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借酒叙旧

2025-08-19 3095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萧峰轻轻拍了拍段誉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为了保护大宋的百姓,我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三弟身为君王,更应该心胸开阔。大理百姓是命,大宋的百姓亦是如此。”

段誉听了萧峰一席话,轻叹了一口气,声音低沉地回道:“大哥所言…字字在理。是我被所谓的大势蒙蔽了双眼,只看到了自己的危局,却忘了战火之下,皆是苍生…”

萧峰打断段誉,眼神灼灼地说道:“三弟!罢兵吧!趁大错尚未铸成,修书西夏,言明大理退出此盟!萧峰…恳求你!”

说到“恳求”二字时,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卑微的颤抖。

这在他这位顶天立地的汉子身上,是极其罕见的。

看着萧峰眼中那近乎燃烧的恳切,段誉心中最后一丝犹豫彻底消散。

他用力点头,斩钉截铁地说道:“好!我听大哥的,这就修书给西夏王,言明大理退出,绝不参与攻宋之事!来人笔墨伺候!”

说话间,段誉走到书案前,挥毫疾书。

他言辞虽客气,但态度坚决,阐明大理感念与大宋世代邦谊,不忍生灵涂炭,决定退出联盟。

写完盖上帝印,立刻命心腹八百里加急送往西夏。

做完这一切,段誉长舒了一口气,转身对萧峰道:“大哥,你先安心休养。原定明日我需前往点苍山主持祭天大典,并巡视边境防务,如今国事己定,我这就传令取消行程,这几日就在宫中,好好陪伴大哥!”

此话一出,萧峰顿时吃了一惊,正要劝说段誉不要为了自己耽误了国事。

这时,门外传来苍老却沉稳的声音。

“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门被推开,当朝国公高升泰走了进来。

他先是向段誉恭敬行礼,目光随即落在萧峰身上,眉头不易察觉地皱紧。

高升泰是大理三朝元老,威望很高,段誉见其到来,急忙起身相迎,恭敬地问道:“高国公找朕,可有急事?”

高升泰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陛下,点苍祭天乃国之重典,关乎社稷福祉,巡视边境防务更是刻不容缓。我听说陛下要为一故人,取消既定国事行程,还望您三思。”

他话语虽恭敬,将国事二字却说得格外清晰。

段誉脸色一沉,帝王威仪顿显:“国公此言差矣!大哥萧峰,乃朕结义兄长,情同手足!今日兄弟重逢,乃是天大的喜事,国事朕自有分寸,边防也己传令加强戒备,无需国公操心!快去休息吧!”

高升泰闻言并未退缩,反而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陛下!情义固然重要,但社稷安危更重!此人是大辽皇帝亲口下令追杀的叛逆罪人!如今他身份敏感,突然出现在大理皇宫,恐引来无穷无尽的麻烦,请陛下三思啊!”

说罢,高升泰拖着老迈的身材,缓缓跪了下来。

“你…”

段誉猛地一拍桌案,怒目圆睁:“我大哥是何等英雄人物,他不是辽国罪人。谁敢动他一根汗毛,便是与我段誉为敌!与整个大理为敌!国公,念你劳苦功高,今日之言,朕只当没听见!再敢妄议我大哥,休怪朕不念旧情!”

段誉的怒火和坚决让高升泰脸色微变。

他深深看了一眼沉默的萧峰,只能无奈地躬身行礼:“老臣…遵旨。望陛下好自为之。”

说罢,他转身退了出去,背影带着浓重的忧心。

阁内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段誉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转身面对萧峰,强挤出一抹微笑:“大哥莫要理会这些闲言碎语。你且安心在此,小弟定护你周全!”

说着,段誉又转身朝侍卫喊道:“传旨,今夜在御花园设宴,朕要与大哥把酒言欢,一叙别情!把最好的御酒都拿出来!还有,传最好的歌舞班子!”

