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2025-08-15 2342字 1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爹,等会儿咱们少兑些银子,咱们多兑些金豆子吧!又好用,携带也方便,没那么重。”

“嗯,还是你想的周到,西百两银子那得多重哟,咱们带回家一路上可不招眼嘛。”

二人一路打听,来到钱庄,告知来意后,钱庄里的人反复的验了银票,确认不是假的后,这才按要求兑换。

夏栀他们兑换了三十五两的金子,都是五两一个的金锭,换了六个,另换了五两的金豆豆,其余的全部换成银子,总共只有西十六两了,钱庄收了西两银子的火耗钱。谢老二倒是没怎么说,夏栀可想吐槽了,

“难怪没什么人愿意来钱庄存钱,心黑得紧,宁愿在家里挖个洞将银子放着,也不愿意换成银票,银票只有有钱人才喜欢。”

回到客栈,谢老二和夏栀去退了房间,在客栈的大堂里等着谢槐安,谢老二去外面买了些可以路上吃的饼,还买了几个大肉包,府城的吃食比镇上和县里的好吃一些。

但是对于吃过现代美食的夏栀来说,真的不值一提。

“爹,夏栀,久等了,你们吃了东西没?”夏栀趴在桌子上有些昏昏欲睡,谢槐安的声音让夏栀一个激灵。

“吃了,你呢?”

“我等下路上吃,咱们快些去码头,我叫了个马车,不然等下赶不上最后一趟回县里的船了。”谢槐安拉过夏栀的背篼,就要往身上背,被夏栀一个快手,就又捞了回来,快速背在自己的背上。

三人匆匆赶到码头时,幸好船还未走,赶上了。

三人来到晚,没有屋里的票,只能在船板上就地而坐。

“嘻嘻,谢槐安,你有没有觉得,其实在船板上比屋里舒服些,除了太阳有点晒。”夏栀凑在谢槐安耳朵边。

说话的气流喷在耳朵上有些痒,惹得谢槐安差点忍不住缩脖子。

“嗯嗯,除了日晒雨淋,视野开阔,空气清新。

你来看,河边的浅滩都出来了,这河中央估计也不深了,怕是行不了多久的船了。”谢槐安起身招呼夏栀来到船拦处。

“确实!”夏栀皱着眉头看着河边两岸。

二人站在船板上,吹着风,夕阳映在河面上,芦苇荡边惊起的白鹤在河面上飞过,让夏栀不禁想起高中背的课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经意间念出了声,才恍然想起谢槐安在旁边,转头看了看,见他没什么反应,心里松了一口气。

谢槐安眼神微闪,装作没听到。

三人到县城的时候天都快黑了,来到车马行结果己经关门,看来今晚回不去了,在县里找了个客栈住了一晚,第二日一早,谢老二就去取了驴车,赶到客栈接上夏栀他们就往家赶。

快到达云山村时,夏栀觉得自己好像对这片土地有了感情,这几天不回来就想念的紧。

…………

院子里,姐姐们在做着火折子,姐夫上山去了,夏栀教他认了些草药,平时遇见也会挖了带回来。

平时谢家的院门是关上的,因为一家人做火折子不方便被外人看了去。

“爹,最近你留意一下村里有没有人家卖地,有的话咱们也买上一些。”谢老二诧异的看着夏栀。

“夏栀,这方子的钱是你卖的,我们………”谢老二欲言又止。

“爹,你这生份了啊!我和你们都是一家人,爹娘姐姐们对我又好,那里就舍不得这些了。”

“好啦!知道你的心思,娘给你收着,如果有地就买一些,反正以后是你们去种。”张氏笑眯眯的。

“怕是过不了多久就会大批量出现卖地的了!”

夏栀明白谢槐安说的什么意思。

“过段时间,我们去买些常用的药备上吧!大家进山如果看见药材也尽量挖回来。”

大家都沉默着没有再继续说话。

没几日,谢槐安去县城湘松书院请了长假,夏栀跟着一路的,谢老二赶的车。

“爹,咱们去种子店吧!买些种子回去。”

“也成!多种些菜。县里的种子品种多,等会儿有喜欢的菜可以多买一些。”

一般菜种的话杂货铺就有卖,路边找人打听了一下,说是县城里面有一家专门卖种子的良种铺,谢老二赶着车,谢槐安和夏栀走路过去的。

清溪县这家种子店里面客人还不是很多,门口挂着两串晒干五谷,可能是己经下午的原因,没有什么人。

“二位,想买些什么种子,我们这里有“稻种、晚麦、大豆等?”掌柜介绍着这个季节适合的农作物,店铺靠前的位置,木板上摆满了布袋,上面分别写着标签。

“额,掌柜的,我们想寻些不常见的物种。”

“姑娘公子是给家里土地新添物种?我们这里品种都齐整,整个县就我家的物种最多,寻常的稻麦豆种等,我这里的也比外面价格便宜一些,品质有保障。”

掌柜的拿起一个罐子介绍,“这是赤穗栗,是南边的客商带来的,据说比较耐旱,这里的百姓少有认识的,卖出的也少,幸好我进的不多。”

谢槐安伸手捏起几粒,颗颗:“耐旱嘛……那边来上一些吧!或许能用的上。”

掌柜的见他们要了,又从木板下掏出一个布袋,解开绳子,里面露出黑色的种子,“还有这个,这是黑豆皮,比黄豆好吃些,醇香些,而且不易长虫。”

“那这黑豆皮,种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夏栀问道。

“赤栗穗要晚些种,也没什么讲究的,和草木灰拌了,和种玉米哪有的间隔,黑豆皮产量低,也是和草木灰一起拌了,能防虫………”

“掌柜的,这个大布袋里面是什么?”夏栀指着墙角的一个布袋。

掌柜的解开布袋,露出里面有一些发芽的土豆,“哦,这个叫土豆,是西边的产物,也是客商带来的,我们这边有人种,但是少,产量不像红薯那么高,比较喜欢松软些的土地,你们要的话我给你们算便宜一些。”

“嗯嗯,谢槐安,这个可以,土豆好吃。”

谢槐安看见夏栀眼睛亮亮的,知道这个她比较喜欢:“那便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