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击退敌人

2025-08-20 8098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日子一天天过去。

这一日,在厨房,李嫂、赵嫂和张婶一边准备饭菜,一边闲聊着。

“赵嫂,你说上次战斗胜利后,战士们这阵子训练更刻苦了,咱是不是得变着法儿给他们改善改善伙食?”李嫂一边切着菜,一边说道。

赵嫂往灶里添了把柴,点头道:“那肯定得改善,他们训练那么辛苦。可咱这食材有限,能做啥好的呢?”

张婶在一旁淘米,接口说:“要不咱去山里挖点野菜,再抓点野兔啥的,给战士们炖个野菜野兔汤,营养又美味。”

李嫂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啊!不过抓野兔可得费点功夫,咱问问顺子他们,看能不能帮忙。”

正说着,林淑良走进厨房,手里拿着一捆草药,“李嫂、赵嫂、张婶,这是刚从村民那收集来的草药,给王婶送去。”

李嫂接过草药,“辛苦你了,淑良。对了,我们正商量着去山里挖野菜抓野兔,给战士们改善伙食,你觉得咋样?”

林淑良笑着说:“挺好呀,战士们肯定喜欢。但去山里可得注意安全,现在鬼子和伪军虽然吃了败仗,但说不定还在附近转悠呢。”

赵嫂点头,“嗯,咱们多叫几个人一起去。”

另一边,老胡在通讯训练时,柱子和小虎因为信号传递的方式产生了分歧。

“柱子哥,我觉得用烽火传递信号虽然显眼,但容易暴露目标,不如用口哨,声音传得远还隐蔽。”小虎说道。

柱子皱着眉头,“口哨声容易被周围环境声音掩盖,关键时刻可能听不见,还是烽火靠谱。”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老胡走过来,“你们俩别争了。两种方式都有优缺点,咱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在开阔地带且敌人距离远的时候,烽火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在山林等复杂环境,口哨更合适。”

柱子和小虎听了,恍然大悟,“胡哥,我们明白了。”

老胡笑着说:“通讯可是战场上至关重要的环节,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各种通讯方式,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起争执。”

顺子带着二蛋、小虎等人改进简易武器。二蛋拿着新找到的绳索,兴奋地对顺子说:“顺子哥,你看这绳索,又粗又结实,用来做绊马索肯定比之前的好。”

顺子接过绳索,仔细查看,“不错,这绳索确实好。不过光有绳索还不够,咱们还得在上面再做点文章。”

小虎好奇地问:“顺子哥,还要做啥文章?”

顺子神秘一笑,“咱们在绳索上每隔一段距离系上一个小铃铛,敌人碰到绊马索,铃铛一响,咱们就能提前察觉。”

二蛋和小虎纷纷叫好,“顺子哥,这主意太妙了!”

老赵和队员们研究弹药分配计划,正讨论得热火朝天。

“老赵,我觉得在防御前沿,步枪弹药可以多分配一些,毕竟这里敌人进攻最频繁。”一个队员说道。

老赵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有道理。但重火力武器的弹药也不能少,关键时刻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咱们得根据不同战斗场景,精确计算出每个区域所需的弹药量。”

这时,另一个队员提出疑问:“老赵,要是遇到弹药紧急补充的情况,咱们该怎么快速调配呢?”

老赵思索片刻,“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弹药储备点,离各个防御区域都比较近,一旦需要补充弹药,能以最快速度送达。”

在医疗点,王婶正对着新收集来的草药发愁。

“林淑良啊,这些草药虽然不少,但有些草药熬制伤药的工序复杂,还需要一些辅助药材,咱这没有啊。”王婶无奈地说道。

林淑良安慰道:“王婶,您别急。我再去村里问问,看有没有人认识这些辅助药材,说不定能找到。”

王婶感激地说:“那就辛苦你了,淑良。战士们受伤后,这些伤药可重要了。”

林淑良笑着说:“王婶,您才辛苦呢,天天照顾受伤的战士。这都是为了咱们根据地,应该的。”

孙大娘和几个后勤人员在整理战士们的衣物。孙大娘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衣服,感慨地说:“这些孩子啊,衣服破了又补,都不知道补了多少回了。”

一个后勤人员说:“孙大娘,要不咱们把一些实在没法再补的衣服,改做成其他东西,比如绑腿啥的,也不浪费。”

孙大娘点头,“这主意不错。还有那些稍微好点的衣服,咱们重新缝补整理一下,给新加入的队员。他们刚到根据地,也没几件像样的衣服。”

大伙正说着,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孙大娘和后勤人员们赶紧出去查看,原来是几个新队员因为打扫卫生的分工问题起了争执。

“我都扫了这么多地方了,你们俩也该多分担点,别光坐着。”一个新队员说道。

另一个新队员不服气,“我们也没闲着啊,你咋就光说我们呢?”

