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殉葬坑

2025-08-20 2206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宋飞从地上捡起一片骨片,捧在手中,轻轻的用手指着,“春秋之后,人殉的做法己不多见,基本上改用木制或泥制的人形偶像殉葬。战国时的秦国于公元前384年正式下令废止人殉。但到明代却死灰复燃,这古老的葬俗由此再添一层神秘。活人陪葬的历史,也就是所谓的人殉制度一首到清朝废止。”看着坑内的尸骨一脸惋惜的说道。

几人边说边走,一会就来到了一座用活动板房临时搭建的“指挥部”,进门正中摆放着此次发掘的示意沙盘,两旁靠墙处罗列着现场刚刚发掘的青铜、陶器等文物。张永盛默默打开真实之眼扫去只见一堆绿光中有一道淡淡的红色泛出,不由得心生欢喜,连忙问道:“博轩老哥,这里怎么堆放着这么多的文物。”

李博轩拿起保温杯轻轻抿了一口,“这都是今天刚刚发掘清理出来还没来得及转运的。”

“哦,我还以为都像早晨看到的陶壶一般一发现就立刻转运。”张永盛听完李博轩的话恍然大悟。

李博轩指着那堆破碎的残器,“那可不一样,刚才出土的那支白陶刻饕餮纹双系壶你不都说了么是殷商后期的集大成者,当然要第一时间送到修复中心去,放在现场长期暴露在外难免会有所损伤。而能放在这的大多都是些残器,在这等一等看看能不能继续发掘出与之相匹配的残片,如果当日没有发现也会转送到修复中心去的。”

张永盛若有所思的想了想后一脸期待的看着李博轩:“博轩老哥,你看这房间的物件也不少,我这一时技痒上手能看看吗?”

李博轩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叮嘱道:“可以是可以,但是只能在这房间内,另外一定要轻拿轻放这些文物都是己经做过标记的如果损坏了就麻烦了。”

得到允许之后张永盛三两步来到了那个置物架旁,透过置物盒可以清晰看到那所泛红光的物件是一只缺脚的青铜爵,打开置物盒张永盛将那青铜爵碰入手心一丝似有似无的暖流传入体内。

“难道是因为残破的原因?所以暖流如此稀少?”正当张永盛还沉浸在那一丝暖流带来的舒爽之际旁边传来了宋飞的提醒声。

宋飞见张永盛把青铜爵从置物盒里取出,连忙出言制止,“张永盛兄弟,咱这可不是无菌室,哪些玩意你隔着置物盒看别拿出来,不然很快就氧化了。”

“嗨,这一时兴起,疏忽了,疏忽了!”就在此时张永盛低头看向手中的那只青铜爵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本来的光泽,丝丝铜绿开始附着其上,张永盛笑着摆了摆头赶紧将其装入置物盒放回置物架上。

张永盛看着满屋子的宝贝在真实之眼下熠熠生辉,这哪里是青铜残器,分明就是一间暖流的宝库,每一件器物仿佛是在故意炫耀它们的五彩光辉,每一道弧线,每一寸光泽都令张永盛沉醉,他不敢再看因为只要一眼自己就会被勾住,挪不开,甚至连魂魄都会被勾走,:“这么多好东西不能上手真是可惜呀!”

“怎么这就技痒难耐了?这些打过包的不能动,一会师兄我带你过去找人带下坑教教你现场发掘。”宋飞拿出烟扔了一根给张永盛笑着说道。

“那我可得谢谢师兄了。”一听可以参与发掘张永盛顿时就打起了精神。

“我说几位领导,你们要不要吃完饭再接着聊,今天灶上给做的鲅鱼饺子,放一放可就不好吃啦!”几人闲聊之际门口老刘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笑着说道。

“今天吃鲅鱼饺子?张永盛兄弟这可是我们当地的特色你可得好好尝尝。”宋飞起身拍了拍张永盛的肩膀说道。

“鱼肉饺子?”张永盛好奇的看着宋飞,“在老家吃过猪肉、羊肉的这鱼肉的还真没尝试过。走,去尝尝。”

对于张永盛来说,第一次吃到用鱼肉包的饺子难免好奇。鲅鱼肉细腻少刺,剁碎后混合猪肉、葱花,口感竟然比纯肉馅更轻盈,入口绵密中带着微微弹嫩在唇齿之间来回传递,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鱼腥味,反而有种海洋的鲜甜。

“师兄,您在这待的时间长,依您看那个坑最有可能出好东西?”张永盛压低声音问道,眼睛却不住地往远处的发掘现场张望。

宋飞吐出一口烟圈,眯着眼睛望向远处的探方:“你要说绝对能出大货,那谁也说不准,”他弹了弹烟灰,“但是一般高等级墓葬出土大件的几率肯定是要大一些。”

张永盛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那咱就去高规格的。”

“行啊,”宋飞爽朗一笑,拍了拍张永盛的肩膀,“师兄就带你去看看那个出土甲骨卜辞的M139。”

两人沿着临时铺设的木板路向前走去,脚下的黄土在阳光下泛着金红色。还没走到近前,正在指挥发掘的王队长就远远地挥手示意。“宋主任!您怎么亲自过来了?”王队长小跑着迎上来,黝黑的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这边有我们就行了,有什么发现我们会第一时间向您报告的。”

宋飞笑着指了指身旁的张永盛:“这不是我师弟来了吗?对现场发掘比较好奇想过来看看。”他转向张永盛介绍道,“张永盛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文物局的王鹏队长,在发掘一线干了二十多年,经验丰富得很。”

“这位是您师弟?以前没见过呀!”王队长好奇地打量着张永盛。

“正式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师弟张永盛,师从鉴定大师杨崇文,主攻古董鉴定,在西市工作,平时来的比较少。”宋飞拍了拍张永盛的后背,语气中带着自豪,“这次专门来学习现场发掘。”

“原来是杨老的高足!幸会幸会!”王队长闻言,连忙摘下手套,伸出粗糙的双手。

张永盛也赶紧握住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王队长客气了。一路上听师兄对您赞不绝口,接下来还要请您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