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讲讲价

2025-08-21 2629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易中海翻了个冷厉的白眼,没接话茬。

闫埠贵眼珠子在屋里遛了个圈,又斜睨着易中海衣裳上那几处绽了线的破洞,

脸上堆起笑:“我家那丫头针线活地道,往后您衣裳破了,尽管拿我家给她拾掇,分文不取。”

心里却暗忖:一针一线也是功夫,可别白瞎了。

这话让易中海眼皮子跳了跳,可他依旧耷拉着眉眼没搭腔。

闫埠贵搓着两手干笑:“老易,我知道这事儿难办,也知道您犯难。可咱这整条胡同周遭,

也就您有这份能耐不是?再者说,前儿街道办开会,李主任还念叨呢,说咱这些院儿里的管事的,

得带头给院里年轻一辈寻出路。您在轧钢厂是八级钳工师傅,厂里上上下下谁不给您几分薄面?

要是能给咱院里趟条路子出来,不单是我家解放,整个院里的小辈都得念您的好。”

易中海拿眼剜了他一下,脸上瞧不出啥情绪:“李主任是说过这话,可厂里的章程不是我定的。

上个月后勤科赵干事的侄子进厂,你猜怎么着?他表舅是区里的,就这还等了小半年,

里外里花了五十块才办妥呢。”

他猛吸两口烟,吐出来的烟雾把脑袋裹得严严实实,

“不过话说回来,都是院里的事儿,总不能看着孩子瞎晃荡。

只是这人情往来,最是磨人,处处都得打点。”

闫埠贵脸上的笑僵了僵,心里咯噔一下:五十块?这可不是小数目,够家里嚼用俩月了!

他手在袖管里悄悄攥紧,脸上却笑得更浓:“老易您这话在理。人情往来是磨人,

可咱院里的情分不一样不是?前阵子聋老太太念叨炕凉,不还是我家丫头给她拆洗的棉被褥子?

再说您这儿,一大妈走后,院里扫雪、劈柴的活儿,哪回不是我家小子们抢着干?

就说上个月,煤场送煤来,老刘家那三小子年纪小扛不动,还不是我家解放和解旷搭着帮衬?”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这些都是该做的,我不是邀功。只是想着,真要是有啥需要搭把手的,

您尽管开口,咱不能让热心肠的人寒了心不是?”

心里却在盘算:这些年的人情加起来,怎么也得抵上十块八块的吧。

“你家这些活计是白干了吗?”

易中海把烟头往地上一扔,用脚碾了碾,打断他的话。

他拿起桌上的茶缸抿了口热水,茶渍在缸底结得像层锈。

“就说街道办分的那些救济物资,面粉、煤球,哪回不是你家拿的最多?

院里按人口算,最多的可不只你们家。好处占了,也得有份儿担当不是?”

他放下茶缸,缸底在桌上磨出刺耳的响,

“你家丫头的针线活是不赖,老太太常念叨比百货公司卖的还周正。只是我这粗人,

衣裳破了缝缝补补就行,倒是老太太眼神不济,缝个扣子都费劲儿。

还有我这屋里,你也瞧见了,我一个大老爷们儿也拾掇不利索,要是天天能有双利索手拾掇拾掇,

我去厂里说话也能挺首腰杆不是?”

闫埠贵被噎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喉结滚了滚,眼角瞟向窗外 —— 破了天际的日头好像又高了些。

他心里暗骂:这老东西,真是雁过拔毛!五十块太多了,得想法子往下压一压。

可转念一想,只要儿子能进了轧钢厂,往后这些花出去的都能挣回来。

他咬了咬牙,脸上却笑得更热乎:“这有啥难的?我家丫头放学回来也是闲着,

往后您和老太太屋里的活计,她全包了!缝缝补补、扫炕叠被,保证办的利利索索。”

“只是……”

他拖长了音,声音里带着几分为难,“厂里那边儿肯定是需要打点的,您也知道我家那情况,

仨小子一闺女,六张嘴儿要吃饭,五十块实在是……”

易中海冷笑一声,手指在炕桌上敲了敲:“我也知道你家日子紧巴。旁人来求我,少了五十块免谈。

谁让咱是一个院里住着的呢,我就吃亏点,三十块,不能再少了。这钱可不是进我口袋,

都是给厂里管事的打点用,我总不能让人家白帮忙不是?”

闫埠贵心里又是一阵肉疼,三十块也够让家里勒紧裤腰带过一阵子了。

他眉头紧锁,心里快速盘算着:解放进了轧钢厂,以后每月能挣工资,长远来看是划算的,

可这三十块还是太多了些?是不是还能再讲讲价?他试探着开口:“老易,都是邻里邻居的……

您看能不能再少点儿?二十五?我这实在是……”

“你要是觉得不划算,现在改主意还来得及。”

易中海打断他的话,“想让孩子进厂的人家多着呢,可那些人拿着钱也找不到门路不是?

再说这缝补的活计,你们家孩子要是不想干,院儿里有得是人家抢着干的。

早前儿东旭家的还跟我念叨,说她们被服厂有好多人都在接这种缝补的活计呢。”

闫埠贵心里一紧,生怕这机会被别人抢了去。

他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巨大的决心:“成!三十就三十!我这就回去凑钱,保证不耽误您的事。

丫头今晌午就来给您和老太太收拾屋子……”

声音里满是肉被剜掉的疼。

话没说完,听见院里有人吆喝着叫他,他转身就往外走。

心里还在盘算着:这三十块得从哪里省出来,是少买两斤口粮,

还是把家里那点不值钱的破烂拿去卖了。

易中海看着他几乎是小跑的背影,嘴角勾起一丝冷硬的笑。

他拿出一根烟叼在嘴上,掏出一根火柴擦着,火苗 “腾” 地窜起来,

映着他眼底的算计,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易中海刚把烟蒂摁灭在炕沿下的灰堆里,屋门口的门帘又传来“哐当”一声响——

是刘海中手里端着的搪瓷缸子磕在门框上的动静。

“老易,忙着呐?”

刘海中晃着微驼的背进来,眼珠子先在乱七八糟的桌上转了圈,又瞟向地上没扫净的烟蒂,

“刚瞅见老闫头跟兔子似的往外蹿,他一大清早跑您这儿来,是有啥急事?”

易中海往炕里挪了挪身子,抓起炕桌上的旱烟盒慢条斯理地装烟丝,

眼皮都没抬:“没啥,闲唠嗑。”

“闲唠嗑?”

刘海中撇撇嘴,往炕边凑了凑,一股汗馊味混着劣质烟草气飘过来,

“他闫埠贵那算盘精,没事能登三宝殿?我瞅他脸都红透了,莫不是跟您这求啥好事儿了?”

他说着就往易中海身边凑了凑,那架势像是要从对方脸上看出朵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