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鉴定手札(一)

2025-08-20 2164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好的师傅,我记下了,我自当努力学习,定不辜负您的厚爱。”说完转头去内堂取了车钥匙来交给杨掌柜。看着杨掌柜渐渐远去的车影永盛不禁感叹:“最近这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得了真实之眼这极品技能,又碰到了杨掌柜这般热心又善良的好掌柜好老师,自己的好日子想来己经不远了!”

“小子,恭喜你啊!你这狗屎运真不错,听说这么多年来想拜师杨掌柜的人有很多,但是杨掌柜是一个不收,今天竟然把他那本秘籍给你了,你可知道杨掌柜在咱西市那可是头一把交椅的文物鉴定的大家,博学多才,尤其专精玉器、瓷器和字画,你这次绝对是捡到宝了。”李霞一脸羡慕的看了看永盛。

“是吗?那我更要认真拜读,争取能学到掌柜万一。霞姐晚上想吃什么,我今天接连遇到好事请你吃饭。”永盛满脸希冀的看着李霞。

“吃饭改天吃吧。你要是想感谢我明天就自己看店,让我休个假你帮我顶一天班。”李霞对永盛说道。

“好吧,那就下次吧。那明天我自己看店你跟掌柜说好就行。”听丽霞这么说永盛略显失望转身走向内厅,来到条案前一眼便看到了那本厚厚的带锁手札,皮质的表面己经隐隐有了包浆的感觉,拿出钥匙将其打开手札那泛黄的内页上有一副简笔素描,画的大概是一件玉器,旁边在不同部位用小字写道1945年7月13日近日见一玉残器约15公分,如意云头纹,寓意“如意”此纹饰多见于元明清,蝙蝠寓意“福”,钟馗画里常伴随蝙蝠,蝙蝠为古纹饰中的吉祥纹,牡丹花,寓意富贵,变化很多,多数宝相花都用此物,盒子,寓意“和合”主夫妻姻缘,纹饰通常为双童或单童捧盒这里是暗纹。断残处有老银包口残端可能是簪头尖,另一侧也是素描像是这件玉器的另外一面,此物透花透雕打孔痕迹、阴刻线较浅,内解方式均符合明清时期雕刻工艺。由此可断此物为中古明清玉器发簪。

永盛正要继续翻看忽然听到外面李霞的喊声:“永盛,你自己看店我先回了。”

永盛边往前台走边回道:“霞姐,要是有人来买东西我怎么说?”

李霞看了看门外的晚霞一脸苦笑,“这都啥时间了谁来买东西?”看着永盛略显尴尬的神情又说道:“玻璃柜台对面墙上挂着的字画这些有标价的商品都是现代工艺品,你按照标价最多可以打7折销售,其他没有标价的物件一般没人问,如果有人问起,确认购买意向以后你可以给我或者掌柜打电话,那些都价格需要面谈。”

“好嘞,那你回吧这边有我在你放心好了。”永盛拍拍胸脯保证道。

“那你就受累,我先走了。”李霞告别了永盛转身离开了。

见到李霞走远闲来无事的永盛取出玻璃杯为自己沏了一杯清茶,学着掌柜的模样慢慢喝了起来,茶汤入喉的刹那,仿佛咬破了春天最嫩的芽尖,一股鲜灵的气息在舌尖迸溅,如晨露滚落新叶,清冽中带着微甜的震颤。炒青的暖香,似铁锅焙出的豆韵,隐隐回旋;待茶汤划过喉底,却突然化作山间兰蕙的幽凉,丝丝缕缕地渗上来。鲜醇裹着蜜意,在唇齿之间缠绵不去,好似把整座茶山的云雾、阳光,都封存在了这一盏青碧之中。

“舒服!难怪大家都喜欢喝,果然不错!”放下茶杯永盛又拿起那本手札坐回到前台又认真的翻看了起来。

永盛指尖一颤,泛黄的纸页簌簌作响。这册子显然被翻阅过无数次,边角早己磨得发毛,墨迹间还夹杂着前人用朱砂批注的细密小字,有些地方甚至被茶水洇开,晕染成模糊的云纹。

第一篇:翡翠篇

"缅玉为尊,这话不假。"他喃喃念出第一行字,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些在滇南见过的翡翠原石,灰扑扑的外皮下,藏着令人屏息的瑰丽。纸页上详细的罗列着翡翠的颜色:绿分三等:浅绿如初春嫩柳,正绿似盛夏潭水,墨绿若深林老松。红玉稀罕,色若鸡冠最贵,朱砂次之,褐红为下。紫罗兰尤为妙品,上乘者如烟似雾,灯光一照,恍若晚霞栖于玉中。

旁边有人用蝇头小楷批注:"前日收得一只紫罗兰镯子,日光下泛蓝辉,价抵半座茶山。"

种水之辨写得尤为详尽:"豆种粗糙,白底青分明,二者市井多见。糯种如米汤凝冻,糯化更添三分油润。至冰种始现寒光,高冰透彻可鉴毫发,玻璃种则……"忽然一滴茶水痕迹模糊了后面的字,永盛不得不凑近细看,勉强辨认出:"……龙石种世所罕见,置于水中,玉水难分。"

第二篇:和田玉篇

翻页时,一片干枯的茉莉花瓣飘落。这一章开头便道:"西疆美玉,首重脂润。"

关于羊脂玉的描写极尽细致:

"真羊脂白如凝膏,迎光观之,似有油脂将溢未溢。以手抚之,初觉微凉,片刻即与体温相融。伪者虽白,然如蜡如雪,久握不温。"

一段朱批格外醒目:"壬午年冬,得拇指大羊脂坠一枚,置于雪中竟不沾片雪,真乃玉中极品。"

青玉篇末记载着一个有趣的故事:"高宗年间,塔什库尔干矿洞坍塌,矿主以青玉原石垒墙。后有识货者见其墙石在月光下泛幽蓝光泽,方知是极品黑青玉,遂……"

后面的字迹被墨团遮盖,永盛不禁扼腕。

第三篇:杂玉辑录

石英岩质者,有玉髓莹透,玛瑙斑斓(南红浓艳,战国红绚彩);显晶之类,则京白似雪,东陵含翠,金丝缕金,木变石纹如老木年轮……另如独山玉沉绿,蓝田玉含烟,孔雀石碧如孔雀翎羽,松石青湛,青金石深蓝缀金,皆各具风韵。末页以蝇头小楷补记:市贾诡谲,鱼目混珠者众,鉴玉当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