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甲骨文

2025-08-20 2170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听到此处,宋飞一拍大腿说道:“真是暴殄天物呀!这么贵重的国宝竟然让你小子用500块捡回来了。不行我得去现场再看看张永盛你跟我说说那老人长什么样。”

张永盛一手托着下巴,“就一个普通老人,对了那摊位是进门后右手第4家。”

闻言,宋飞从沙发上“蹭”的一下窜起,冲这二人拱了拱手,“董老,师弟那你们先聊,我得过去看看,对了,师弟这件东西你恐怕是拿不走了,先放在董老这吧,等我回来在处理。”

张永盛微笑着瞥了一眼宋飞,举重若轻的说道:“我收这物件的时候就没打算带走,这东西的文化价值远远高于经济价值,既然你能确定是国宝,我就把他捐给咱国家吧!”

此时一旁的的董老闻言,冲着张永盛微微点了点头夸奖道:“没看出来你小子觉悟还挺高。这东西先寄存在我这,等小宋回来我让他给你送锦旗。对了,你到我这来不光是为了给我看这件猪形陶鬶吧?”

张永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刚听到宋主任说又出土了新的甲骨卜辞想过来看看!毕竟这次师傅让我过来主要还是跟随董老您学习学习古文字。”

董老手指隔空轻轻点了点张永盛,“你小子这消息还挺快,给你看看吧。”将手中的卜辞递给张永盛。

指尖刚刚接触到卜辞一股暖暖的气流就涌入了体内,全身西万个毛孔都瞬间张开,舒爽至极。捧起卜辞真实之眼顺势开启在看这片卜辞整体散发着红光商甲骨卜辞价值50万,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介绍张永盛暗叹一声,看来凭借真实之眼的能力确实是无法做到文字的译制,摇了摇头张永盛又将那卜辞递还给了董老。

董老见到张永盛一会摇头一会轻叹,欲言又止的样子还以为张永盛有什么想法,于是问道:“你看出什么了?”

张永盛重重的叹了口气,“没有,看到这甲骨卜辞只是让我更加惭愧,国宝在手却不知其为何意,太可惜了!”

此言一出似是戳中了董老的痛处,董老定了定神,取下了那副不知带了多久的老花镜,双手轻轻按摩着被眼镜压出深深印记的鼻梁缓缓说道:“术业有专攻,你并不是研究古文字的看不懂正常,别说是你,就算是我这样跟古文字打了一辈子交到了,也有很多无法翻译,就比如说你那块玉牌。你可知道,迄今为止全世界共发现甲骨文字4500多个,通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到目前也就堪堪破译了1500多字,都不满三分之一。”

听董老这么说张永盛心中也是升起了一阵凄凉。

张永盛转头看向一旁桌面上的甲骨文拓片,“董老,您能给我讲讲这些文字吗?”

董老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甲骨文是现存华夏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对于普通爱好者而言,买本甲骨文对照表看看也就罢了,但是如果想要做深入研究那是远远不够的,甲骨文在殷商时己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记载汉语的文字体系,单字数量己达4500以上,故此有其一定的结字规律;想要深入学习甲骨文就必须从文结字规律入手。”

说到此处董老从一旁取出纸笔写了几个符号接着说道:“甲骨文结字,主要以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西种组成。”

说着董老用笔点了点刚刚写好的符号:“就好比这禾字,有实实在在的物体,当时人们造出禾字,就是通过对禾苗的实体刻画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符号。你看这最上方的短斜划就代表谷穗,中间的长竖则代表禾杆,两侧的短斜划则代表禾苗的叶子,这便是象形字。”

看到张永盛似有所想的点头后董老接着说道:“再如上这个字,很抽象,没有对应上字的实实在在的物体,但人们又要表达出上的意思,你知道古人是怎么处理这类字的吗?”

“很难想象到古人是如何创造它的。”张永盛皱了皱眉头说道。

“你看。”说着,董老在纸上画了一个下弯的弧形在其内又画了一道短短的横线。“对于这一类字古人会达成一种协议,用一个指定符号,代表上的意思,而后这些指定符号,就称为指事字;指事字的特点八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视而可识,察而现意。”

看着董老笔下的符号张永盛感叹道:“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可想象。竟然可以想到这种办法。”

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董老接着说道:“古人的创造力可不仅仅是这样再比如“凶”字意思要用一种符号表达出来,总不能瞎来,所以人们的智慧就在这里,当时社会,猛兽的特别多,人们也多靠捕猎为生,挖猎坑是当时比较普遍的做法,但这个猎坑是很危险的,所以人们在创造这个字时候就借鉴了猎坑的样子上面的U字型就好比猎坑而其中X就好比安装在猎坑中的木刺等物件这样组合成一个符号,表达“凶”的意思,也就是说,指事字可以理解为用某具体的事物特点组成符号表达该事物上某一抽象的意思;在看会意字,会意字是突破象形字与指事字被局限的格局,类似指事字但又有区别,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区别在哪?会意字能被拆开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独立表意的文,故此会意字,又叫合体字,而指事字经不起被拆开;什么叫形声字?这个最难的,形声字,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故此,要进一步掌握形声字,必须先掌握好会意字、指事字、象形字。”

这两人一个讲的口沫横飞,一个听得聚精会神,融洽的学习一首持续到傍晚,首至被一个清脆的敲门声所打破。得到许可后那人推门进入,抬眼望去那人可不正是中午离去的宋飞又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