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时天色己黑,莲藕不能久放,男人们下池塘栽种。
沈新月指挥众人将顶芽朝上,埋入黏土中,池塘的水放了许多,只保留十五公分左右,方便观察出芽。
“几日不见,你们这里变化真大!”蛮牛羡慕道。
京城人的脑子就是不一样,一个荒地很快就变了模样,还专门从山上引水,种地灌溉轻松方便。
这样的人家日子会过得差?
唉,还是吃了没学识的亏!早知如此,当初怎么也该去念书!
“还行吧,不过是开始劳累些。”沈新月笑道。
一百多斤莲藕刚好种完,希望年底有收获。
“用膳了!”括儿、阿牛、阿虎跑来喊。
时间太晚,柳氏割了点儿肉,煮丝瓜肉片汤,加上凉拌黄瓜,一大锅柴火干饭。
大家吃个干干净净。
吃腻了丝瓜的阿牛、阿虎,吃着加了肉片的丝瓜,美味无比。
晚上阿牛、阿虎跟括儿挤一间屋,蛮牛去徐家过的夜。
第二日一大早,男人们下地浇水,把十几亩地浇透,还有屋后的菜地。
女人们将小院子打理一番,将新买的被褥摆上,门上贴红双喜,新房便布置好。
下午切肉,蒸梅菜扣肉、熬猪油、炸熟肉、炸茄盒,吃过晚饭,又继续卤下水、最后炖猪蹄。
大家吃油渣,尝从未吃过的酥肉、炸茄盒,这日子,神仙不换!
不说括儿,就连阿牛、阿虎都香迷糊了,这样的日子,他们从来没有过!
“唉,可惜没有鸡鸭鱼,不然该更丰盛些!“沈新月看着忙活大半天,才几样菜,叹息。
就这些都是大家千辛万苦背回来的,没有马儿驮,不然还能多带些。
“够了!若是不够,今晚我再进山一趟,打点儿猎物!”徐继尧道。
“不用,明日再弄几个素菜足够了!”沈新月忙道。
翌日早上,磨豆浆,点豆花,又炒了些黄豆晾凉当零嘴。
徐江生上山摘了些猕猴桃、刺梅做果盘。
午饭后洗漱一番,红莲刚换上大红喜服、徐江生胸前挂一朵大红花,老村长带着村民来了。
都没空着手,或几个鸡蛋、或一大把干豆角、或几斤糯米啥的,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好的。
看着这里宽敞、崭新的院落,一大片绿茵茵的地,还有池塘、水管,村民们羡慕坏了,这简首是土财主的家!
桌上摆了卤下水、猪蹄汤、炒黄豆、炸茄盒、酥肉,灶上还飘着梅菜扣肉的香气,村民们忍不住咽口水。
天啊,种这么多黄豆、绿豆?还有水塘?种莲藕?
母牛带着牛犊在溪边悠闲吃草,两只大鹅在边上啄鲜嫩鹅肠草,鸡仔半大,自己在草丛中啄食。
这才是农家日子!村民们羡慕嫉妒恨。
同样累死累活,人家两月不到,就能把荒地变得郁郁葱葱,一片欣欣向荣。
自己的地半死不活!真是人比人得死!
得知山上还有猕猴桃果树,以后还要多种植,吃不完还能晒干拿去售卖。
村民们不得不佩服京城来的人真会想,野果也能想到赚钱法子。
“快、吉时到,新郎、新娘拜堂!”酉时初,众人嚷嚷道。
徐江生拉着红莲,先是在大院辞别李瑀、沈新月。
“恭喜你,红莲,找到如意郎君!祝你们恩爱到白头!”沈新月真诚祝福。
“小姐!”红莲鼻子酸酸的,明明就住隔壁院子,可总感觉不一样了。
两位新人来到小院,徐继尧端坐高堂,看着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眼眶突然一热,若是妻女还在,该多好!
礼毕,大家在院子里用餐。
黄瓜炒肉片、炝炒空心菜、鸡蛋炒苦瓜、蜜汁锅包肉陆续上桌,还有煮好放凉的米酒。
“请、请!”村民们相互谦让着。
每样肉菜夹一筷子,用早己准备好的菜叶包住,装兜里。
这么好的肉菜,一下吃完太可惜,带回家慢慢吃,能吃好几天。
“哇!这个比肉蒸饼还好吃!”孩子们吃着油水足的菜,开心极了。
这些菜都是大铁锅加油炒制,哪像自家陶罐煮的,没油没盐的,难以下咽。
老村长吃着吃着,泪水长流,这辈子第一次吃这么好!
“来,村长、各位乡亲,走一个!”徐继尧端着竹筒杯敬酒。
“走一个!”村民们起身,一饮而尽。
“唉,这样的日子,天天有该多好!”有村民打着酒嗝儿感叹。
“你做梦呢?以为人人都是徐大叔、李郎君?”蛮牛笑道。
人家是有学识、有武力,到哪儿都能过上好日子。
村民们什么都不懂,除了日复一日的劳作,还能做啥?
靠老天赏饭吃,除去税粮,一年到头难得吃饱一次。
“李郎君…”村长举着竹筒,欲言又止。
“村长你说!”李瑀温和道。
“老儿有个不情之请,老儿年事己高,又没啥学识,帮不了村民们。
要不你来当这村长?村民们跟着你,也能过上好日子!”村长期期艾艾道。
他是看出来了,这李郎君身边的人,没一个是简单的,跟着他,村民们还愁吃不饱?
村民们放下筷子,热切地望着李瑀,都流露出意愿。
“这、我!”太突然,李瑀一时语塞。
“李郎君,你们有学识、有本事,我们愿意跟着你干!”村民们纷纷道。
“我、我什么都不会,都是我家大娘子、柳娘子会谋算,再加上徐将军帮衬,才度过难关。
我除了会抄书,真没别的本事!”李瑀红着脸道。
“不管是谁,总之是你家!李郎君莫要推辞!”村民们坚定道。
纷纷跪下请求,这样的好日子谁不想?
“这、这,快起来!我真没那本事!”李瑀去扶老村长。
“李郎君,就答应吧!我老了,没本事,山阳村祖祖辈辈穷!
也没个识字先生,老儿我舔着脸恳求,有你们在,孩子们也能有个念书识字的地方。
李郎君肯带领,山阳村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你说咋干就咋干!我们绝不含糊!”村长言辞恳切。
“村长,我可以教孩子们念书,当村长是真不行!”李瑀为难道。
自己几斤几两自己清楚,没有身边几人,自己早饿死在路上,哪有今日的风光、圆满?
“李郎君,求你啦!“村民们恳请。
“抱歉,各位乡亲,我真不行!若是当了村长,会害了你们!”李瑀不想当出头鸟,只想在这里苟且一生。
“我们不怕!”村民们坚定道。
李郎君是他们能接触到的最有学识的人,却不愿帮他们,难道就这样世世代代穷下去?
“各位乡亲,不是我夫君不肯帮大家,实在是我们身份不宜,说不定哪日会连累各位,这村长还是不做的好!”沈新月打圆场。
村民们失望又不甘,沉默着不说话。
“不过我们可以出谋划策,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发家致富。”沈新月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