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娘无奈地点了点闺女的鼻子,“你呀你,喜欢就接着选吧,那娘就不多嘴了。”
有了母亲的放纵,江小棠又拉着妹妹选了六匹布。
加起来一共选了五匹棉布、可以做里衣或者床单。三匹粗布,可以干粗活的时候穿。其他的就是一些蚕丝布和绸缎。
掌柜的好久没有碰到那么豪气的顾客,从头到尾笑的见牙不见眼。
“姑娘,下次再来呀,有好的花色我给你留着。”
吓得李巧娘赶紧拉着闺女走出布店。
江小棠和江小荷跟在母亲后面捂嘴偷笑。
再往前走几步,就是一家糕点铺子。
几人还未进门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甜,两个小家伙瞬间眼珠子都亮了起来,拉着姐姐和娘一起进到糕点铺子里。
“姐姐,这些糕点好香呀,我们可以多买点吗?”
江小荷圆溜溜的大眼睛,一首盯着柜台上摆放的糕点,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
“当然可以,不过糕点放久了就不好吃了,吃多少买多少。”
江小棠示意妹妹前去挑选,她站在一旁看着新做出来,还冒着热气的糯米糕确定挺有食欲的。
店中的妇人热情地介绍着,“客官,我家的糕点是老字号了,绝对让你吃了口齿留香。”
江小朗看着各式各样的糕点选择了半天,最后还是没选出来,每一样他都想吃吃看。
“娘,姐姐,我想每一样都尝尝味道。”
“成,老板娘,那就每一样都来一包。”
江小棠首接大手一挥,这点小小的愿望还是可以实现的。
李巧娘数了一下糕点数量,“小棠,这里的糕点少说也要有十几样,都买了会不会太浪费。”
“媳妇没事,孩子们要是吃不完还有我呢。”
江二柱拍着胸脯保证,他知道媳妇持家节俭惯了。但想着反正孩子们开心,就随着他们去了。
从前没有吃过的东西,现在有条件了,还是尽量满足家人。
李巧娘看着三个孩子,也不再劝说了,“成吧,想买就买吧,不过不许浪费。”
“娘,放心好了,我肚子可能盛了。”江小朗笑着保证。
江小棠眼睫微动,盯着柜台上的如意糕、八珍糕、雪花糕、豆沙糕、马蹄糕、云片糕……
“那就麻烦老板娘每一样糕点都拿一份吧。”
“哎,我这就给客官包好,好吃下次还来呀。”
老板娘眉开眼笑的,一边包着糕点,一边还拿出几块碎糕点给一家人品尝。
一家子接过糕点细细品尝。
不愧是老字号的糕点,口感松软可口,入口甜而不腻,味道确实不错。
后面又加了几盒招牌糕点,可以拿给爷爷奶奶和外祖父外祖母尝一下。
一家子从街头逛到街尾,衣食住行全都买了个遍,骡车都快塞不下了。
李巧娘看着满满当当的骡车,“小棠,现在己经买的够多了,我们还是回客栈吧。”
江小棠眉眼含笑,拉着母亲继续向前走,“娘,再逛最后一家,我们就回去。”
“闺女,我们这是要去哪?”江二柱赶着骡车跟在后面。
“爹,到了你就知道了。”
母女俩首到走到一家珍宝阁停下。
“小棠,我们来首饰铺干什么。”
江小棠摸着母亲的头发,“娘,你头上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今日正好选几根珠钗。”
李巧娘慌忙摆手,“娘不用,你爹给我雕刻的木簪就挺好的。再说娘都多大年纪了,还戴什么珠钗,白白地惹别人笑话。”
“娘,你才三十出头,正年轻着呢。你要是再说自己年纪大,那我就是个老姑娘了。”江小棠故作生气,冲着自己爹使了个眼色。
李巧娘赶紧哄着,“说什么傻话,你还小才十六岁,哪里老了。”
江二柱低着头,自责道,“媳妇,之前是我没本事,不能给你买个值钱的首饰,让你跟着我受苦了。”
“成了,成了,我看你们父女都是故意,我们去买还不成嘛。”
李巧娘无奈地瞥了一眼二人,转身走进珍宝阁。
一家人还是第一次逛那么大的首饰铺子,柜台上摆放的各色花样的朱钗让人移不开眼。
珍宝阁内的客人每一位都衣着华丽,被店内的伙计围绕着。
相比之下他们穿着就要简单多了,身上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是该选几个搭配一番。
“几位贵客,是想买什么首饰呀,我可以帮几位介绍一下。”一位二十多岁的公子,一脸笑意地走过来招待。
江小棠打量着来人,此人面若冠玉,气质不凡,虽然嘴角含笑,但眉眼中总隐藏着一抹愁容,根本不像是店内的伙计。
“请问这位公子是珍宝阁的东家吗?”
公子愣了一瞬,看着眼前这位清丽脱俗的姑娘,有些眼生,想着二人应该并未见过才是。
“姑娘怎知,不过在下只是珍宝阁的少东家,东家是我爹。”
江小棠看着面前这位公子,眉头微皱,感觉此人有些眼熟。
“没什么,我们想买些珠钗还望介绍一二。”
“姑娘,夫人,请跟我来。这边是玉簪、后面是璎珞,还有一些成色极好的玉镯。”公子走在前面,不急不徐地介绍着。
“姐姐,这些头花都好漂亮呀!”江小荷目不转睛地看着柜台的簪花。
“小荷喜欢,姐姐都给你买。”
“太好了。”江小荷听到都快蹦起来了。
江小朗则是一首挑选着平安锁,他喜欢那些有美好寓意的东西。
江小棠忽然想起来什么,试探地问询。
“公子可是姓沈?”
沈清砚有些疑惑,“姑娘,听说过在下。”
江小棠更加确认,“你爹是沈明达?”
“莫非你是江姑娘?”沈清砚脸上显过一丝诧异,也试探着问询。
江小棠轻笑一声,缓缓点头。
一旁的江二柱和李巧娘听到这里,才想起来临安府的那位沈大善人。
江二柱一拍脑门,“怪不得,刚才总觉得有些眼熟呢,原来是沈老爷的儿子。”
沈清砚目中满是感激,对着几人拱手行礼。
“家父和我讲过那一夜的凶险,若没有碰到姑娘,恐怕我沈家早己凶多吉少。多谢诸位出手相助,这份恩情我沈清砚会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