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元衡在玉铭府紧锣密鼓地筹备防御与反击计划,冯齐在铭州也严阵以待,双方都清楚一场大战在所难免,然而,因年关临近以及彼此对局势的谨慎考量,谁也没有率先出手。整个天兴大陆的边境,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在玉铭府,元衡每日穿梭于城墙、军营与府衙之间。他看着工匠们在城墙上忙碌地增设防御设施,士兵们在寒风中刻苦训练,心中既有对即将到来战争的担忧,也有夺回铭州的坚定决心。
这日,元衡正在校场观看士兵演练,刘将军匆匆赶来,抱拳行礼道:“王爷,城墙修缮加固工作己基本完成,城门也换上了新的千斤闸,城楼增设了强弩和投石机,防御能力大大增强。只是,连日来大雪纷飞,不少士兵在训练和劳作中染上风寒,影响了士气和进度。”
元衡眉头微皱,说道:“此事不可小觑。传我命令,让军医加大巡诊力度,务必照顾好患病士兵。另外,从府库中调出一批棉衣棉被,分发给士兵,让大家能抵御这严寒。”
“是!王爷体恤士兵,大家定会更加奋勇。”刘将军领命而去。
元衡又转身对身边的谋士说道:“如今我们防御虽在加强,但不能只是被动等待。你之前说派遣精锐小队潜入铭州周边破坏粮草运输,准备得如何了?”
谋士躬身道:“王爷,人选己经挑好,皆是军中武艺高强且熟悉地形之人。只是大雪封路,行动多有不便,且冯齐必然加强了防范,我们需再谋划一番,确保行动成功。”
元衡沉思片刻,道:“再等几日,待大雪稍停,便是行动之时。这段时间,让小队成员继续熟悉路线和计划,不可有丝毫懈怠。”
与此同时,在铭州,冯齐也没有闲着。他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连绵的雪山,心中思索着元衡的下一步动作。
“将军,斥候来报,玉铭府防御工事日益坚固,巡逻也更加严密,我们很难再获取更多详细情报。”一名将领在旁禀报道。
冯齐微微点头,道:“元衡此举意在稳固后方,为反攻做准备。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主动出击,扰乱他们的部署。传我命令,挑选一批擅长雪地作战的士兵,组成突袭小队,趁夜潜入玉铭府边境,焚毁他们的草料场,挫一挫他们的锐气。”
“是!”将领领命而去。
冯齐又看向另一名将领,说道:“加强城内治安管理,盘查可疑人员,防止奸细混入。同时,组织百姓进行应急演练,确保战时能够有序应对。”
这边冯齐刚部署完,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呈上一封书信。冯齐展开一看,脸上露出欣喜之色:“韩崮将军回信了,他答应在合适时机出兵相助,与我们里应外合,对抗兴武国。”
然而,就在双方各自谋划着给对方致命一击时,年关的脚步越来越近。玉铭府和铭州的百姓们,尽管身处紧张局势之中,仍努力营造出一些年节的氛围。玉铭府的街道上,偶尔能看到孩子们在雪中玩耍,他们堆起一个个雪人,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童趣。百姓们在自家门口贴上春联,挂起红灯笼,试图在战争的阴影下寻找一丝喜庆。
在铭州,冯齐下令打开粮仓,给百姓发放粮食和年货,以安抚民心。百姓们感激不己,纷纷表示愿意支持军队守城。集市上,虽不如往常热闹,但也有不少摊位售卖着过年的用品,人们在采购时,脸上虽带着忧虑,但仍相互祝福,希望年关过后,一切能恢复平静。
年关前几日,玉铭府的谋士向元衡进言:“王爷,年关将近,冯齐或许会放松警惕,我们可趁机发动佯攻,试探他们的防御虚实,同时扰乱他们过年的节奏,打击其士气。”
元衡思索片刻,觉得此计可行:“好,你去安排。挑选精锐之士,行动要迅速,不可恋战。另外,做好接应准备,确保兄弟们能安全撤回。”
在铭州,冯齐也召集将领商议:“年关之际,元衡很可能有所动作,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加强城防戒备,尤其是夜间,不可有丝毫松懈。若元衡来袭,我们便将计就计,给他一个教训。”
果然,年关前一天夜里,玉铭府的突袭部队趁着夜色和大雪的掩护,悄悄逼近铭州城。他们行动敏捷,如鬼魅般穿过雪地,然而,当他们接近城门时,城楼上突然灯火通明。
“放箭!”随着冯齐一声令下,箭矢如雨点般射向玉铭府的突袭部队。元衡的士兵们顿时陷入慌乱,他们没想到冯齐早有防备。
“撤!快撤!”带队的将领大喊道。玉铭府的士兵们转身便跑,此时,铭州城门大开,冯齐亲自率领一队骑兵追了出来。双方在雪地里展开了一场激战。
