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铁流轰鸣,新政如刀

2025-08-17 4089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塞外的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卷过大同府的城头。但这份凉意,却被城外工地上那股冲天的热浪驱散得一干二净。

数以万计的民夫,在尘土飞扬中喊着号子,将一块块巨大的条石,用新式的滑轮吊臂,缓缓吊上正在拔地而起的城墙。这己经不是简单的修补,而是彻底的扩建。原有的土夯城墙之外,一座更高、更厚、更坚固的巨石之城,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

而在工地不远处,一片被高墙圈起的禁区内,更是传来一阵阵有节奏的、惊天动地的巨响。

“轰……咚!”

“轰……咚!”

那声音沉闷而有力,仿佛一头远古巨兽在捶打着大地,连地面都在微微颤抖。每一个来到大同的人,都会被这声音所震撼,继而心生敬畏。

工坊之内,热浪滚滚。一座三层楼高的巨型机械,正矗立在中央。它通体由钢铁铸就,管道纵横,齿轮交错,顶部一个巨大的气缸连接着粗壮的活塞杆,活塞杆的末端,是一柄重达数千斤的巨大铁锤。随着高压蒸汽的推动,铁锤一次次高高扬起,再以雷霆万钧之势轰然砸下。

铁锤之下,一块烧得通红的铁锭,在每一次捶打中都爆出万点火星,被迅速锻压成型。其效率之高,力量之巨,远非人力所能及。

这,便是蒸汽锻锤。整个大明,乃至整个世界,独此一台。

朱衡负手站在工坊二层的观察台上,俯瞰着下方这幅充满力量与美感的工业画卷。他身旁的周虎,早己看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殿……殿下,这……这就是您说的那个‘蒸汽机’的用处?”周虎结结巴巴地问,脸上的震撼无以复加,“这东西,比几百个最好的铁匠加起来都厉害啊!”

“这还只是开始。”朱衡的语气很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等我们的冶炼技术再上一个台阶,能造出更大、更精密的蒸汽机,它能驱动的,就不仅仅是锻锤了。它可以驱动车轮,让火车日行千里;可以驱动螺旋桨,让海船不惧风浪;可以驱动纺车,让一人一日织出千匹布。周虎,记住,改变世界的,从来不是帝王将相的权谋,而是这样实实在在的力量。”

周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他看向朱衡的眼神,己经从单纯的崇拜,多了一丝近乎于仰望神明的敬畏。

在朱衡身后,还站着一个身形挺拔的女子。她穿着一身利落的青色劲装,长发高高束起,面容冷峭,眼神如一泓秋水,不起波澜。她叫柳凝霜,是朱衡从“靖海商团”调来,名义上的贴身护卫。但朱衡和她自己都心知肚明,她真正的身份,是京城那位皇帝陛下,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一双眼睛。

柳凝霜出身锦衣卫北镇抚司,是千户一级的高手,精通追踪、刺杀、探查之术。她奉命前来,本以为代王只是个有些小聪明的藩王,凭着祖上余荫和一点新奇玩意儿,在山西这地方作威作福。可这短短数月的见闻,却一次次颠覆着她的认知。

无论是那神出鬼没、横行西海的“靖海商团”,还是眼前这头钢铁巨兽,都远远超出了她对一个藩王势力的理解范畴。这己经不是“小聪明”,而是足以撼动国本的“大经略”。

“走吧,去看看我们的未来。”朱衡转身,走下观察台。

柳凝霜默不作声地跟上,心中却在飞速盘算。她该如何向京城汇报?如实说?恐怕奏疏还没到京城,就会被当成疯话给烧了。可若是不说,一旦此地之事暴露,自己便是欺君罔上、万死难辞的大罪。

穿过轰鸣的工业区,马车驶入了大同城内一处新开辟的区域。这里没有工坊的喧嚣,反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一座座崭新的院落里,坐满了半大的孩子。他们大多衣衫陈旧,甚至还打着补丁,但脸上却洋溢着一种柳凝霜从未在底层孩子脸上见过的光彩——希望。

这些,都是从各地涌入山西的流民子女。在别处,他们是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小乞丐”、“小灾星”。可在这里,他们不仅有饭吃,有衣穿,还能进入这所名为“格物匠塾”的学校,免费读书识字。

“殿下,您来了!”匠塾的山长,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秀才,见到朱衡,连忙躬身行礼。

“王山长,不必多礼。”朱衡摆摆手,指着教室里的孩子们,对柳凝霜说,“柳护卫,你觉得,我这代王府,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柳凝霜一怔,下意识地想到了镇虏炮,想到了蒸汽机,想到了那富可敌国的晋商资产。

朱衡却摇了摇头,目光扫过那些聚精会神的孩子们,眼神中有一种柳凝霜看不懂的温和与炽热。“是他们。是这些孩子。”

“他们?”柳凝霜有些不解。

“没错。”朱衡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铁会生锈,金银会被花光,再强的火炮也有过时的一天。但知识不会。一个识字、懂算术、明格物的孩子,就是一个火种。一千个,一万个这样的孩子,就是一片足以燎原的星火。十年之后,他们将是最好的工匠、最好的管事、最好的军官。他们会为我造出更强的炮,更快的船,会为我管理更庞大的产业。这,才是代王府真正的根基,是任何人都夺不走的财富。”

