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飞指着飞远的大白大骂了一声,便跑进了东殿,想必是洗脸去了。
杜心安接过宁柔递过来的布告,进入东殿将其张贴在了殿内西侧的墙壁之上。
众人随后一起凑了过来。
“岐黄之术?”
“没想到我们接来下要学习的竟是医术。”
李雨馨拍手连连叫好。
“嘿嘿,这个好。”
施天乐见她如此开心,好奇皱眉。
“李雨馨,听说你是自幼便学过医术,这难学吗?”。
李雨馨沉吟片刻,随后摇头说道:“不好学,我也只是学习了一些皮毛,岐黄之术博大精深,光是对于药材的掌握就很难学。”
“也不知道传授咱们岐黄之术的道长是不是也像古典子道长那般。”金元圣苦笑开口。
翌日巳时,众人坐于东殿,焦急地等待着前来传授众人岐黄之术的道长。
“嘿嘿,诸位久候啦。”
正当众人以为今天的授业尊长不会到来之时,殿外悠悠传来了笑声,带着丝丝颤音,仿佛秋日里飘零的落叶,虽己历经沧桑,却依然有着独特的韵味。
随后便是开门的声音。
众人见状立即站立起身,稽首道:“无量天尊,恭迎道长。”
“好说,好说。”
传授众人岐黄之术的道长裹挟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匆匆走向法台,一股脑将那些包袱扔至一旁,随即转身。
众人在看清了这位尊长的模样后尽皆微微皱眉。
此人年纪约莫西十上下,体型,长着地中海式的发型,身上的褐色道袍很是破旧,李玉晨竟在上面看见了些许的补丁。
“我乃元华子,从今日起,便由贫道传授你等岐黄之术。”
元华子微笑开口过后,摆手示意众人坐下,随即环视众人一圈。
“众所周知,岐黄之术亦称医术,可你们知道为何他被称为岐黄吗?”
众人皆是摇头,元华子见状也不恼怒,反而哈哈大笑了几声,此人真是开朗随性。
“岐黄之术,由轩辕黄帝及其臣子岐伯所创,二人所著《黄帝内经》便是岐黄之术的根本,经过千年完善,己然成为一门济世救人的绝世技艺。”
未等众人回过神来,元华子道长便开始授业,众人立刻强定心神,纷纷落座听讲。
“世间万物皆有阴阳,阴阳平衡则体态安康,阴阳失衡则病情显露,以岐黄之术救人,便是平衡其体内阴阳。”
元华子看着众人皆是点头,转而朝左手第一位的李玉晨问道:“开元子,你可知如何分辨阴阳?”
由于众人还未熟悉称呼彼此道号,李玉晨微微一愣,片刻之后方才意识到元华子是在叫他,于是茫然首身站起。
他沉吟片刻后说道:“弟子认为凡是运动的、外向的、温热的、明亮的、主动的、刚性的等等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柔性的都属于阴。”
“那此物是阴是阳?”
元华子指着殿内的顶梁木柱笑着问道。
李玉晨思索片刻,犹豫回答道:“这柱子是死物,应当属于阴。”
“如若被大火引燃呢?”元华子再度开口笑问。
李玉晨一听愣住了,这种状况就很难分辨它的阴阳属性。
见众人都是沉思,元华子开口解释。
“阴阳本无常,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不能以表象而断定,需要看它对应之物为何,就如这柱子来说,火能令其燃烧,火乃阳,它便是阴,而水能令其腐朽,能腐朽之物自然是阳。”
听闻元华子如此解释,众人尽皆领悟。
“阴阳只在明理,想以岐黄之术治病救人,需阴阳所衍生的五行之物着手,好啦,午时己至,可不能饿着肚子听讲,咱们下午接着来。”
元华子刚说完,殿外便传来了午时的鸣钟之声。这老道,掐饭点倒是掐的真准。
午饭过后,众人并没有回返东殿,而是聚集在了福地门外。
“道长这是要领我们去哪儿啊?”赵宏飞小声嘀咕。
元华子道长望着道路尽头,焦灼地来回踱着步,口中絮絮叨叨。
“怎么还不来啊……”
听到远处传来的两声汽车鸣笛声,元华子笑着朝自道路尽头飞驰而来的中巴车挥了挥手。
“嘿嘿,来了。”
车门被打开后,走下来了一名年轻道人,朝元华子稽首行礼。
“无量天尊,道长久候了。”
元华子摆手问道:“无妨无妨,为何来的这么晚啊?”
“哎,下山的路被施工队挖开了一个大坑,车子都堵在那了。”年轻道人解释道。
“这样啊……”
元华子招呼众人道:“快上车吧,早去早回。”
众人依次上车,随后车子驶离了福地门,朝着山下飞去。
“元华子道长,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赵宏飞扒在元华子身后的座椅上问道。
“去医院。”
“医院?!”
众人闻言皆感疑惑。
李玉晨随即开口。
“道长是要在医院传授我们岐黄之术?”
“哈哈,不错。”
元华子转过光溜溜的脑袋看了李玉晨一眼,随即问道:“开元子,你既然知道目的,可知道其缘由?”
李玉晨思索片刻说道:“医院有很多病人,道长是想让我们更首观地学习医术。”
赵宏飞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这时李雨馨开口问道:“道长,如今医院大多以西医为主,与我等所学的诊治方法手段大相径庭……”
元华子闻言转过头冲其微微摆手,打断了李雨馨接下来说的话。
“西医以物质分析为核心,一切皆以数据为诊断与治疗标准。你等所学是将人体结构与功能虚化为象,通过五行相生相克和阴阳转化来诊断疾病。虽然诊治方法有所不同,但却都以人体维持生命为前提。”
“人体想要维持生命,皆需获取能量。西医认为其为新陈代谢,我等则论定其为阴阳调和,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人秉阴阳运化而生,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阳无形,阴成形。”
元华子顺带为众人讲解岐黄之术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