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过饭,陈近文就叫住了有些无精打采的王猛。
二人溜达着来到了操场上,谁也没有率先说话,而是沿着操场走了一圈后,陈近文才说道。
“王猛,咱们是同学,也是好朋友,你可千万不要因为那事儿就有疙瘩。”
他也知道,王猛肯定会受到他抓鱼挣钱的冲击,但他却没办法,只能这么简单的劝慰。
王猛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有些无奈的说道。
“唉,陈近文,你年龄比我小,可你学习却那么厉害,还能跳级,但你为什么挣钱也那么厉害呢?”
当然了,我有空间外挂呢,不然我哪里会有那么厉害?
陈近文想归想,但他嘴上却说道。
“我这也是没办法,家里没有大人支撑,我要是不把家里撑起来的话,估计就真的没活路了。
说一千道一万,我也只是被生活逼出来的罢了。
要是我也像你一样父母双全,我肯定是不会在大冬天的去冰面上挨冻的。
就比如你现在,我让你每天去冰面上冻一天,你愿意吗?”
陈近文给自己找了个理由,末了还把问题抛还给了王猛。
王猛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可他心里却始终有点过不去。
毕竟他从他三叔那里得到的信息,对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他是学习比不过,挣钱养家也比不过。
两厢一对比,他真感觉自己跟个废物差不多了。
眼见这种差距有可能会越来越大,他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跟陈近文相处了。
一想到这里,王猛心里就憋闷得慌,但是他又完全没有任何办法去改变这个现状。
因为他也知道自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而挣钱的话……
算了,不比了,太打击人了。
他琢磨着,自己以后一个月能挣几十块应该就算很不错了,哪儿能比得上陈近文一个寒假就挣几百上千块啊。
这种打击让他陷入了牛角尖之中,根本没法一下子就转变过来。
不过好在他年纪不大,心思不太多,再加之他比较重视陈近文这个朋友,所以他长出了一口气后,强压住心里的不平衡,说道。
“得勒,陈近文,我不管你挣了多少,咱们依旧还是朋友不?”
陈近文一点也没有迟疑,坚决而又迅速的说道。
“那当然是了,咱们是一辈子的朋友。”
“行,那这样,你下次抓鱼的时候,也带我一起怎么样?我也想像你那样去试试。”
王猛突然提出了一个新请求。
他觉得自己学习比不上陈近文,但在挣钱上,还是可以争取一下,以期拉近彼此的差距。
“额,那你可有的等了,我上学期间都没空去抓鱼,也只能在假期才会去。
王猛,我觉得你现在还是先把学习搞好,以后有了知识,肯定能比我抓鱼挣更多的钱。”
陈近文只能含糊的说道,并且还想打消对方跟着去抓鱼的想法。
不然他能怎么办?
他抓鱼的办法可是独一无二的,换个人哪里能行啊?
王猛不管他敷衍,浑不在意的说道。
“学习无所谓的,我爸都给我安排好了,等我初中毕业,就直接去当兵。”
王父早就跟他说过,等他初中毕业,如果考不上高中或者中专,就直接当兵去,然后退伍回来,安排个工作,结个婚生娃就行了。
他知道自己肯定考不上高中,所以也早早的明白,自己的出路就是当兵。
陈近文听着他的话,有些无语,也有些羡慕。
这种由长辈安排好了路的人生还是很不错的,都不需要自己操心或者是去争取,一辈子就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要是他前世能有这样的生活,那他早就超越了大部分的同龄人了。
可惜啊,他前世并没有那么好的命。
两人都抛开了各自杂乱的思绪后,又闲聊了一阵,才回到了教室。
随着时间逐渐过去,气温也逐渐上升,天地间也恢复了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
人们也慢慢褪下了棉衣袄子,换上了薄薄的春装出行。
不夸张的说,人们走在路上,头都要昂扬了不少。
这天,陈近文放学后,还没进到四合院,便看到一个大妈飞快的往外面跑去,还一副焦急心慌的样子。
他有些纳闷,难道平静了许久的院子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略一思索,没什么头绪,便迈步走进了院子。
刚进院子没几步,他便听见中院那边传来了一些大妈们慌乱的呼喝声,其中还夹杂着一个疼痛难忍的尖叫声。
他快步走进中院一看,贾家门口正有几个邻居大妈在着急忙慌的干着什么呢。
而那疼痛难忍的尖叫声,也正是从贾家屋里传出来的。
陈近文微微一怔,难道是秦淮茹要生了?
