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徐将军,住哪边不是住?这周边就咱两家!
新盖的小院空着也是空着,新人住正合适,若是要忙农活,他俩再回去就是。
反正你们父子俩时不时上山打猎,红莲一人在家,不还得过来住!”沈新月笑道。
“也是!那好吧!“徐继尧被说动。
下午继续播种,徐江生干的更欢了。
大家没说啥,可红莲总觉得大家在笑她,脸上红晕没消失过。
傍晚时分,地全部种完。
沈新月煮的丝瓜鸡蛋汤,鸡蛋用猪油煎炸。
大家从未吃过煎蛋,这焦香的煎蛋,把大家香的首咬舌头。
一大锅柴火干饭,愣是吃的精光。
“唉,我都想在你家常住了!”徐继尧玩笑道。
“反正房子有多的,将军不嫌弃的话,一同搬过来住便是,那边的地该种种,我们也过去帮忙!”沈新月道。
徐继尧玩笑归玩笑,没当真,但沈新月的话让他动心,看向李瑀。
“将军,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想住,来便是!“李瑀无所谓。
人家帮了自己那么多,就算不说,改日那边收割,他们也是要去帮忙的。
如今红莲要嫁过去,两家可说是一家,何须分的那么清楚?
“那等臭小子新婚后,我再搬过来!”徐继尧爽快道。
“阿瑀,咱们的地离溪边有些距离,将来浇地是个体力活,得想个办法解决。”沈新月道。
“咋弄?”离瑀以为可以歇会儿,没想到妻子又折腾。
可想想也是,溪边离田地有半里地,往返一趟是一里,十几亩地,到后面距离更远。
至少得往返三十趟,才能浇够,算起来便是三十里地。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咱们在地边挖一个荷塘,种藕荷的同时,还能蓄水,灌溉浇地近多了,藕荷既做菜,又能做粮食储备,多好!”沈新月提议道。
“嗯,这主意不错!”徐继尧听了眼睛一亮,大娘子真聪明。
“可是,新月,荷塘里的水从何而来?”李瑀弱弱问。
众人一愣,对哦,咋把这茬儿给忘了?
靠天上的雨水么?能蓄多少?多晒几天,不一样干涸?
“到溪流上游,找个位置高的地方,挖沟渠引水过来,不知这条沟渠要挖多长?这个我还没去看过。”沈新月笑道。
水往低处流,溪流的水经过这一带,说明上游的位置肯定高于这里。
只要选个合适的地方,用沟渠将两边连接,就能完美解决这问题。
“走,去看看再说!”徐继尧起身。
吃的肚子溜圆,正好走几步,消消食,当初自家搭竹水管,咋就没想到这个呢?
柳氏和红莲在家洗碗、看孩子,其余的都去看地形,商讨如何挖沟渠。
沿着溪流逆行五六里地,绕到山阴处。
夕阳西下,天空中一片金红,山阴背阳,阴暗潮湿,岩石湿漉漉的,长满苔藓,不少树上也爬满青苔。
路面湿滑,行走艰难,若非有徐继尧父子在,沈新月几人爬都爬不上去。
“妈呀,真难走!”沈新月站在滑溜溜的岩石上大喘气。
李瑀稍微好些,有练强身体操,双手拄着膝盖喘粗气。
何忠贤就狼狈许多,脚上、裤子、衣襟沾满苔藓,张着大嘴使劲儿呼吸,像是甩在岸边濒死的鱼。
前面带路的大黄、小黑在不远处的岩石上蹲坐着,欢快地摇着尾巴,一点儿不觉得累。
“咦,这树上咋长了两种枝叶?”李瑀惊奇。
“哪里?”沈新月问。
“喏,前面这棵树,你看这根枝桠上!”李瑀指着一棵有些光秃、长满青苔的树道。
枝桠上长着一棵小绿植,郁郁葱葱很茂盛,开着黄绿色的小花。
“石斛!”徐继尧与沈新月同时惊呼。
“大娘子也认得?”徐继尧惊讶。
“书中看过,有记载,长在阴暗潮湿的岩石、溪流边,以及湿木上!今日总算见到活生生的!”沈新月摸了摸鼻子。
现代社会里,彭水便有大力发展种植铁皮石斛。
“我去摘了,这可是好东西,看这茎秆粗壮,品质不错,晒干了能换不少钱!”徐继尧说着越过岩石,准备攀爬。
“等一下!”沈新月忙叫住。
“这石斛就这么摘了可惜,难得寻到一株,不如将它分株,种植在几个树上,明年便是好几株!
再分株,过个两三年,这一片树林全是石斛,源源不断,每年都能有不小的收入!”
“?”徐继尧几人眼睛瞪老大,“这能行?”
“怎么不行?你看它不就是这么长的?”沈新月甚是笃定。
“大娘子说的有理!以前侥幸碰到几株,都是摘了卖钱,真没想过如此培育种植!
唉,真是可惜,若早这么种,说不定都靠石斛发家了!”徐继尧懊悔自己杀鸡取卵。
父子俩来到树下,徐江生想要爬树,被徐继尧推开,“我来,别把石斛根弄断了!”
徐继尧双手抱着树干,两脚蹭着,蛙跳般三两下爬到枝桠处,小心翼翼摘下石斛。
枝桠上只留下一支开花的植株,其余的扔下来,徐江生稳稳接住。
随后在旁边几棵的树木枝桠上放置,并用草绳轻轻固定住,免得根未抓牢时,被风吹落。
“好啦!走吧!”徐继尧拍掉身上的苔藓、渣子。
“这样就好了?”李瑀不相信。
石斛可是名贵药材,高端滋补品,九大仙草之一。
这玩意儿娇气、生长条件苛刻,极其不易采集,唯皇室、贵族才有资格享用。
可这会儿看到这般草率种植,李瑀突然觉得,好像并不那么值钱!
“嗯,走吧!这些仙草天生地养,靠吸食天地精华,它只长在潮湿的苔藓地!
咱们只需偶尔过来看看便好,无需过多干扰!这里气候、湿度都适合它!让它慢慢生长。
将来咱们靠这玩意,发家致富,吃香喝辣!”沈新月笑道。
上到半山坡,绕到山阳面,爬上巨石,一眼看到下面,自家一大片的地和不远处的院落,原来竟这么近!
“从这里引水到地里,大概有两三里的距离,山上这一截,不好挖沟渠,不如用竹管首接接到地里,简单便捷。”沈新月高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