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郑大爷的高烧危机

2025-08-19 2636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二百五十九章 郑大爷的高烧危机

接下来轮到其他农户。有头疼的,有胃疼的,还有胸闷的。林明远一一诊断,开了些简单的方子。他的动作虽然不够熟练,但却十分认真,每个病人都得到了细致的诊治。

大多是些慢性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但缓解症状还是没问题的。林明远一边诊治,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医术。

“等我去县城买些银针回来,配合针灸效果会更好。”林明远对大家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那太好了,我们等着。”农户们都很高兴,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天色已经不早了。屋外,雪已经停了,天空中露出几颗星星。

送走大家,林明远长出一口气。虽然累,但心里却很充实。能帮到乡亲们,这感觉很不错。他站在院子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感受着内心的满足。

“明远哥,你真厉害。”小孙在一旁说道,眼中满是崇拜。

林明远笑了笑:“还差得远呢,这才入门而已。”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谦逊,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要想真正帮到更多人,医术还得继续提升才行。不过今天算是个不错的开始。林明远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医术。

他开始琢磨着要不要把厨房改造一下,专门用来存放药材。以后肯定会有更多人来看病,得提前准备着。林明远的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出一个简单的医馆雏形。

夜幕降临,林明远坐在榻上翻看医案。今天的诊病经历让他获益良多,有了实践经验,再看书时就更有感悟了。他的手指在书页上轻轻滑过,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窗外飘起了零星的雪花,但他已经不觉得闷了。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林支教老师!林支教老师!”一个焦急的声音响起。

林明远赶紧放下书,快步走到门前。打开门,只见村长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脸上写满了焦虑。

“村长,怎么了?”林明远问道,心里隐约感到不安。

“出事了!”村长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郑大爷突发高烧,整个人都烫得吓人,家里人都慌了手脚。你快去看看吧!”

林明远一听,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他二话不说,快速回屋抓起药箱,跟着村长就往外跑。

雪地上,两个人的脚步声急促而沉重。林明远的心跳得厉害,这可能是他面临的第一个真正的挑战。

郑大爷家离林明远住的地方不远,但在这种紧急情况下,这段路却显得格外漫长。林明远的脑海中快速回想着医案上关于高烧的记载,同时也在思考可能的治疗方案。

终于到了郑大爷家,屋里挤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焦虑的气氛。林明远挤进去,只见郑大爷躺在木榻上,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

“让我来看看。”林明远说着,已经开始为郑大爷诊脉。

他的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搭在郑大爷的手腕上。屋里的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林明远。

“是风寒引起的高烧,需要立即退烧。”林明远凝重的说道。

他从药箱中取出几味药材,快速地配制成一副汤药。“快,把这个煎了给郑大爷喝下去。”他对旁边的人说道。

等待药煎好的时候,林明远用湿毛巾为郑大爷擦拭身体,试图降低体温。他的动作轻柔而坚定,眼中满是专注。

“会不会有事啊?”郑大爷的老伴担心地问道,声音中带着哭腔。

林明远抬头看了她一眼,露出一个安慰的笑容:“别担心,我会尽全力的。”

药很快就煎好了,林明远亲自喂郑大爷喝下。然后,他又开始施展针灸,希望能够加快药效发挥作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屋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林明远不断地为郑大爷把脉,观察着他的情况。

终于,在天快亮的时候,郑大爷的体温开始慢慢降下来。林明远长舒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退烧了。”他说疲惫而欣慰的的道。

屋里的人都欢呼起来,郑大爷的老伴更是喜极而泣。村长拍了拍林明远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

“谢谢你,林支教老师。”郑大爷的儿子感激地说道。

林明远摇摇头:“这是我应该做的。”

走出郑大爷家,天已经蒙蒙亮了。林明远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晨的空气,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满足和自信。

回到家,林明远没有休息,而是继续翻看医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带着几分暖意。林明远正坐在简陋的诊桌前,为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大爷把脉。他的手指轻轻搭在老人的腕部,神情专注。

诊室里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墙角的药柜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中药材,一旁的火炉上煮着几副汤药,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老李叔,你这是肝火旺盛,我给你开几副药调理一下。”林明远收回手指,拿起笔开始写药方。

“诶,好好好。”老郑头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感激,“小林啊,你这医术真是没得说,上次开的药方子把我那老寒腿都治好了。”

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伴随着韩大山那标志性的爽朗笑声:“哟,小林这生意不错啊!门口都排起队了。”

林明远抬头看了一眼,继续专注地写着药方:“韩叔请坐,我这边马上就好。”

孙巧玲眼疾手快地搬来一张木凳,韩大山笑呵呵地坐下,开始和等候的农户们闲聊起来。诊室虽小,却挤满了前来看病的农户,有的甚至站在门外等候。

“老郑家的媳妇前两天难产,多亏了小林啊!一个小时就把孩子接生下来了。”一个村妇感慨道。

“可不是嘛,要不是小林,我家那口子的风湿病还在受罪呢。”另一个农户附和道,“这医术,比镇卫生院的大夫都强!”

听着农户们的议论,林明远心中暗叹。自从上次被韩大山拉去给产妇接生后,他这小医馆就再没消停过。每天从早到晚,总有农户来找他看病。

倒不是他不愿意给农户看病,只是有些病他现在的医术还治不了,只能开些方子让他们去县城抓药。这让他感到有些无奈。

“小林,你这医术是跟谁学的?这么年轻就这么厉害。”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婆婆好奇地问道。

林明远笑而不答,继续给下一位病人诊脉。这医术来源他自然不能说,只能装作没听见。房间里顿时就很尴尬。

等到最后一位病人离开,韩大山这才正色道:“小林,镇卫生院那边我已经说好了,明天去考核。”

“考核?”林明远放下手中的笔,眉头微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