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羞乎?耻乎?
小皇帝装糊涂,没有及时给出兵符。
初二带他去歇息后,萧峙看向陆靖,用海碗为他倒了一杯粗茶,朝他的方向推了推。
陆靖三两步走过去,端起来便豪迈地喝了大半。
掏出帕子揩揩嘴角的茶渍,抬眸看到萧峙揶揄地看着自己,陆靖难得露出一丝赧然。
他不自在地清清嗓子,瞪回去:“内人不喜我用袖口擦,你也是娶了妻的人,有什么好笑的?”
提起晚棠,萧峙眼底一柔,敛了揶揄:“京城眼下什么情况?”
“皇城司被梁王接手了。”陆靖露出一抹疑惑,“黄副使利用刘公的支持、小陛下的宠信,几乎掌管了整个皇城司,如此轻而易举被梁王收拢……”
俩人对视一眼,萧峙沉下眉眼:“他是梁王的人。”
“那刘公呢?”陆靖沉吟。
萧峙摇摇头,刘进是谁的人,不好说。他这段时日不在京城,没办法凭空揣测。
陆靖不知道萧峙想做什么大事,但眼下的局势,只能靠萧峙扭转:“你在颍州晕厥,不宜马上动身回京时,陛下便让皇城司的人秘密去找新晋武状元了,应是让他带兵回京援助。”
倘若赵驰风接了密旨,这会儿已经带着军队在路上行进。
“梁王忙着入京那会儿,我也安插了几个人潜入京城。再等等,看清楚眼下局势,再攻不迟。”萧峙眼下得弄清楚,百官之中到底有哪些举着梁王的大旗。
陆靖以为他在为小皇帝谋划,点点头帮忙出谋划策:“梁王已经发檄文,道你是他的帮凶,梁王手里也有你给他写的信。眼下梁王站在正义之列,你若公然反抗,怕是会被打上逆贼之名。”
“那封信不是我写的。”萧峙想到晚棠的事情,有点儿头疼。
这件事解释起来太麻烦,他便直接跟陆靖说了摇光的事情:“他擅长模仿他人笔迹,那封信定是他仿着我的笔迹所写。”
“刘公的幕僚?如此说来,刘公早已经投靠梁王?”
萧峙由着他误会,毕竟以刘进的性子,谁坐稳龙椅,他都会俯首效忠……
京城,百废待兴。
梁王入住皇宫后,朝野哗然。
百官之中文臣占据大半,多是读过圣贤书的人,即便小皇帝得位不正,他们也没有公然更换天子的权力。
今日是梁王入京后,第一次上早朝。
天蒙蒙亮,百官候在昭德门前议论纷纷。
有那犹然带着一身傲骨的老臣,气得吹胡子瞪眼:“陛下失踪,上哪门子的早朝?梁王名不正言不顺,凭什么召集文武百官上朝?”
他声音越来越大,看到周围的群臣看向自己,索性扬声道:“汝等皆受天子器重,黎民百姓求的是国富民安,梁王带兵起事,民不聊生,边关外敌若知道大靖内乱,定会虎视眈眈!我等受朝廷俸禄多年,当为国为民办事!”
他是吕太傅,小皇帝在位期间,议论大事经常会传唤他帮忙参谋。梁王起事后,小皇帝的惊慌失措,被他全数看在眼中。
百官噤声,没人敢搭话。
吕太傅愤慨激昂:“先帝之事当由小陛下和梁王对峙,由太庙决议!陛下尚在位,梁王殿下凭何主持早朝!此乃谋逆之举!我等决不同意!尔等若贪生怕死,臣服此等逆贼,便是枉读圣贤书!羞乎?耻乎?”
他骂完这些,转过身便要走。
昭德门外的两列禁军中,有人伸手阻拦吕太傅。
吕太傅眉头竖起,厉声呵斥:“狗贼!滚开!”
浑浊老眼中端的是铿锵正义,铮铮傲骨支撑着他,拦路的禁军明明比他高大,这一刻却被这个正义凛然的老臣盯得汗颜,讪讪退下。
吕太傅便这样在百官的注视下,挺着脊梁骨上了自家马车,扬长而去。
有他带头,另有两个老臣也转身离开。
剩下的那些却是不敢走了。
谢家谢侍郎和户部尚书钱满堂不经意间对上眼,点了下头算作招呼,不羞不愧地垂下眸子等着上朝。
片刻之后,昭德门开,百官陆续走进去。
被吕太傅骂了一通,众人心情无比沉重。
昭德门外的事情很快便传入梁王耳中,曹顺讪笑着询问梁王:“殿下可要杀鸡儆猴?吕太傅素来顽固,是个不知变通的老腐朽……”
国字脸的梁王面容敦厚,说话时嘴角噙笑:“不可不可,吕太傅心系百姓、心系大靖,乃忠臣表率。国不可一日无君,八弟心虚不敢对峙,本王却不能让大靖江山毁于他之手。本王今日只是想与百官商议,请八弟回来对峙,倘若他无辜,本王定会亲自去太庙谢罪。”
曹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不知为何,明明梁王笑得和善,可他每次都会吓出一身冷汗。
这样的梁王,比暴怒的小皇帝还可怕。
御史台唱完百官之名后,记录了没有到朝的官员,梁王这才姗姗露面。
皇城司黄副使带头提议,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梁王暂代小皇帝处理朝堂庶务。
吕太傅的斥骂仿佛仍在耳边回荡,一些文臣忍不住嘀嘀咕咕小声反对。
如此反对的声音多了,在朝堂上反而织就了一张无形的网,网里兜着他们残存的那点儿血性……
早朝的消息当晚便入了萧峙的耳。
谢家在皇城司有个杨副使,杨副使在黄副使面前是个温吞性子,甘愿俯首,所以他手里的权势并未削减。
皇城司的耳目众多,递消息出京,对杨副使来说并不是难事。
萧峙听完早朝的经过后,若有所思。
陆靖冷笑:“上一次早朝,牛鬼蛇神便全都露出了真面目。”
小皇帝热泪盈眶。
吕太傅唠唠叨叨,经常一句话便能说完的事情,他要引经据典扯半晌,重点不如萧太师干练,智谋不如刘公让他满意,所以平日里吕太傅只是在旁边充数。
小皇帝没想到,最后不畏强权不畏生死都要站在他这边的,居然是这样的老臣。
萧峙抬眸看向小皇帝:“梁王安插在朝廷里的人,今日定会趁机支持他。如今他们已经浮出水面,臣可以正式入京勤王了。”
小皇帝激动不已:“梁王该死!不必留他性命!”
萧峙未置可否。
陆靖侧眸看一眼小皇帝,眼底掠过一抹鄙夷,嘴里却是对萧峙在说话:“我已经查清楚了,梁王手里有西关赤甲军的兵符。”
梁州地处西关,大靖的边境之地。
当初他前往封地时,先帝给了他三万赤甲军,让他镇守西关。
为了不让其他有封地的儿子跟着叫嚣讨要兵权,这三万赤甲军给得十分机密。
梁王是个有脑子的,不能拖,否则等他在京城站稳脚跟,后续便麻烦了。
萧峙似笑非笑地看向小皇帝:“兵力何时相当,臣便何时入京勤王。陛下此时给兵符,臣明日便可杀进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