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搬的很快,本来也没有什么东西,王铁牛和谢老二搬了三趟也就搬完了,最费力的要属张氏的陪嫁,一张床一个衣柜,还有一张方桌。
不过王铁牛和谢老二也有把力气,几下子就弄去了老屋。
当夏栀站在老屋院门口的时候都有点惊呆了,这哪里是老屋啊!这比危房还不如好吧!
院子不是院子的,院墙都倒了三分之二,断断续续的,院子里面杂草丛生,谢莹几个和徐桂芬还拿着锄头镰刀割草呢!
房子不大,总共两间毛坯房,一间厨房挨着一个小茅厕,一间房顶还塌了,有一面墙半塌。
另一间屋子稍好一些,没塌,但是也离塌不远了,房顶上的茅草东一块西一块的,如果下雨的话,屋外下大暴雨,屋里下中雨。
晚饭是去王铁牛家吃的,幸好最近的天气挺好,没雨,就是晚上蚊子多了些,夏栀睡觉都是拿衣服蒙着头睡的,粗布衣服,除了布料粗些,还是挺透气的,就这样脸上都还是被咬了一个大包。
早上大家都起的很早,因为睡的地方也不舒服,加上要收拾的东西很多。
谢老二天没亮就背了背篼上街去了,张氏看着一塌糊涂的院子也无从下手。
早上本想弄点啥吃的,夏栀随着张氏去了厨房,连灶都塌的不成样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这时徐桂芬送了一些红薯过来,张氏这才在院子里弄了堆火 烤了些红薯当做做早饭。
谢老二回来的时候,背篼上面顶了一口大锅,肩上挑了一对箩筐,孩子看到谢老二回来了,纷纷跑去迎接,夏栀也不例外,很有期待感,就像前世小时候大人上街买东西一样,总是在家等着大人回来,看有没有带什么好吃的。
张氏忙帮着把锅给卸下来,背篓里面背着一块大肥肉,和一些盐啊佐料之类的,还有两个小布袋,打开后是一袋小米和一袋精米。
箩筐里是一些碗盆勺子,还有一口崭新的汤锅,另一个小的猪油盆。
“娃儿他爹,厨房那样子是用不了了,你拿些石头在院子里先简单搭个灶吧!等下我正好用猪皮把两口锅给开一下,有了锅中午好歹能煮饭了。”
“行,我歇一下就开始弄。”
“莹莹,去勒半背篼竹叶回来,我开锅用!”
“哎,就去!”
谢莹背着背篼带着谢溪出了门,谢乐跟在夏栀旁边看着谢槐安。
夏栀想了个办法,用刚刚谢老二挑回来的大箩筐垫上厚厚的褥子,把谢槐安放了进去,谢淮安正呼呼大睡,张氏这里没有罩子,夏栀就找了块粗布,还是张氏裁剪了来蒸米用的,盖在了箩筐上,又不会焖着他又避免了蚊虫。
“夏栀,你这办法可以呀!等爹这两天空了,给他编个长一点的竹摇篮。”
“那可太好了,爹,这样就可以方便我们带槐安了。”
夏栀还想说让谢老二给做个婴儿竹椅,有点类似现代的婴儿车,不过想着槐安现在太小,还不能坐,最近家里事情多,便没提。
“孩儿他爹,咱们这个地方,周围也没个邻居啥的,山脚下就咱们一户人家,离的最近的都在河对面。
等会儿午饭后得想办法把倒了的院墙修修,不然那天山上下来了猎物,可就了不得了!”
“娃儿他娘,咱们得到的这个茅屋,其实根本没法住人,好在这些天天气好,要是来场大雨,怕是垮塌的厉害,我想的是我这里还有些银钱,给槐安买媳妇儿剩了五两,之前我还存了十来两,重建一个屋子完全够了!”
张氏闻言点了点头:“这样也好,修好了能住几代人呢!咱要建就建好些,多建几间屋子,家里孩子多。”
“嗯嗯,你的嫁妆银子先不动,我算了一下,咱们这个老屋的地基其实不止修建的这点面积,以老屋为中心,实际上有三亩半都是自己的地,既然爹娘把这边分给了我们,我就就在这边修大一些。
我准备中间一间堂屋两边各连着一间卧室,东西各两间厢房,每间屋子盖的大一些,以后也能活动得开,右边厢房链接的地方建一间厨房和柴房,厕所建在厨房后面,也可以在那边建个猪圈,左边厢房除了两个房间外,再修建一个粮仓,粮仓和厨房下面都挖个地窖。”
夏栀听到谢老二对新家的规划,侃侃而谈,很是期待的模样,连眼睛里面都泛着光亮。
他把家里的每个人房间都规划了进去,一共六个房间,即使以后姐姐们出嫁,还有孙子那些。
一再刷新夏栀对谢老二的认识,他真的是一个好爹,比现代的有些父亲好很多很多。
“那娃儿他爹,咱们修那么大,那么宽,你手里十几两可够?”张氏眉头紧皱。
“娃儿他娘,你娘给我后就没过多少好日子,这次咱们要修就修好!
咱们虽然建不了青砖大瓦房,但是毛胚房是可以的,就刚刚规划的土坯房,建成估摸着得十二两银子,暂时盖茅草,等以后有钱了咱们换成瓦!”
明天我就去和铁牛家借三百斤粮食回来,加上分到的一百五十斤,度过今年是肯定够的,剩余的银钱冬天用来做冬衣和棉被,等把家里安排好了我就去外面找活。”
“孩子他爹,难不成你还和我见外不成,今年我可不能让你出去,我这里拿出十两银子,槐安还小,怎么也得年过了开春再去。”
夏栀和谢乐二人拿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乖乖的听着张氏和谢老二的聊天。总感觉日子是真的有了盼头。
此时己经快中秋,天气渐渐凉爽,虽然还是只穿一件衣服,但是没有那么热了。
谢老二和张氏请了相熟的人来修房子,每天每人二十文钱,不包午饭。
现在也不是农忙季节,所以来的人多。
张氏忙着在锅里煮茶水,然后舀桶里晾凉,最近天气不热,太阳也不大,多数是阴天,很是适合干活。
地基两天左右就己经挖的差不多了,村里的人不知道从哪里抬了很多很多的大石头用来放在地基上面。
夏栀还特意问了张氏为什么运那么多石头,太费力了。
“夏栀,咱们建土坯房呢不能首接捶土在地基上的,你想啊!土怕什么?怕水呀,万一下大雨,雨水一侵蚀,那房子岂不是很容易就倒了!再说还有蛇虫鼠蚁喜欢打洞,咱们也得预防这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