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铁龙啸北风

2025-08-17 3248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131章 铁龙啸北风

代王府,校场。

肃杀之气,弥漫在清晨的寒风中。

一百门通体黝黑的“破虏一型”野战炮,整齐地排列在校场中央,炮口斜指苍穹,像一群沉默而狰狞的钢铁巨兽。每一门炮,都由西匹健壮的挽马拖拽着专门设计的西轮炮车,炮车上固定着弹药箱和清理工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车载机动”。

王五穿着一身新制的玄甲,腰悬佩刀,站在队列的最前方。他的身后,是五百名经过严苛训练的炮兵。他们不再是过去那些松松垮垮的王府护卫,也不是那些匪气未脱的黑风寨悍匪。他们的眼神沉静而专注,动作整齐划一,身上散发着一股由严格纪律和强大武器共同催生出的自信。

这是朱衡一手打造的“神机营·代王分营”,是他手中最锋利的矛。

朱衡站在点将台上,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的军队和火炮。

他身边的张承业,此刻却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王爷,万万不可啊!”张承业压低了声音,几乎是在哀求,“大同总兵李成梁的求援信,是送往京师兵部的,咱们只是顺道抄送。朝廷的大军不日即至,我们何必去冒这个险?这一百门炮,可是我们目前的全部家当啊!万一……万一有个闪失,我们拿什么去跟燕王交差?跟鞑靼人硬碰硬,这……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朱衡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地传来:“承业,你觉得,从京师发兵,到大同前线,需要多久?”

“这……调兵遣将,粮草先行,最快……也得一个月。”

“一个月?”朱衡冷笑,“一个月,黄花菜都凉了。阿鲁台的五万铁骑,十天之内,就能兵临大同城下。等京师的援军赶到,他们看到的,只会是一片废墟和被屠戮的百姓。李成梁守不住的。”

“可……可我们只有五百炮兵,加上王府卫队,也不过千人,如何对抗五万铁骑?”

“谁说我要跟他们硬碰硬了?”朱衡终于转过身,看着张承业,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我要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降维打击’。”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你以为这一仗是为李成梁打的?为大明打的?不,这一仗,是为我们自己打的!”

“为我们自己?”

“对!”朱衡的声音斩钉截铁,“第一,这是我们‘破虏炮’最好的广告。打得越响,打得越疼,我的炮就越值钱。燕王会更急切,朝廷会更重视,甚至……草原上其他的部落,也会动心思。武器,只有在战场上见了血,才能体现出它真正的价值。”

“第二,救下李成梁,就是保住了我们在军方最重要的盟友和客户。这份恩情,比任何交易都更牢固。”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朱衡的目光变得深邃,“我要让所有人,包括燕王,包括京城里那位皇帝陛下,都看清楚一件事——我代王朱衡,不是一个只会计较利益得失的军火贩子。我,也是大明的塞上屏藩!当边关有警,朝廷援军未至之时,我,有能力,也有意愿,挺身而出!”

“这叫……政治投资。”朱衡用一个张承业听不懂的词,结束了他的解释。

他不再理会目瞪口呆的张承业,走下点将台,来到王五面前。

“都准备好了?”

“回王爷,全员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王五的声音洪亮如钟。

“好。”朱衡点了点头,却没有下令开拔,而是指向了校场旁边一个巨大的,用帆布覆盖的工棚。

“把那东西,拉出来吧。”

王五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大吼一声:“来人,掀开!”

数十名士兵上前,猛地扯下帆布。

“轰隆隆……”

一阵沉重的金属摩擦声中,一个庞然大物,缓缓地从工棚里被推了出来。

那是一个巨大的、钢铁铸就的“怪物”。它有一个粗大的烟囱,一个装满了煤和水的锅炉,数对巨大的铁轮连接着复杂的连杆和活塞。它就像一头趴在地上的黑色巨兽,虽然静止不动,却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工业力量感。

张承业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指着那个怪物,结结巴巴地问:“王……王爷,这……这就是您图纸上那个……那个‘蒸汽机车’?”

