处沙丘连绵起伏的线条。

他看到一些沙脊上,点缀着许多深色的小点,排列得还挺规律。

“爹,你看那边沙子上,那是树吗?怎么那么多小黑点?”

晨晨指着远方的沙丘问道。

林闲更看不清那是什么,“眼力不行啊儿砸,自己多瞅瞅!”

“小朋友,那可不是树!要是有那么多树,这里就不是沙漠,是森林啦!”

向导顺着方向看了一眼,哈哈一笑:“等咱们再走近点,你就知道那是啥了。”

等到绿灯,驼队再次启程。

随着距离拉近,那些小黑点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密密麻麻的,竟然是一个个的人影!

密密麻麻地坐在高高的沙坡上,像是一瓣黄西瓜上长满了西瓜籽,密恐看了都得原地去世。

“我的天!原来是人啊!这么多人坐在沙坡上开会吗?”

晨晨恍然大悟,随即又被这壮观的景象震撼了。

“爸爸,人好多呀!”

彤彤看着有些胆怯,她不是很适应人多的场合,何况人这么多!

贝贝皱起眉头,指着另一处,“我不要去了,好挤,我要去那座没人的沙丘。”

“等到了再说!”

金富川不置可否,先暂时晾着女儿。

贝贝的小嘴撅得老高,气鼓鼓地扭过身子,“爸爸变了!坏爸爸!”

“我去,这么多人,这要是上厕所,可是大问题。”

林闲伸手拍了旁边的儿子一把,“你可得憋住,这里排队估计得明年了。”

陆明哲嫌弃的低声嘟囔了一句,“粗鄙!”

旁边的云浩只是看了几秒钟,然后又低头背单词去了。

不是第一名,在家里基本没有话语权了。

“都是来看日落的!今天日落之后还有晚会、无人机表演、烟花、合唱会等等。”

主持人骑着骆驼来到了中间位置,总算插上话了。

“对哦,现在都快晚上8点了,太阳怎么还没落山呢?”

晨晨抬头看了看依旧明亮的天空,又掏出儿童手表看了看时间。

“云浩,你来说一下。”

陆明哲突然点名儿子,心想村里的第一名真是没含金量,什么都不懂。

“因为时区不同和夏季日照时间长。这里比京城所在的东八区时间晚,实际时间不到晚上7点......”

云浩一口气背了一大段出来,真像是一个点读机。

陆明哲听着儿子的解释,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主持人捧场的鼓了鼓掌,“云浩好厉害!”

【有点太恐怖了吧,密恐患者当场阵亡!这沙丘是长黑头了吗?】

【云浩牌百科全书再次启动!精准打击时区+地理+天文知识!】

【摆烂哥的眼神里没有佩服,只有心疼,背这么多书,也不知道要吃多少苦!】

【孩子的记性好,背下来很难忘掉,以后再背就难得多了】

【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多背点有用的,背时差和日照干啥?一查就有了!】

【……】

“书中自有黄金屋,还是要多读书!”

陆明哲意有所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

晨晨举双手赞成,“爹,听到没有?以后给我多买书!”

“呸!书上说喜马拉雅8848,你不看一眼就有概念了?”

林闲嗤笑一声,“还得你站在山脚下,才知道什么叫8848!”

“不用给孩子讲什么天地辽阔,带他去爬爬高山,看看大海。”

“不用给孩子讲什么历史沧桑,带他去走走古道,摸摸青苔。”

“不用给孩子讲什么人情冷暖,带他去逛逛市集,坐坐茶馆。”

“……”

林闲最后总结了一句老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与其空谈,不如行动;与其说教,不如体验。

“你有那时间,有那闲钱到处旅游吗?”

“阅读是精神的旅行,是认识世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式。”

陆明哲举例起来,“当你读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能理解农民伯伯的辛苦了。”

“写这诗的人就没种过地!一天24小时,谁大中午锄禾啊?中暑了还能锄吗?”

林闲不屑的摇了摇头,“你让孩子去地里干几天,比读一百遍‘粒粒皆辛苦’都管用!”

【说的好!写诗的李绅是官宦世家,大概率是不种地的,而且越老越心黑】

【小时候背“粒粒皆辛苦”真没感觉,首到去外婆家掰了两天玉米...那酸爽!】

【实践出真知,书上很多东西看过记住了,但是根本不理解】

【对对对!就是这种感觉,很多文言文背了也不懂,首到身临其境看到书上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