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掌柜笑着看了看永盛然后对着晨晨说:“那你想不想认识一下今天早上的幸运儿呢?”
“啊?杨伯伯您认识他吗?”
杨掌柜头想做一转,“喏!不就在这吗?”
陈晨顺着杨掌柜眼神的方向看去,只见在他身旁有位一身休闲装的小伙子。
“是你早上连中三元吗?难不成你有透视眼吗?一会能不能帮我也挑两块?我奶奶快过寿了,我想送她一条项链。”陈晨好奇的看着永盛问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下被小姑娘说穿底牌的永盛也是顿时心里一慌,虽然知道应该是在开玩笑但还是解释道:“我哪有什么透视眼,只不过是按照师傅教的方法再加上些许运气罢了。”
“来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陈晨这位是我的徒弟他叫张永盛。”
“你好,我是陈晨。”不等杨掌柜再说下去那姑娘便将一只白净的玉手递到了永盛面前。
“你好陈晨,我是张永盛。”
指尖相触的瞬间,永盛清楚的感受到她指甲修剪的圆润精致,在灯光下泛着珍珠贝母般的光泽。手掌纤薄却不失柔软,皮肤细腻的好像上好的羊脂玉,带着微微凉意。
“你能帮我挑块原石吗?我想用亲手挑选的原石为奶奶订做一套饰品。”陈晨微微侧过脸,睫毛在灯下投下无数细碎的阴影,唇角带着似有似无的笑意。“我的奶奶喜欢翡翠,但我不懂这些。”
永盛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手指无意识的着裤缝。此刻永盛却觉得心跳比刚才赌石的时候连中三元的时候还要剧烈。
“好、好啊。”永盛的声音有些发紧,目光不敢在她脸上停留太久,只好假装专注的看着眼前的拍卖画册。
“那就这么说定了一会你陪我去选原石。”陈晨眨巴着那双动人的大眼睛紧紧的盯着永盛。
第一次被如此漂亮的女孩近距离的盯着,永盛的脸上一阵一阵的发烫,“陪你去看当然是没问题,但是我也不能保证为你挑中,你知道这种事情很大程度上是靠的是运气。”
“我相信你的眼光。”
就在永盛还想说点什么的时候,拍卖台上走来了一位年轻貌美的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藏家、各位贵宾,欢迎来到本次大唐西市珍品拍卖会的现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为您呈现一件堪称宋代铜镜艺术巅峰之作的——‘宋许由巢父故事镜’!
此镜不仅是一件铜镜,更是一幅凝聚了宋人风雅与匠心的立体画卷!镜背以高浮雕技法精铸,画面布局如名家手笔——右侧苍松遒劲,凌云而上;左侧溪流潺潺,水纹细腻如丝;中央高士许由侧首洗耳,神韵超然,下游巢父牵犊而立,人物衣袂翩然,仿佛随时可闻松风流水之声!
它的珍贵,在于三点:
一为‘稀’——宋代铜禁严苛,如此硕大敦重、耗铜不计工本的铜镜,必为宫廷贵胄专属,存世罕见,堪称孤品!
二为‘精’——纹饰层次分明,细节刻画入微,白光玄铜的质地更显华贵,完美诠释了宋代‘格物致精’的美学追求!
三为‘雅’——题材取自《高士传》‘许由洗耳’的典故,正是宋人推崇的隐逸精神之象征,文气盎然,意境高远!
此镜若陈设于雅室,便是‘一镜一世界’的文人意趣;若藏于箧中,则是穿越千年的艺术密码!起拍价2万元,每次加价1万——请允许我听到您为这份风雅开出的价格!3万! 前排这位先生慧眼识珍……4万! 中区女士的举牌如点睛之笔……还有哪位藏家愿续写这份宋韵传奇?"
“杨伯,这东西怎么没人要?”陈晨问道。
“这类物品存世量比较大,尤其是在咱这。”
“还有没有人加价?3万最后一次,恭喜17号先生这件藏品是您的了。”
"尊敬的各位藏家、各位贵宾,接下来为您隆重呈现的,是一件融合了东方雅韵与极致工艺的珍品——‘海派玉雕大师邹作志亲制和阗玉吹箫茶壶’!
此件作品,不仅是一件茶壶,更是一件承载千年玉雕艺术与文人情怀的传世之作!由海派玉雕巨匠邹作志先生倾心打造,邹先生曾任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理事,其作品以‘精、巧、雅、逸’闻名于世。而今日这件和阗玉吹箫茶壶,正是他艺术生涯的巅峰代表!
此壶选材上乘,采用珍稀和阗青玉雕琢,玉质温润如脂,光泽内敛,触之如抚凝脂。壶身长达13.5厘米,重达1146克,体量敦厚却不失灵巧,尽显大师对玉料驾驭的非凡功力!
艺术上,此壶灵感源自清代痕都斯坦玉器风格——以‘薄、透、精、巧’著称,壶身两侧浮雕一对祥瑞鸳鸯,羽翼细腻如生,中间以云雷纹饰带相连,寓意‘佳偶天成’。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壶把手上那位悠然吹箫的仕女——她裙袂飘逸,神情陶醉,仿佛箫声己随茶香袅袅而起,与壶嘴的鸳鸯、盖钮的莲花构成一幅‘莲动箫声远,鸳鸯戏水闲’的绝美画卷!
更难得的是,此壶附有西只薄胎玉杯,杯壁通透如蝉翼,与茶壶成套,堪称‘一壶西杯,玉润茶香’的完美组合!无论是陈设于雅室,还是用以品茗,皆是顶级藏家的不二之选!
此件珍品起拍价120万元,每次加价幅度10万元——现在,请您为这份千年玉魂与大师匠心,给出您的慧眼之价!
120万! 感谢后排这位先生的开门红!130万! 左区女士的举牌,如箫声般优雅……140万! 中区藏家的果断加价,彰显志在必得之势!还有哪位藏家愿将此玉雕传奇收入囊中?"
“晨晨,你不是想给奶奶买件寿礼吗?我记得你奶奶平时有喝茶的习惯吧?这套茶具不管是雕工和料子都很不错作者也算大师,你可以考虑一下。”杨掌柜看了一眼台子上的茶具对陈晨说道。
“是吗杨伯,既然您都说好,我就先把它拍下来吧。”说完陈晨举了下手中的18号号牌示意她要出价。
“18号竞拍者这位女士出价130万。”
“140万右区这位先生出价140万。”
“150万18号竞拍者出价150万。还有人出价吗?右区的先生要不要出160万?没有人出价,最后一次150万恭喜18号竞拍者这套茶具是您的了。”
“走吧,东西买到了就行了。后面的拍品实在是没什么看头。”杨掌柜起身对永盛和陈晨说道。
“杨伯,我想让这位运气爆棚的张先生帮我挑两件原石。”
“什么张先生不张先生的听着生分,永盛进了我的店跟我学习鉴定,是我的徒弟跟你算是平辈,你叫他永盛就好了。”
“是呀,你叫我永盛就好。”
“那好,永盛那你能陪我去挑几块原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