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拍拍屁股走了,聋易二人对视了一眼,都没有开口说话,而是继续保持着沉默。
聋老太在心里琢磨了一番,发现傻柱提的这个办法还是可以去试一试的。
只是,要如何劝说大家同意募捐援助贾家,那就得靠易中海去想办法了。
她一个老太婆,虽说被尊为院里的老祖宗,但却是不可能主动出头去组织这事儿的。
一来她并没有那么强的号召力,也师出无名。
二来嘛,她年纪大了,这么冷的天,她也没精力去各家各户串联游说。
再一个,她从内心深处来说,是不喜欢贾家人的。
所以即便是这事儿涉及到了傻柱,她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多的动力去组织。
如此一来,这个事儿最终还是得落在易中海这个院儿里的管事一大爷身上。
易中海在院里名声不错,威望足,平日里说话做事也甚为公平公正,而且还颇有手段。
想来,忽悠这群乌合之众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而且她也正好想借此事看看,易中海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愿意继续在傻柱身上投资。
如果他对这事儿都不是那么上心的话,那就说明他已经放弃傻柱这个选择了。
易中海其实也知道,如果真要给贾家募捐的话,还是得他出面才行。
他此时一直没说话,是因为他心里正犹豫着,该不该为了傻柱而出面组织这事儿。
纠结了好一阵儿后,他还是决定去试一试。
毕竟他现在可没有多的养老目标作选择了,而且他暂时也没想到更好的办法来帮助傻柱脱离贾家。
决定下来后,他就开始思考着,该如何入手来组织这次募捐大会。
又该怎么操作,才能让邻居们心甘情愿的支持募捐,并顺利的完成整个募捐活动。
当然了,他也没有奢望过要去说服院里的所有人都支持。
他知道,像这种大会,只要能让大部分人同意,或者说让几家有威望的住户同意并表态支持,其他人自然就会随大流。
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有人心里不愿意,但迫于大形势下,肯定也必须得捐一点出来才行。
再说了,这次捐款,名头也是现成的,贾东旭死了,贾家孤儿寡母的,又无人上班挣钱,没有经济来源。
这么光明正大的理由,谁也说不出来个啥。
易中海如是的想道。
这会儿他是选择性的忘记了,院里某些边缘性家庭曾经或现在的现状,比如当初刚分家时的陈家三姐弟。
易中海琢磨了一会儿后,还是决定从院里的另外两个管事大爷入手。
像这种事情,三个管事大爷首先就得有个一致的态度才行。
不然他提出了募捐,而另两人反对的话,那可就完全进行不下去了。
在刘阎二人中,刘海中跟贾家的关系一般,如果单纯的只让他捐款的话,估计他是不会支持的。
但如果自己先说服了阎埠贵,再去找刘海中的话,问题应该就不大了。
而对于阎埠贵这个人,易中海就很有把握‘说服’他了。
他相信,只要以利诱之,阎埠贵即便是不会大张旗鼓的支持,但也肯定是不会明着反对的。
搞定了刘阎二人,再努力一下,说服几家关键点的邻居,想来整个募捐活动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一旦募捐成功,贾家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并且通过这次活动,自己既能帮着傻柱脱离贾家,又能挽救傻柱的名声于水火,还能顺便拉近与之关系。
甚至是还可以在院里树起一个好点的名声。
而被帮助的贾家,自己都为她们组织募捐了,那她们对自己肯定也得感激吧?
后面万一有点什么的时候,她们必然会站在自己这边,支持自己。
这也算是为自己坚实了群众基础。
如此想来,这个事儿可是一举多得啊。
至于说可能会搅局的人,如许大茂之流,在如此煌煌大势之下,又焉有其反对的余地?
易中海从头到尾的通盘考虑了一番后,就愈发的胸有成竹,还暗道这个事情多半稳了。
一旁默不作声的聋老太见他的面色越来越舒缓,便知道他考虑清楚了,这才问道。
“中海啊,你考虑清楚了?”