侍卫听到命令,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急忙动身去准备。

夜色降临。

御花园内灯火通明,丝竹悠扬。

听雨轩临水而建,景色雅致。

丰盛的菜肴流水般送上,醇香的美酒斟满玉杯。

段誉换了一身常服,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不断地给萧峰布菜劝酒。

“大哥,快尝尝这道‘洱海银鱼羹’,鲜美无比!还有这‘雕梅酒’,是我大理特产,甘甜醇厚,最是养人!”

萧峰略显尴尬,只是苦涩一笑,与眼前的欢乐氛围格格不入。

他偶尔机械地拿起筷子,却又放下。

那些身姿曼妙、舞姿翩跹的歌姬,那些婉转动听的乐曲,仿佛都隔着一层厚厚的帷幕,无法进入他的世界。

他的眼神空洞,望着跳跃的烛火,或是轩外沉沉的夜色。

思绪似乎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飘到了雁门关的万丈悬崖下。

飘到了那些因他而死的宋辽将士和无辜百姓的尸山血海之上。

高升泰那句“大辽罪人”,如同冰冷的毒蛇,反复噬咬着他的心。

段誉起初还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滔滔不绝地说着,渐渐也察觉到了萧峰的异样。

看着萧峰那沉寂如古井的面容,以及眼底深处那化不开的悲怆和疏离。

段誉心中那份狂喜一点点冷却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心疼和担忧。

“大哥…”

段誉放下酒杯,试探着轻声唤道:“可是…这歌舞不合心意?还是菜肴不合胃口?你告诉小弟,我立刻让他们换。”

萧峰缓缓抬起头,看向段誉关切的脸庞,缓缓摇头,声音低沉沙哑地说道:“三弟不必费心。我很好。只是这歌舞升平…我看不下去。这美酒佳肴,我也食不知味。”

听到这里,段誉的心猛地一沉。

他明白了,萧峰的心,还被困在那个血色的悬崖之下。

被困在无尽的痛苦和自责之中。

眼前的繁华和欢乐,于他而言,是讽刺,更是煎熬。

段誉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

他沉默了片刻,随即猛地站起身,对着下方歌姬和乐师挥了挥手:“都退下吧!”

丝竹之声戛然而止,舞姿定格。

歌姬乐师们不明所以,但感受到皇帝语气中的不悦,慌忙躬身行礼,悄然退出了听雨轩。

一瞬间,轩内只剩下兄弟二人,以及摇曳的烛光和轩外潺潺的水声,显得格外寂静。

段誉重新坐下,拿起酒壶,亲自为萧峰和自己斟满。

他举起酒杯,眼神真挚而凝重地看着萧峰:“大哥。此处只有咱们兄弟二人,没有国事纷争,没有过往恩怨!”

说着,段誉顿了一下,随即将酒杯高高举起,杯中之酒在烛光下荡漾着琥珀色的光芒:

“大哥,这一杯,不为别的!只为你我兄弟…劫后重逢!”

段誉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祈愿:“大哥!干了这杯!”

说罢,他仰起头,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

萧峰见状,暂时放下了心中的愁怨,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夜风穿堂而过,吹动烛火摇曳。

听雨轩内,酒香弥漫。

酒过三巡,段誉放下酒杯。

烛光映着他微红的脸颊,此刻蒙上些许醉意的眸子。

他长长吁出一口带着浓郁酒香的气息,仿佛要将胸中积郁的所有惊惶都吐纳出来。

“大哥…你可知道,那日在雁门关外,我看到你坠崖的一幕,天都塌了半边!我恨不能立刻随你跳下去!”

段誉的声音比方才低沉了些许,却更显情真意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说着,他用力捶了一下自己的胸口,发出沉闷的声响

萧峰沉默地听着,沉郁的眼睛,在摇曳的烛光下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

他眼见段誉要对着壶饮酒,眉头微蹙,快如闪电般伸出一只手,按住了段誉的手腕。

“三弟,酒伤身,适可而止。”

萧峰的声音低沉浑厚,在寂静的听雨轩内回荡,盖过了穿堂而过的夜风呜咽。

他并非责备,语调里带着一丝兄长对幼弟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