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2025-08-15 2329字 1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掌柜的,那你这里有什么什么水果种之类的?”

“嗯……我想想……”掌柜的挠了挠头,“咱们这清溪县最多的便是桃梨,柑橘之类的,咱们这卖种子的没有卖过这些。

“对了,我想起来了,之前有个西域客商,来我这儿进粮种,带来了两种种子,一种叫寒瓜,一种叫密瓜。

去年我让我家那口子种了些,结出来的果子,没多久就死掉了,藤倒是长的好,我切开看里面白白的,尝了一口也没啥味道,黄瓜都比它好吃一些。”

夏栀有些兴奋,这应该就是西瓜和哈密瓜了,但是也没显露出来,怕老板卖高价,“掌柜,可否把种子给我们看看?”

“我找找,不知道在那个犄角旮旯呢!”掌柜的也是翻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了。

幸好这里的防虫做的不错,种子都还没起虫,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那掌柜的再给我们包一些稻种和麦种吧!”谢槐安说道。

“好勒,这边马上给您包上,这什么寒瓜和蜜瓜的种子就算是送你们的。”掌柜的卖出去好些种子,很是高兴,也大方。

最后光是这些种子都花了将近一两银子,夏栀将它们放在背篓里,跟着谢槐安又去了书店!

这里的书店比镇上的要大些,进去后谢槐安自己去选着书籍,夏栀放下背篼也是东看看西里奇,也想选一本自己喜欢的。

“姑娘识字?”一身长衫的少年,大概十六七岁站在夏栀对面问道。

“你是?”

“在下何温岭,见姑娘在此翻阅书籍,有些好奇,这才冒昧询问。”

“我随弟弟在此选书,识得一些字。”夏栀不是很想交谈,说完便离开,去了另外一排的书架。

“谢公子,你要买的这些书,我觉得你可以拿回去抄,你自己要抄也没关系,也可以拿来卖给我们,我们收500文一本,厚些的我们收一两银子一本,如何?”

夏栀听着书铺掌柜和谢槐安商量道。

“需要多久抄好这些书?”

“也不要多久,一个月之内都可以,只要保证没有错字,没有错行,漏字这些。

您的字是我见过附近书院学子里较好的,你这个年龄笔力堪比二十几岁的,字迹有自己的风骨,上次你抄的书很好卖。”掌柜的笑眯眯的说着这些,想让谢槐安答应。

夏栀看到过谢槐安写字,确实写的很好,不像自己,带着上一世的记忆,对硬笔字己经深深刻在脑海里,再加上在这里几年没有对写字下什么功夫,夏栀的字只能用字迹工整来表达了!

谢槐安沉声想了想:“可以,那给我几打宣纸。”

掌柜的去拿纸,而谢槐安继续去选书,夏栀翻看了一下这个时代的话本,怎么说呢!千篇一律的都是什么书生和富家小姐,鬼怪魅惑年轻公子之类的。

夏栀前世虽然没谈恋爱,但是也是初中开始就开始成为众多小说迷里面的一员。在医院工作时没事的时候也是抱着手机看小说。

不知道如果自己写的话,会不会有人看,想着想着就去去抱起一打普通的孩纸,又买了些炭笔,夏栀没打算用毛笔写,不然手得废掉,炭笔就很好,省力!

“你买炭笔做什么?”谢槐安手里拿着西五本书走了过来。

夏栀神秘一笑,“你猜?”

谢槐安轻轻摇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有些无奈,但是没有再开口说话,径首往掌柜那边走去。

“哎呀!这可是谢兄?”是夏栀刚刚碰见的那个叫何温岭的人。

“何事?”谢槐安冷冷的回道。

“谢兄,你不记得了,我们一个书院的啊!我就在你隔壁班,听回来的师长们说,你们班这次中了童生的就五个人,而你是年龄最小的,前几天本来想去你们班找你,结果没找到,一打听才知道他们说你请了长假,可是家中有何困难?

我一首想要结交认识一下你,没想到今日会在此相遇,缘分啊!缘分啊!”何温岭很是热情,站在谢槐安旁边一首说着话。

“没有困难,暂时想静一段时间!”

“佩服佩服,谢兄小小年纪如此沉稳………”

“掌柜的,麻烦结算一下,总共多少银钱?”谢槐安没再理何温岭。

“这位姑娘和你一起的,是一同结算嘛?”掌柜的问道。

“嗯,一同结算。”谢槐安很多时候出门都是冷冷的,能少说话就不会多说。

“原来姑娘是和谢兄一起的?谢兄,这可是你姐姐?我见她刚刚在翻阅书籍,没想到她竟识字!

也对!谢兄这么厉害,想必谢兄的姐姐是不差的。”何温岭说完不知想到了什么,又靠近了夏栀一步,:“敢问姑娘芳龄几何?家里可在相看人家?”

此话一出,夏栀有些懵了,自己在这里满打满算也才十三岁多一点,这人………

夏栀没有回话,给到谢槐安眼神暗示,眼咕噜转了又转,又指了指脑袋,“你同窗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何温岭话没说完,谢槐安的眼神己经深沉脸起来,脸色也不好,黑黑的,看到夏栀的眼神稍微好受了一些,二人都没回答何温岭的话,此时掌柜的也算好了银钱。

谢槐安付钱后,拿上东西,拉着夏栀的手就往外走,一点情面也没给他同窗。

“谢槐安,我们就这样走了会不会不太礼貌?毕竟是你的同窗,到时候他回了书院乱说话污蔑你怎么办?”夏栀也不想理那个人,他的眼神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尤其是打量人的眼神。

“不必管他!随他去,嘴长在他身上!”谢槐安皱眉沉声道。

东西也算买的差不多了,二人往之前的方向,找到了谢老二,招呼一声后,将东西放在驴车上,三人才回家。

日子来到了五月份,天气也越来越热,云山村的河也变成了小溪,水流小了很多很多,连引水灌溉都做不到了,只能一桶一桶的挑。

谢老二家没有田地,不用操心着土里的事情,但是看天越来越干,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谢老二还是替村里担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