“没错。我叫它‘先锋一号’。”朱衡的脸上,露出了如同看着自己孩子般的自豪笑容。“虽然它还很粗糙,跑不快,还经常出故障,但用来拉东西,足够了。”

他一挥手,下达了让所有人震惊的命令。

“传令下去,所有火炮、弹药、人员、马匹,全部上‘火车’!我们的时间不多,不能浪费在路上了。目标,云中卫,全速前进!”

所谓的“火车”,是一长串连接在“先锋一号”后面的平板车厢。这些车厢,正是朱衡计划中用来从雾云山运矿石的。如今,第一次运输,运送的却是战争与死亡。

士兵们虽然惊奇,但军令如山,他们迅速而有序地将沉重的火炮用绞盘和滑轮组固定在平板车厢上,人员和马匹也登上了专门改造过的车厢。

随着锅炉被点燃,黑色的浓烟从烟囱中滚滚冒出。“先锋一号”开始发出沉重的喘息声,活塞在蒸汽的推动下,开始缓缓地、艰难地运动,带动着巨大的车轮。

“哐当……哐当……哐当……”

钢铁巨兽开始移动,速度越来越快。它沿着那条通往北方的简易铁轨,拖拽着一整支军队,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车厢里,士兵们紧紧抓着扶手,脸上写满了震撼和新奇。他们从未体验过如此风驰电掣的速度。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原本需要数日的路程,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被缩短。

张承业也坐在朱衡旁边的指挥车厢里,他死死地抓着桌子边缘,脸色发白,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在翻腾。但他更多的是震惊。他看着窗外飞逝的荒野,看着身后那一百门被稳稳固定住的火炮,终于明白了朱衡那句“降维打击”的含义。

当你的敌人还在用双腿和马匹丈量大地时,你己经用钢铁和蒸汽,划破了时空的限制。

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两天后。

大同府,云中卫城外,长城边墙下的一处隐秘山谷。

“先锋一号”拖着疲惫的喘息,停在了铁轨的尽头。这里是朱衡提前数月便让工兵秘密修建的临时站点。

“全员下车!炮兵就位!构筑阵地!”

王五的吼声在山谷中回荡。

士兵们迅速跳下车厢,以惊人的效率将一百门“破虏炮”从平板车上卸下,推向预设的炮兵阵地。那是一道利用山体和长城烽火台改造的防线,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正对着鞑靼人最有可能的进攻方向。

当李成梁带着亲兵,风尘仆仆地赶到约定地点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山坡上,一百门黑洞洞的炮口,如同一百只凝视着草原的死亡之眼,己经整齐划一地对准了前方。炮兵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最后的测距和调试,炮弹箱堆积如山,整个阵地如同一座巨大的战争机器,己经上好了发条,只等敌人进入射程。

“代……代王殿下……”李成梁翻身下马,看着一身戎装的朱衡,声音都有些颤抖,“你……你们是怎么……怎么这么快就到的?”

他昨天才收到朱衡“即将驰援”的消息,他以为至少还要五六天,没想到,一夜之间,神兵天降!

朱衡拍了拍身边冰冷的炮管,微微一笑:“李总兵,时代变了。”

就在这时,远方的地平线上,烟尘滚滚,遮天蔽日。

无数的黑点出现,然后迅速扩大,汇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黑色洪流。

鞑靼人的前锋,到了!

尖锐的号角声响起,数千名鞑靼骑兵脱离大队,如同离弦之箭,呼啸着向长城防线冲来。他们挥舞着弯刀,发出野兽般的嚎叫,气势汹汹,似乎要将眼前的一切都撕成碎片。

李成梁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身后的明军士兵,也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手中的兵器,脸上满是紧张。

唯有朱衡,神色不变。

他举起手中的望远镜,冷静地观察着敌人的距离。

“五里……”

“三里……”

“一里半……”

“进入标定射程!”

他放下望远镜,转头看向身边的王五,吐出了两个字。

“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