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在店里兴奋的翻找半天,陈雪茹拿着相机在比划,田枣则依旧对西洋瓷器很有兴趣,还准备回家学着喝咖啡。
两个姐姐一人拿着一个精美的座钟,还装上了里面的钢笔,甚至好想抱走大喇叭留声机。
店里面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十几个高档手表,座钟,几个相机和留声机,还有一个摄像机和放电影的放映机。
半个屋子的西洋陶瓷,和一些不知名的艺术画、胶卷。唱片什么的杂物。
宋大江连着店铺的三间房连带后面的六间屋子的小院,估算价值大概有上万大洋,于是就给了他两千刀。
这个价格给的约翰一点意见都没有,他都担心东西被没收了,看来这位朋友也是很好的,至少让他拿回了本钱。
临走约翰还说己经把上次画的消息发出去了,有回信他会通知宋大江。
让约翰去当铺找宋西去处理这些货,宋大江喝完茶带着人就走了,继续逛街去了。
带着大包小包,劳累的宋大江终于结束了一天的街道一日游,浑身发软,瘫在沙发上不想动。
第二天中午,宋大江在烟袋斜街的小院找到了宋三和宋西,
三人坐在屋里,宋大江解释着新的情况。
“现在马上就就要登记了,这城外的店铺能关就关,当成仓库也行,住人也行”
又安排道:“以前摔跤场的兄弟都信得过,是时候让张大饼他们出来独当一面了,老三在烟袋斜街坐镇。老西去大栅栏,把店铺和院子转到你的名下。”
想了想又说道:“把多余的屋子都分给兄弟们,不要空着,每人两三间房这么分。”
房子店铺什么的再过三十年也不贵,宋大江完全不心疼,让兄弟们住的宽敞点最好,不然以后结婚有孩子又挤在一起。
然后就是分流的问题,把喜欢拼的、见过血的人让宋一带去港岛当古惑仔,混黑道去。
除了核心的几十号人,其他的该分散就分散,想卖货的自己带人走,年轻小伙子送到钢铁厂里当工人去。
宋西突然问道:“昨天你不是又买了一个带铺面的小院,也分了?”
宋大江说道:“像这种带门面的小院、位置好的都留给自己人用,送走的自力更生去。”
最后算了一下,宋大江只拿了三十三个人的名单,其他的该散就散,该走就走。
还有好多孩子也要解决,这问题让他们的王妈妈去解决,宋大江这次确实要拆散这群人。
宋大江趁着一家人都在的时候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介于马上要登记了,他拿着太多的东西也不好,准备给大家分家产。
王大妮还以为分家呢,准备上来收拾宋大江,被宋之书拉着解释了半天。
等到吃完饭,宋大江在桌子放了点橘子和瓜子,还有茶水。
一家人在坐在一起嗑瓜子喝茶,听宋大江安排着接下来的动作。
“娘,这后院就留给你和我爹,地方大,再生两个也住得下,登记的时候你自己写啊,”
王大妮点点头,回头登记他两口子有个小院,前院和倒座房就登记成宋大江,反正也只有三间。
“王府井的铺面和后面的院子大姐二姐一人一个,你们自己选,反正都一样。手续反正就都在娘那边办,你们自己弄哈。”
宋沁沁高兴的说道:“还是小弟对我好,我马上就有大院子住了。”
宋澜澜也高兴道:“哇,娘你再生几个这样的弟弟。”
王大妮送给她一个白眼,这是想生就生的出的么,但还是给宋澜澜解释:“你弟弟生下来天降异象,一边下雨一边太阳,一边彩虹一边打雷。算命先生都说他是星宿下凡。”
宋大江有点汗颜,一个普通的天气问题,都传成这样了。
然后又对宋之书说道“爹,商业部现在有合营的说法,我支持你工作,店铺我只保留房子。”
“你和上级商量一下,我准备把两间铺子无偿交给商业部使用,租三十年,部里只负责每年维修就行。”
宋之书有点惊讶,儿子是不是有点太敏感了,一下子准备全部脱手。
公私合营现在还只是理论,具体实施还早着呢。
除了大栅栏的铺面和院子转给宋西,其他能分就分了。
程雪茹和田枣虽然不懂什么意思,但是她们不缺钱,也没有发表意见,就坐着嗑瓜子就行了。
“雪茹这几天去找个老师学英语,至少要到流畅的程度。枣明天去找老三,他有别的安排。”
两女也点头表示知道了,虽然这个家里平时是王大妮做主,但是重要时候,宋大江才是主心骨。
田枣突然想到店铺里的人,便问道:“那店里的人怎么办。”
宋大江笑着说道:“贵叔老蔡和徐慧珍都去老三那边报到,剩下的几个小子交给老爹了,当老师的自己想办法安排。”
宋之书点头表示没问题,店里的几个小子都是经历过苦难的,在店里勤勤恳恳,学习也很认真,他会想办法留着他们。
“娘,你以为没你的事了,我今天公安部了,部长让我解散黑市这些人,我答应了。大人我想办法安排,你那群宝贝孩子就交给你了,我最多再管一段时间饭。”
王大妮一听急了,橘子吃吃不下去了,忙道:“你小子乱答应什么,你不管了这群孩子怎么办,大冷天的总不能让他们饿死吧。”
宋大江喝着可乐道:“我的人全散伙了,这群孩子我也没法管了。你是街政府的主任,你去找上级反映成立孤儿院什么的吧。”
王大娘坐了下来:“明天一早我先去打招呼,看看上面准备怎么处理。”
这个家庭会议开的大家心事重重,王大妮和宋之书都要准备安排一群般大小子,宋之书才八个,王大妮有一群呢。
宋沁沁和宋澜澜倒是很高兴,这下结婚有地方住了,这可都是嫁妆啊,兴奋的睡不着。
程雪茹和田枣也没搞清什么意思,拉着宋大江进了东厢房,两人开始盘问了起来。
田枣则拉着宋大江兴奋的问道:“我是什么成份啊,军人家属?或者干部家属?”
“胡同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