“嗯,老太太,我觉得柱子说的这个事儿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我是这么考虑的……”
易中海把自己刚才所思虑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他挺希望聋老太能帮着查漏补缺一下,让事情更加的完善,从而一举建功。
“嗯,你考虑得很周全,这事儿能给你带来的好处不仅是在院里,就是后面传到附近或者街道办了,对你来说,也是个好事儿。
不过你要注意一点,既然是你发起募捐活动,那你就得率先带头,而且还不能捐少了。
不然后面的人只会越捐越少,那这次募捐可就完全达不到效果了。
咱们要做,就一次性的把这个款子给筹足够了,省的后面再生事端。”
聋老太又补充了一点,她也想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解决了贾家的事情,彻底将傻柱拉回到正轨上来。
再一个来说,通过这个事儿,她也希望能让易中海将心思彻底放到傻柱身上,省的他蛇鼠两端,举棋不定。
可以说,二人围绕着傻柱各有一番算计,但从整体来说,他们的大方向还是相同的,所以也很快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他们还决定,这事儿宜早不宜迟,可以趁着年前,赶紧把事儿办了,免得拖得久了,再横生枝节。
两人又反复推敲了一番后,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了,易中海便起身离开。
他匆忙的回家吃了饭,便直接去到了前院儿阎家。
“老阎,我找你说点事儿。”
“是老易啊,快进来说吧。”
阎埠贵对于易中海的到来,有点好奇,但也没太当回事儿。
在他看来,现在院子里一片平稳和谐,并无什么大事儿发生,所以易中海所说的事儿应该也不太重要。
“不了,还是麻烦你出来一下吧。”
易中海拒绝了,他说完便转身往院子的僻静处走去。
游说阎埠贵会涉及到一点暗箱操作,他当然不可能当着阎家众人明说了。
阎埠贵心有疑惑,但也跟了上去。
“什么事儿,老易?还非得出来说?”
“老阎啊,我今天来呢,是有这么个事儿,中院儿贾家的情况,你都知道吧?”
易中海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就提起了贾家。
阎埠贵闻言愣了一下,中院儿贾家有个什么情况?
她们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也没听说啊?
有些摸不着头脑的他,还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嗯。”
“老阎,贾家呢,自东旭过世之后啊,家里没了支柱,只剩下孤儿寡母的,又没个经济来源。
她们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啊,所以我就琢磨着,咱们作为院里的管事大爷,是不是该帮帮她们?”
“呃?这个……她们家困难是困难,但我也没听说到了断顿的地步吧?”
阎埠贵迟疑的说道。
“断顿倒是没有,不过我估计也差不多了吧?
要是真等她们断顿了,那我们作为管事大爷的罪过可就大了啊。”
易中海也不能睁眼说瞎话,只能尽力的圆话,把贾家的情况说的严重一点。
“呃,老易啊,既然还没到断顿的时候,那咱们这帮助,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阎埠贵还以为易中海只是想让他们三个管事大爷出手帮忙呢,所以就直接推脱了起来。
他对自家人都苛刻得很,又怎么舍得去帮助贾家呢。
更何况贾家现在还没断顿呢,他当然就更不愿意出手了。
“也没什么不合适的,老阎啊,我是这么想的,我准备在院里给贾家组织一次募捐活动。
你这边呢,我也知道你一个人养家的压力很大,我这儿有五块钱,你先拿着,到时候在大会上,你作为管事大爷,也表个态。
当然了,到时候捐多少,就由你自己决定,怎么样?”
易中海也很干脆,直接祭出了能打动阎埠贵的法宝——钱。
阎埠贵见到钱,眼前一亮,稍微迟疑了一下,立马转变了态度,并接过了钱。
“呵呵,这助邻为乐的好事儿,我作为管事大爷,当然得支持一下了。”
尽管他不知道易中海这么积极的为贾家募捐有什么目的,但想来应该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
毕竟以他对易中海的了解,知道其是不会做没把握的事儿的。
所以他也乐得赚点顺风钱。
“嗯,老阎啊,还得麻烦你跟我一起去找一下老刘,你也知道他的脾气,我怕我一个人说不通他啊。”
易中海见他收了自己的钱,也自然而然的支使了起来。
“呃,行吧。”
阎埠贵刚收了钱,不好立即拒绝,只得答应了下来。
易中海点点头,随即领头往后院儿走去。
他此时的心情挺轻松,阎埠贵果然如他所料的那般好‘说服’。
眼下第一步已经完成了,第二步的大老刘应该也很好糊弄吧?
二人一路冒着寒风到了后院,同样叫出了刘海中。
“老刘啊,是这么回事儿……”
易中海给二人都上了烟之后,又把贾家的情况同样说了一遍。
当然,他这次就没有提什么好处不好处的了。
因为他知道,刘海中可不会贪图他那一点小钱。
再说了,想要说服刘海中,可不是一点钱就能打动的。
“啊?帮助贾家?这事儿恐怕不妥吧?是你帮还是我帮,还是他帮?”
刘海中也跟阎埠贵初时的想法一样,也以为易中海是想让他们三人出手帮忙,所以他一来就反对上了。
“诶,老刘,咱们一个人帮,肯定是没那么大能力的。
我想的是发动全院儿的住户,人多力量大嘛,咱们搞一个募捐,你觉得如何?”
易中海说完,就盯着刘海中,等待其回答。
“全院募捐?”
“对,你觉得这个主意如何?”
易中海再次问道。
刘海中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阎埠贵,沉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