是了,老槐树都开花了,贾家的槐花也就应该要来了。
(京城的槐树分两个时候开花,一种在三月,一种在八月,这里取三月。)
他好奇的看了几眼贾家门前的忙乱场面,却没有停留,缓步走过了中院。
他对于秦淮茹没去医院生产的事儿,并没有感到惊讶。
因为他已经见识过有邻居在院子里生孩子的事情。
开始的时候,他下意识的认为,生孩子不应该去医院吗?
等他后来稍微一琢磨,才想明白过来。
虽然现在医院的接生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了,但对于已经靠接生婆接生了几千年时间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在家靠接生婆来帮助生产才是常态。
(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初,都还有很多人在家里生孩子,尤其是农村,直到进了新世纪,普罗大众才逐步养成了去医院生产的习惯。)
更主要的是,这个花销相对去医院所产生的费用来说,可是要低上不少。
贾家现在无人上班,之前的捐款又被阻止了,此时当然就不会奢侈到去医院生孩子了。
当然,就算是贾家有钱,估计她们为了以后的生活,为了几个孩子的未来,也是不会去医院的。
临近月亮门的时候,陈近文又回头看了一眼贾家门前的场景,略微摇头后,便直接进入了后院。
此时的贾家屋里,秦淮茹正声嘶力竭的尖叫着。
虽然她已经生过两个孩子了,可这第三个也不会像上厕所那般丝滑。
所以她这会儿仍然是疼的不行,只能说她比那些第一次生孩子的人要稍好一些罢了。
“淮茹啊,你可要坚持住啊,接生婆很快就来了啊,坚持啊,坚持。
哎呀,老天爷保佑啊,东旭,你可要保佑好你的媳妇和孩子啊。”
虽然贾张氏自己也生过孩子,也见到过不少人生孩子,但她却并没有接生的经验。
所以她也只能看着秦淮茹在床上疼的大喊大叫,完全没有任何的办法去帮着缓解。
情急之下,她就把希望寄托在了才死去没多久的贾东旭和老天爷身上。
一来她希望秦淮茹能给贾家再生个儿子,壮大贾家。
二来她也希望秦淮茹能顺利的度过生产这一难关。
现在的这个时代,除了去医院生孩子,安全保障性能高一点,一般在家里生孩子的话,很多都是个生死关。
她挺怕秦淮茹会过不去,不然她一个寡老太婆,可就要抓瞎了。
估计是贾张氏的祈祷起了作用,亦或是接生婆本身住的也不远。
就在秦淮茹疼的快要忍耐不住的时候,接生婆快步的走了进来。
她进门后,大体扫了一眼现场的情况,就赶紧说道。
“打点热水进来,准备好剪刀,棉线……”
在屋里的两个大妈和贾张氏便赶紧听着指挥忙活了起来。
随后接生婆又从贾张氏那里了解了一下秦淮茹以前生产,及这次怀孕时的一些情况。
了解清楚后,她就去到床边,准备帮助秦淮茹生产了。
中院这边的动静儿持续了很久,也特别喧嚣。
不知过了多久的时间,贾家屋里终于传出了一声清脆的婴孩叫声。
“生了,生了,是个千金……”
接生婆抱过孩子,简单看了一眼,然后就高声报喜了起来。
贾张氏听见是个女孩儿,愣了一下,但她还是赶紧按接生婆的吩咐,打了温水来帮着孩子清洗身子。
然后又接过另一个大妈递来的布块,将这刚出生的孩子包裹了起来。
尽管秦淮茹的第三胎只生了一个女孩儿,但她现在却真不敢嫌弃了。
一来这也算是贾家第三代的最后一个孩子了,二来她要是嫌弃狠了,让秦淮茹产生了不满,再与她离心离德了,那她贾张氏可讨不到便宜。
她素有小精明,当然也不会做出如此不明智的行为了。
所以她把内心里的那种失望深深的掩在了心底,丝毫不敢暴露出来。
等她这边把孩子收拾好的时候,接生婆也把秦淮茹那边的手尾收拾的差不多了。
“恭喜了东家。”
接生婆洗完手,擦干之后,才乐呵呵的对贾张氏道喜。
她作为接生婆,不管对方生的是男是女,对她来说,可都是个喜事儿。
这可是代表着,她的接生履历上又多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谢谢你了。”
贾张氏也反过来感谢道,说话间她还把准备好的红包递了过去。
接生婆笑眯眯的接过红包,又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然后才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