柳凝霜的心,被狠狠地触动了。

她出身锦衣卫,见惯了世间最阴暗的角落,也习惯了用最冰冷的眼光看待世人。在她眼中,人分三六九等,命有贵贱之分。这些流民草芥,与蝼蚁无异。可是在朱衡的口中,这些“蝼蚁”,竟然成了最宝贵的财富,成了未来的根基。

这种思想,与她二十多年来建立的价值观,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她看着那些孩子清澈的眼眸,看着他们用稚嫩的笔迹在沙盘上写下一个个方块字,第一次,她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这代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野心滔天的枭雄,还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开创者?

正思索间,周虎快步走了过来,在朱衡耳边低语了几句。

朱衡眉毛一挑,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哦?来了?正好,让他们也来看看本王的‘根基’。”

片刻之后,八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晋商大当家,在王府侍卫的“护送”下,来到了匠塾之外。为首的范永斗,比前几日又苍老了许多,但眼神深处,那份怨毒却被很好地隐藏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麻木的恭顺。

三日期限己到,他们是来正式签署那份“卖身契”的。

“草民等,参见殿下。”范永斗领着众人,就要下跪。

“免了。”朱衡抬了抬手,“今日不谈公事,本王带诸位看样东西。”

他没有领他们去看蒸汽锻锤,那等核心机密,这些人还不配看。他只是让他们站在匠塾的院墙外,看着里面的景象,听着那稚嫩却充满力量的读书声。

八大晋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让他们来看一群泥腿子的小孩读书?这是何意?羞辱他们吗?

“诸位都是生意人,最懂一本万利的买卖。”朱衡的声音悠悠传来,“本王今天就做一笔亏本生意。这些孩子,我管他们吃穿,教他们读书,十年之内,不会有半分回报。但十年之后,他们能创造出的价值,将百倍于今日之投入。你们信吗?”

范永斗等人沉默不语。他们不懂什么“价值”,但他们能看到朱衡在做什么。他在收拢人心,在培养自己的羽翼。而且是从一张白纸般的孩子开始培养。这种手段,比刀剑更可怕。这等于是在刨他们这些旧势力的根。

“殿下深谋远虑,我等……佩服。”范永斗低下头,语气干涩。

“佩服就好。”朱衡笑了笑,“走吧,去王府,把该办的手续办了。北方军工总公司,也该正式挂牌了。本王还给诸位准备了一份礼物。”

众人心中一凛,不知这位喜怒无常的王爷,又准备了什么“惊喜”。

代王府,书房。

当那份《大明北方军工实业总公司章程》被重新摆在面前时,八人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他们颤抖着手,拿起笔,在各自的名字后面,画上了自己的押。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一个盘踞山西数百年,影响力遍及大明乃至海外的商业帝国,就此烟消云散。

范永斗闭上眼,心中默念:“忍……忍……”

“好了。”朱衡将签好字的文书收起,递给周虎。然后,他从旁边拿起八个精致的紫檀木盒子,分给众人。

“这是本王送给诸位董事的见面礼。”

众人将信将疑地打开盒子,只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枚制作精美的黄铜令牌,上面用篆体刻着“总公司董事”五个字,背面则是各自的姓氏。除此之外,还有一本小册子。

“从今日起,你们就是总公司的董事了。”朱衡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本王不管你们过去有多少产业,有多少商号。从现在起,你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总公司的董事。你们的任务,不是继续在米面油盐上和百姓争利,而是要利用你们的经验和人脉,为总公司梳理出最高效的原料采购、成品运输、以及销售网络。小册子里,是本王对总公司未来五年发展的一些规划,你们拿回去,好好看看,三日后,本王要听你们的第一份报告。”

他顿了顿,目光如刀,扫过每一个人:“记住,本王给你们的,是整个北方,乃至未来整个大明的军工市场。这块蛋糕有多大,取决于你们的本事。谁能为公司创造最大的价值,谁就能获得最多的分红。反之,若是有人阳奉阴违,尸位素餐……”

朱衡没有说下去,但那冰冷的眼神,己经说明了一切。

范永斗等人心中剧震。他们本以为自己会沦为阶下囚,或者被彻底架空,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却没想到,朱衡竟真的将他们当成了“高级打工仔”来用,甚至还画出了一张如此巨大的饼。

这是一种阳谋。他用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庞大利益,将他们牢牢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想赚钱?可以,那就得拼命为总公司干活。而公司九成的利润,最终都会流进他代王的口袋。

“我等……定不负殿下所托!”范永斗第一个反应过来,将那令牌紧紧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一时间,书房内的气氛,竟有了一丝诡异的“君臣相得”。

看着这群老狐狸眼中重新燃起的精光,朱衡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要的不是一群死气沉沉的奴才,而是一群能为他创造价值的狼。至于这些狼会不会反噬……朱衡自信,他有足够粗的铁链,和足够硬的拳头。

这场收编,至此,才算真正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