冯齐一马当先,挥舞着长枪,与玉铭府的士兵们拼杀在一起。他的枪法凌厉,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元衡的突袭部队虽奋力抵抗,但因事出突然,渐渐落了下风。
就在此时,玉铭府的接应部队赶到,与铭州的骑兵混战在一起。一时间,喊杀声、马嘶声在雪夜中回荡。冯齐见对方有接应,知道不宜久战,便下令鸣金收兵。
回到城中,冯齐看着受伤的士兵,心中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士兵们作战英勇,成功击退了元衡的突袭;担忧的是,这只是元衡的试探,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
而在玉铭府,元衡得知突袭部队受挫,心中有些懊恼。他没想到冯齐如此谨慎,年关之际也没有放松警惕。不过,通过这次试探,他也对冯齐的防御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王爷,此次虽未成功,但我们摸清了冯齐的部分防御部署,也算有所收获。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谋士问道。
元衡沉思片刻,道:“继续加强防御,等待年后父皇的大军。同时,加大情报收集力度,密切关注铭州动向。另外,通知各州县,年关期间也不可松懈,谨防冯齐的报复行动。”
年关这日,玉铭府和铭州都在紧张与忐忑中度过。玉铭府的百姓们在鞭炮声中,心中却充满担忧,不知道这场战争何时才能结束。铭州的百姓们在感谢冯齐的同时,也祈祷着能早日过上和平的生活。
随着年关的过去,兴武国和天龙国的边境局势愈发紧张。元衡在玉铭府厉兵秣马,等待着兴武皇帝元岳大军的到来,准备一举夺回铭州。冯齐在铭州也不断巩固防御,与韩崮保持密切联系,期待着里应外合,击退兴武国的进攻。整个天兴大陆,仿佛都在等待着这两个势力的碰撞,这场战争究竟会走向何方?是兴武国成功收复失地,还是天龙国坚守住铭州,进一步扩大战果?一切都还是未知数,等待着命运的裁决,而玉铭府和铭州,将在这场风云变幻中,书写着属于它们的历史篇章。
在兴阳府,兴武皇帝元岳也在密切关注着边境局势。他看着各地送来的情报,心中对年后的反攻充满期待。他召集朝中大臣,商讨最后的作战计划。
“诸位爱卿,年关己过,是时候集结大军,夺回铭州了。大家有何良策,尽管说来。”元岳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视着众人。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我们可兵分三路。一路正面进攻铭州,吸引冯齐的主力;一路从侧翼迂回,包抄他们的后路;另一路则突袭太安府,防止韩崮出兵支援铭州。”
元岳点头道:“此计有几分道理。不过,太安府防备森严,突袭太安府这一路需挑选精锐中的精锐,确保行动隐秘且成功。否则,一旦被韩崮察觉,我们将陷入被动。”
另一位大臣说道:“陛下,粮草供应是关键。此次出征,需确保粮草充足,且运输路线安全。可增派兵力护送粮草,防止被天龙国劫道。”
元岳沉思片刻,道:“爱卿所言极是。粮草乃大军命脉,不可有丝毫马虎。传朕旨意,命各地加紧筹备粮草,务必在半月内集结完毕。”
于是,兴武国国内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动员。士兵们告别家人,纷纷奔赴集结地。百姓们虽对战争心怀恐惧,但也期盼着兴武国能夺回失地,重振国威。
在天龙国都城,龙傲也收到了兴武国准备反攻的情报。他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兴武国此次来势汹汹,诸位爱卿有何应对之策?”龙傲问道。
一位大臣说道:“陛下,冯齐将军在铭州防御坚固,且与韩崮将军互通消息。我们可命韩崮将军出兵牵制兴武国的侧翼,同时派一支精锐部队,绕到兴武国后方,袭击他们的粮草辎重。如此,内外夹击,定能挫败兴武国的进攻。”
龙傲点头道:“此计可行。即刻修书给冯齐和韩崮,告知他们朕的旨意。同时,挑选精锐部队,由经验丰富的将领带领,伺机而动。”
随着双方的军事部署逐渐完成,一场大战一触即发。玉铭府和铭州,作为这场战争的前沿阵地,将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冯齐、元衡以及双方的士兵们,都将在这场战争中面临生死考验。整个天兴大陆的局势,因这场即将爆发的大战而变得更加紧张刺激,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看这场龙争虎斗究竟会鹿死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