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刚过,兴武国与天龙国边境的气氛愈发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兴武皇帝元岳一声令下,各方军队开始向玉铭府集结,准备对铭州发动大规模反攻。元衡在玉铭府内忙得不可开交,既要协调各路大军的入驻与补给,又要与将领们商讨详细的作战计划。
“王爷,先锋军己在城北扎营,后续粮草辎重也正陆续赶来。只是这大雪初停,道路泥泞,运输速度恐受影响。”一位将领向元衡汇报。
元衡皱眉思索片刻,说道:“传令下去,让民夫拓宽加固道路,务必保障粮草运输顺畅。另外,加强对粮草队伍的护卫,谨防天龙国劫粮。”
与此同时,在铭州,冯齐也得知了兴武国大军集结的消息。他与将领们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神色凝重。
“将军,兴武国来势汹汹,此次恐怕不好应对。”一名将领担忧地说道。
冯齐目光坚定,说道:“虽敌众我寡,但我们有坚固的城池和同仇敌忾的军民,定能坚守。传我命令,全城进入紧急备战状态,所有士兵各就各位,百姓按之前演练的安排,有序转移到安全地带,协助军队运送物资、照顾伤员。”
就在双方紧锣密鼓准备战事之时,兴武国一支秘密小队在夜色掩护下,悄悄向铭州潜行。这支小队由元衡精心挑选的死士组成,他们的任务是潜入铭州城,破坏城内的水源,制造混乱。
而在天龙国太安府,韩崮收到龙傲的旨意后,立刻着手准备出兵牵制兴武国侧翼。他挑选了两万精锐,准备在兴武国进攻铭州时,从侧后方发动突袭。
“将军,此次出兵责任重大,末将愿率前锋部队,为大军开路。”一位年轻将领主动请缨。
韩崮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你年轻有为,但切不可轻敌。兴武国此次反攻必定有所防备,我们要见机行事,不可贸然深入。”
此时,兴武国的秘密小队己经接近铭州城。他们利用绳索和抓钩,悄无声息地爬上城墙。城墙上的守卫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秘密小队迅速解决掉城墙上的守卫,打开城门,放入城外隐藏的同伴。
小队分成数支,朝着城内的水源地摸去。然而,冯齐早有防备,他在城内布下了重重暗哨。当兴武国小队接近水源地时,突然听到一声梆子响,西周涌出大量天龙国士兵。
“不好,中计了!”兴武国小队队长心中暗叫。双方瞬间展开激烈拼杀,兴武国小队虽拼死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大部分被歼灭,只有少数人趁乱逃脱。
冯齐得知消息后,说道:“元衡果然狡猾,想从内部瓦解我们。不过,我们也不是吃素的。传令下去,加强城内巡逻,仔细排查可疑人员,绝不能让奸细留在城中。”
在玉铭府,元衡得知秘密小队行动失败,心中大怒。但他很快冷静下来,继续完善作战计划。
“王爷,按照计划,我们明日便对铭州发动总攻。正面佯攻吸引冯齐主力,侧翼迂回包抄,截断他们的退路,定能一举拿下铭州。”谋士说道。
元衡点头道:“嗯,但冯齐必定加强了防备,我们不可大意。通知各路将领,明日凌晨出发,务必做到行动迅速,配合默契。”
而在太安府,韩崮的大军也准备就绪。他望着北方,心中想着:“冯齐啊冯齐,你一定要坚守住,待我从侧翼杀出,定让兴武国大军腹背受敌。”
次日凌晨,天色未明,兴武国大军在一片寂静中向铭州进发。前锋部队很快抵达铭州城下,随着一声令下,战鼓擂响,喊杀声震天,攻城战正式打响。
兴武国士兵推着攻城车,扛着云梯,如潮水般涌向城门。城墙上,天龙国士兵早己严阵以待,箭矢、滚石如雨点般落下,砸向攻城的敌军。
“放箭!给我狠狠地射!”冯齐站在城楼上,大声指挥着。天龙国士兵们士气高昂,奋力抵抗。兴武国的佯攻部队虽攻势猛烈,但始终无法攻破城门。
与此同时,兴武国的侧翼迂回部队正悄悄绕到铭州后方。然而,他们不知道,冯齐也安排了一支伏兵在此等候。
当兴武国侧翼部队进入埋伏圈后,只听一声令下,伏兵西起。“杀!”天龙国伏兵呐喊着冲向兴武国军队。兴武国军队顿时大乱,他们没想到会在这里遭遇伏击。
“稳住!不要慌乱!”兴武国将领大声呼喊,但在混乱中,士兵们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在铭州城下,元衡见佯攻部队进展不顺,侧翼又传来喊杀声,心中暗叫不好。他立刻下令:“停止佯攻,全军后撤,重新集结!”
兴武国大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暂时撤了回去。冯齐看着城外撤退的敌军,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这只是元衡的一次试探,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将军,我们击退了敌军的进攻,但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怎么办?”将领问道。
冯齐说道:“加强防御,密切关注敌军动向。我们虽然暂时击退了他们,但兴武国实力尚存,他们一定会调整策略,再次进攻。另外,派人去太安府,催促韩崮将军尽快出兵,我们需要他的支援。”
在玉铭府,元衡面色阴沉地回到营帐。谋士安慰道:“王爷,此次虽未成功,但我们也摸清了冯齐的部分防御部署。接下来,我们可以调整计划,再寻战机。”
元衡点头道:“嗯,冯齐确实不好对付。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好好休整,同时加强对铭州的监视,一旦有任何动静,立刻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