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发掘天堂

2025-08-20 2271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这件陶壶器型不大花纹精致应该是当时的礼器。”说完李博轩将陶壶放在一侧。

“李教授,这陶器我能不能上手看看?”张永盛哪里见过如此精美的陶器一时技痒轻声问道。

“当然可以。”李博轩头也没抬的说道。

在得到李博轩首肯后张永盛便伸手去拿那陶壶,当张永盛之间刚刚触碰到那陶壶之时又有一丝丝微弱的清流顺着指尖流入体内使得张永盛一阵精神抖擞。捧壶入手随着真实之眼开启一行红色小字跃入眼底“商代白陶刻饕餮纹双系壶价值650万。”

张永盛手执陶壶,一本正经的说道:“李教授,师兄依我看这件白陶刻饕餮纹双系壶应该属于商晚期这饕餮纹图案清晰,雕刻工艺娴熟。”

“张永盛兄弟,这陶壶只有一只耳你怎么说这是双系壶?”宋飞看了一眼那陶壶疑惑的问道。

张永盛转过壶身,将没有把手的一侧对着宋飞说道:“师兄您看,这边有断痕,如果说这是一件完整器那绝对堪称商晚期白陶雕刻的集大成者。”说着张永盛还爱惜的摸了摸壶身。

几人正在交谈的时候,坑下一位工作人员兴奋的喊道:“找到了,另外一只把手在这。”

张永盛一把从发掘人员手中接过另一只把手和手中的陶壶比对了一下兴奋说道:“就是这一只!”

“小马,你过来把这只陶壶封装好,立刻送往文物修复中心。”李博轩对着随行的工作人员说道。

“今天算是开了个好头,一大早就出土了这么一件白陶刻饕餮纹双系壶,也不知道这个坑还能给人带来怎样的惊喜。”宋飞搓着双手兴奋说道。

“那咱就在这等等看。”李博轩一拍大腿站起身形。

“教授,这边也发现了有陶器。”几人寻声走了过去,只见那名勘探人员己经将一只陶罐清理过半,李博轩只是扫了一眼便说:“这只是普通的陶罐,没什么太大意思。”

良久,随着清理工作的进行一件件陶器被现场人员发掘出土,但都是些壶、鬻、蚕、爵、豆、钵、觯等常见的食用器与酒器,皆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具。

“目前出土的这些器物品类俱全、数量庞大足以证明这个地方确实是一个手工区无疑。”李博轩看着一件件出土的文物兴奋的对大家说道。

宋飞激动的声音都有些颤抖,“博轩,你看我们在这地方发现了房屋遗址,现在又发现了工业区,这些更可以说明大辛庄遗址是商代东方的一处中心性聚落,并可能是一处方国都邑。这一发现为重新审视大辛庄遗址的性质,认识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特别是东方地区的关系,以及探索商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我觉得必须马上把这件事情上报给董老。”

李博轩掏出手机,“行,我这就打电话汇报,你在这盯着看看还能不能出点什么?”

就在李博轩、宋飞二人讨论正欢的时候,张永盛却安静的守在坑旁每当出土一件物件的时候都会上手去看,但奇怪的是后来出土的这些物品并没有像那陶壶一般传来暖流,诧异之下张永盛再次使用真实之眼扫视那些文物发现这些普通物件的注释都是绿色普遍价值都在十万以内。

“难道这种暖流只存在于高品质的器物中吗?”正当张永盛想的出神的时候,李博轩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

“刚才我把这边的情况汇报给了董老,董老的想法跟我们一样认为这边很有可能是殷商的方国都邑,指示我们应该加快M139号大墓的发掘,争取早日弄清墓主人的身份这点至关重要。”

“好!那咱就全力攻克M139,这个坑也清的差不多了估计没什么了,要不咱先回指挥部吃了中午饭就过去。”

几人漫步咱这热火朝天的发掘现场,路过一处葬坑时一具古怪的尸体引起了张永盛的好奇。

“师兄,这些尸骨为什么都是手脚朝后翻折的?”

听到张永盛发问,宋飞和李博轩也驻足停下看了看正在发掘的墓坑然后宋飞清了清嗓子说道:“这些都是殉葬坑,你看这些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墓圹较小,无葬具,均为单人附身葬。比较特殊的是墓主人下葬的姿势为下肢小腿部分向上翻折,上肢小臂部分靠近背部中间,不过反手绑缚只能说是从姿势来推测的,没有发现绳索的迹象。这种葬俗为在当地第一次发现,墓主人基本都为男性,有未成年和刚成年的,从墓葬出土的情况看,这几座墓葬的墓主人应该都是非正常死亡。这种葬坑在殷墟比较多见,《墨子·节葬下》称,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从中可以看出,殉人的数量是根据死者的身份和地位来决定的。目前在M139墓葬附近发掘的殉葬坑众多人数也多达数十人,可见这座墓葬主人身份的高贵。”

看着这一具刚被清理出的尸骨张永盛试想着当年他的父母或妻女是经历了如何生离死别,心中不免升起丝丝酸楚不由感叹道:“生在古代,达官贵人视平民如草菅,妄想着能在死后继续延续奢靡的生活杀戮随意,造成这一片生灵涂炭,果真是残酷至极。”

一旁的宋飞应声说道:“可不是嘛!古代活人殉葬最早始于殷商时期,陆陆续续在后面的朝代也有一部分,但由于这种殉葬方式过为血腥,所以到汉朝就取消了。春秋晚期,奴隶制濒于崩溃,人殉的做法引起非议。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后用177人殉葬,其中包括三名才能出众、深孚众望的良士。国人因此作《黄鸟》诗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对暴君的憎恨。这时在各诸侯国,妇女作为主人婢妾生殉的恶俗也逐渐受到摒弃。齐大夫陈子车死后,其妻和总管商定用人殉葬。子车的弟弟子亢对他们说,如果哥哥在阴间需人侍候的话,没有比他的妻子和总管更合适的了,这件事要不就算了,如果一定要坚持,我就准备用你们二位生殉。子车的妻子与总管只好取消生殉婢妾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