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长卸下老花镜,放下手中正在查阅的资料朗声说道:“老董,我同意你的意见,既然这次己经有了发现就应该一鼓作气将事情搞出个名堂!”
“董老,既然李院长也同意扩大发掘,我觉得您要不然就安排一下,咱们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济市的王书记恭敬说道。
“好,那我就把下一步的安排具体说一下现场工作依旧由李博轩负责,宋飞负责外部协调工作,小刘小马负责后勤,我居中调度。张省长您看这样安排可以吗?”董老转头看向张省长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发掘工作是您的专业,现场的事情还是听您的安排,我来为大家做政策协调!既然董老己经把工作安排了,大家就各司其职先去忙吧,董老、李院长、王书记我们几个在开个小会。”张省长说完冲着大家摆了摆手。
会议结束后,张永盛快步跟上宋飞,轻轻拉住他的衣袖:“宋哥,接下来你们怎么安排?”他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宋飞吐出一口烟圈,烟雾在阳光下泛着淡蓝色:“当然是去现场!”他挑了挑眉,“怎么,你这古董行家还没见过考古现场?”
张永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来惭愧,虽然我这天天跟古董文玩打交道但是发掘现场还真是没去过。”他的手指不自觉地着笔记本边缘,指节因为兴奋而微微发白。
“那正好,等等博轩咱们一起走。”宋飞说着,掏出烟盒熟练地弹出一支香烟叼在嘴里。打火机的火苗跳动,映照着他眼角的皱纹。
正说话间,李博轩从会场小跑着追了上来,领带因为匆忙而有些歪斜:“张永盛兄弟,”他气喘吁吁地站定,冲着张永盛使了个眼色“一起去转转?”
“我俩就在等你呢。”宋飞说着从兜里掏出香烟递给李博轩轻吸了一口说道。
“李哥,刚刚会上说的甲骨?”张永盛略显激动的问道。
“着什么急,一会到现场你就知道了。”李博轩重重得吸了口烟,烟雾从鼻孔中缓缓溢出,“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三人并肩走向停车场,阳光下三人的影子被拉的细长,宋飞停下脚步,指着远处一辆沾满泥土的越野车说道:“就那辆,我的老伙计!”说着,宋飞傲娇的拍了拍车身,冲着张永盛说道:“你别看他旧,跑起来比现场那些新车还靠谱。”
刚到发掘现场,张永盛就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只见几平方公里的现场密密麻麻的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坑洞,一个个身着防护服面戴口罩的工作人员在里面不停用刷子清扫着。
“兄弟,这场面怎么样!”宋飞笑着问道。
“有点意思!这些人为什么都要穿防护服呢?”张永盛不解问道。
“张永盛兄弟这你就有所不知了,穿得如此严实,是现代考古、科技考古的一种手段,为的就是在铲土过程中,让样本更为单纯。在提取发掘坑的泥土、灰烬时,避免考古人员的毛发、身上穿戴的东西掉落到发掘区域,尽量保持坑里的原始信息不受影响。”李博轩指着现场的工作人员说道。
“至于这么严谨吗?那一根头发掉进去能有多大影响?”张永盛好奇的问道。
李博轩看着张永盛,金丝眼镜后透露着考古工作者独有的严谨、富有责任感的眼神, “当然,万一混入了毛发,乃至头皮屑等现代人体上的信息物质,都会对后期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到时候就说不清有些物质到底是现代的还是原始存在的。”
几人缓步来到了一块正在发掘的坑道前李博文指着坑道说道:“张永盛兄弟你看,这就是M139号墓坑,早上我们所说的那些甲骨卜辞和铜钺都是由此出土的。”
张永盛看着探坑中的一层层色泽分明的泥土不解的问道:“李哥,这墓坑为什么要分几层呢?”
李博轩指着葬坑,认真的介绍着,“这个叫腰坑,属于典型的殷商葬俗,一般会在棺椁下面在挖一个小坑用来放置殉葬品的主要是殉人和殉狗。这种葬俗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在商代这种葬俗成为了殷商的标志和重要文化因素。此次的发掘中这一类的腰坑被发现,充分说明了鲁省地区尤其是大辛庄一带必定和河省安市的殷墟存在某种联系。”
几人正聊得起劲,一位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急匆匆的从远处跑来站定在几人身前喘着粗气说道:“李教授,您可算来了从昨天下午到刚才我们在南区发现了一片灰坑我们怀疑可能是一片工业区!”
李博轩兴奋的一拍大腿,“走,这可是个大发现我们过去看看。”
几人在工作人员带领下,一路来到位于南部的一处发掘现场,几十名辛苦的发掘人员蹲在地上用毛刷和小铲不停地清理着坑道,那工作人员指着远处说道:“李教授、宋主任您看此次考古发掘的南区以规模较大的灰坑为主。目前发现的两座商代窑均分布于大型灰坑周围。其中一座窑的窑箅内径1.8米左右,火膛深0.9米,形制较大。另外还发现陶鼓风嘴等与冶铸有关的遗物。窑周边多灰坑,所以我们猜测这可能是一处手工业区。”
“取几件防护服来,我亲自下去看看。”李博轩对着那位工作人员说道。
那工作人员连忙从一旁取来了几件防护服,待几人穿戴完毕后下到了一处灰坑,宋飞用小铲抠掉一块白灰拿在手中仔细端详:“博轩,这是高岭土,这地方应是烧陶的地方。”
“主任这边有发现。”远处传来了发掘人员兴奋的呼叫声。
几人快步来到跟前,只见一只类似现代口杯一般的物件从泥土中被清理了出来。
李博轩伸手接过那物件左右端详只见其上花纹密布,器型优雅一时间经让几人看的入迷,首到一旁那工作人员说话才打破了这静谧的氛围:“教授您看这是什么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