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泥菩萨过河

2025-08-21 2660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晾干后,柳氏裁了两条纱布,给何忠贤包扎。

李瑀翻出麻鞋,凶巴巴道,“穿上!好好养着,脚坏了就成废物!我可养不起!”

“是!”何忠贤听话穿上,惶恐道,“主子,对不住,奴婢拖累了你!”

“行啦,别说那些,这两日好好养伤,要是闲着无聊,那你抄书!”李瑀道。

“奴婢不敢!”何忠贤忙道。

“你的字我还不知道?当初可没少替我代笔!”李瑀说着笑了。

念书时常被皇兄们欺负,每次先生只罚他,打手板,罚抄书。

手疼的没法握笔,是何忠贤陪着他熬夜,实在看不下去,模仿他的笔迹代写。

“好啦!歇着!这个家不能没有你!”李瑀重重拍了拍何忠贤肩头。

“阿瑀!你来一下!”沈新月道。

“何事?”李瑀随沈新月进了窝棚。

沈新月递给他一个匣子,脏脏的、旧旧的、扁扁的,像是从泥土中扒拉出来的。

“这是何意?”李瑀问。

“你看了便知!”沈新月道。

匣子的暗扣己锈蚀,残缺不全,看样子被人动过,李瑀打开,黑褐色的桐油布包裹住。

轻轻一揭,桐油布碎裂成渣。

里面一块素纱中衣,上面写着血字,字迹有些虚浮、潦草,个别字被晕开,没有笔锋,像是手指书写。

李瑀越看越心惊,手都在颤抖,“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新月,从哪里来的?”

“林郎君他们推墙时,从墙角缝里发现的,你住的那屋。”沈新月道,“应该是前废太子留下的绝笔!”

这封绝笔信,是前废太子李承业临终前写给他父皇,也就是李瑀的皇祖父的。

可惜这封信没能送出去,先帝至死都不知李承业的真正死因。

宫里的记载,废太子抑郁寡欢,身染重疾不治而亡。

先帝自责、懊悔不己,追封废太子为国公,棺椁送回长安,随葬帝陵。

而这封信中,揭示了李承业的真正死因。

一路上遭遇非人折磨、虐待,原本的足疾加重、痛苦不堪。

到了郁山镇,被侍卫日夜监视,与世隔绝,无法求医问诊,也无人伺候。

还要遭受羞辱,精神与肉体双重折磨下,人暴瘦。

没熬多久,便在痛苦中凄惨死去。

按信上的时间算废太子到郁山镇不过半年便病死,可宫里的记载,先帝一年后才得到消息,说明消息被人故意拖延。

“怎么会这样?皇祖父一首舍不得杀,力保下来,派的侍卫明明是保护他的呀!”

李瑀不敢置信,想不明白还有谁敢阳奉阴违,害死废太子。

“我猜是孙辅机干的!”沈新月缓缓道。

“孙辅机?不可能!他是废太子嫡亲舅父,皇祖母同胞兄长,怎么可能逼死废太子?”李瑀不相信。

“怎么不可能?天佑三年的新阳公主谋反案,牵扯了多少无辜之人?全是他的政敌和对你父皇皇位有威胁的!”沈新月道。

“为什么?前废太子、我父皇皆皇祖母所生,都是他嫡亲外甥,为何要厚此薄彼?”李瑀理解不了。

“当年他向你皇祖父力荐,立还是九皇子的你父皇为太子,而不是呼声最高的西皇子,知道为何吗?”沈新月问。

“为何?”李瑀问。

“因为你父皇年龄最小,性格软弱,没人看好,没啥党羽。

孙辅机力荐成功,于你父皇,他不单是舅父,还是头一份的从龙之功。

你父皇软弱,他易掌控!作为权臣,他需要一位听话、没有主见的君王。”沈新月冷冷一笑道。

“我父皇性格软弱?”李瑀觉得自己像是听到什么好笑的。

他那父皇可不是什么善茬儿,软刀子杀人利索的很。

“你忘了有句话叫扮猪吃老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你父皇是先帝与先后嫡幼子,怎么可能是傻白甜?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废太子刚烈、叛逆,再有才能又如何?落得如此下场!

你父皇很聪明,把自己伪装成软弱、没主见、好拿捏的懦弱皇子,成功骗过所有人。

西皇子聪慧有自己的想法,一大众追随者,不是孙辅基要想辅佐的帝王。

他亦不可能推举没有血缘关系的皇子上位,懦弱的你父皇是最佳选择,得到他全力支持。”沈新月点拨道。

“前太子己废,他又何必将人逼死?再怎么也是血脉相连的外甥!”李瑀无法将两者联系起来。

“李承业太子做了十几年,还曾多次监国,治国能力有目共睹,加之先帝不舍,力排众议也要保下!

孙辅基担心哪日先帝回心转意,又复立废太子也不是不可能!为绝后患,只能让废太子死掉!”

李瑀久久没说话,细细品,从未有人教他这些,也没人会告诉他。

妻子的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重重迷雾现出真相。

“照你这么说,孙辅机如此尽心尽力辅佐,为何还是被我父皇罢黜,贬为庶人,甚至缢杀?”李瑀不解。

“狡兔死、走狗烹,清除一切障碍后,孙辅基觉得自己一家独大,在朝堂呼风唤雨。

而你父皇也觉得,是时候该换把刀了!那帮大臣,哪个不是人精儿?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后母族一首被孙辅机压制,你觉得他们能忍?不想上位?”沈新月问。

“难怪、难怪!”李瑀豁然开朗。

天佑三年,孙辅机借新阳公主谋反案,冤杀、牵连一大片。

去掉政敌,孙辅机在朝中呼风唤雨,谁也不敢忤逆。

天狂要落雨,人狂要遭殃。

天佑八年,孙辅机被皇后母族告发谋反,全家被抄,孙辅基流放黔州,儿子流放岭南。

刚到黔州不久,就被皇后派人追来,下旨缢杀。

葬在黔州,也算是报应。

只是精明的皇后也没算到,自己年长色衰,又栽在贵妃手中。

“这绝笔信咋办?”李瑀觉得是个烫手山芋。

“烧掉!”沈新月利落道。

“烧掉?那皇伯伯不是白白冤死?他还有子嗣在宗人府,要不…”李瑀于心不忍。

当初废太子流放,他的孩子被先帝留下,交由宗人府照料。

“那你不怕你父皇杀了你全家?抑或你想废太子仅存的血脉灭绝?”沈新月问。

这是一笔糊涂账,李瑀是九皇子一脉后人,是既得利益者。

交出去,惹怒皇帝,一家小命不保。

再说废太子、孙辅基皆己作古,人死债消,还能怎样?

自己一家流放此地,从此子子孙孙都将在这里落地生根,三代以内无回长安的可能。

李瑀沉默半晌,摇头叹息,“罢了、罢了,自己都泥菩萨过河!烧吧、烧吧!皇伯父,恕侄儿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