孙大娘走过去,和蔼地说:“孩子们,都别吵了。打扫卫生是为了让咱们根据地环境好,大家都能舒心,别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怎么分工更合理。”

在孙大娘的调解下,几个新队员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重新商量了分工,又开始认真打扫起来。

秦城在大院里西处巡查,看到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心中感到欣慰。但他也深知,鬼子和伪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根据地的未来依旧充满挑战。

“秦队长!”老赵匆匆跑来,“刚接到地下党消息,鬼子最近在集结兵力,似乎又有大动作。”

秦城脸色一沉,“看来平静的日子又要结束了。通知所有骨干队员,马上开会!”

不一会儿,老胡、顺子、老赵等人都来到了会议室。

“大家都知道了,鬼子可能又要进攻。这次我们得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老胡,通讯训练进展得怎么样了?”秦城问道。

老胡回答:“秦队长,通讯训练效果还不错,队员们对各种通讯方式都熟练了不少。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战演练,确保在战场上能准确及时传递信息。”

秦城点头,看向老赵,“老赵,弹药方面呢?”

老赵皱着眉头,“秦队长,弹药储备目前还算充足,但如果鬼子大规模进攻,消耗肯定很大。地下党那边也在想办法,但难度不小。”

秦城思索片刻,“不管怎么样,咱们自己也要做好弹药节约和合理分配。顺子,简易武器改进得如何?”

顺子说道:“秦队长,投石器和绊马索都改进了不少,增加了一些新的设计,威力更大也更耐用了。但制作材料还是有些短缺,还得想办法多收集一些。”

秦城又看向林淑良,“后勤保障方面呢?”

林淑良说道:“秦队长,目前物资储备基本充足,草药收集也还在进行中。不过,如果战斗持续时间长,可能还是会有些紧张。”

秦城听了大家的汇报,说道:“大家的工作都很重要,也都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不能退缩,鬼子不会因为我们有困难就放弃进攻。老胡,继续加强通讯训练和实战演练;老赵,和地下党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咱们自己也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从其他途径搞到弹药;顺子,发动队员和村民,一起收集制作简易武器的材料;林淑良,合理规划物资使用,继续收集草药,确保医疗和后勤保障。另外,对村民的组织和训练也要加快进度,让他们能在战斗中发挥更大作用。”

“是!”众人齐声应道,眼神中充满坚定。

在根据地众人紧锣密鼓的备战中,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老胡在训练场上,将通讯训练与实战演练深度结合。他设置了各种复杂的模拟场景,让队员们在其中锻炼通讯能力。

“一组,你们现在处于被敌人包围的状态,必须在不暴露位置的前提下,将情报传递给二组。”老胡喊道。

一组队员们迅速散开,寻找合适的通讯方式。其中一名队员利用反光镜,通过阳光反射向二组传递信号。二组队员收到信号后,立刻做出回应。

“不错,这种情况下,利用光学信号既隐蔽又有效。但如果遇到阴天没有阳光呢?大家要多思考不同环境下的应对方法。”老胡点评道。

队员们纷纷点头,陷入思考。小虎举手说道:“胡哥,如果阴天没阳光,我们可以用竹筒传声,在竹筒里放上写好情报的纸条,顺着风向扔给二组。”

老胡赞许地说:“小虎这个想法不错,大家就是要像这样集思广益,想出更多实用的通讯手段。”

老赵为了寻找更多弹药途径,不仅频繁与地下党联系,还发动队员们一起想办法。

“同志们,咱们都想想,身边有没有可能获取弹药的渠道,哪怕是一些蛛丝马迹也行。”老赵在队里说道。

一个队员站起来说:“老赵,我记得离咱们根据地不远有个废弃的仓库,以前是用来存放物资的,说不定里面还能找到一些弹药。”

老赵眼睛一亮,“这倒是个线索,咱们抽时间去看看。不过要小心,说不定那里有鬼子或者伪军的巡逻。”

顺子带着二蛋、小虎等队员,挨家挨户地动员村民一起收集制作简易武器的材料。

“大爷,您家里有没有多余的木头啊,我们制作投石器需要。”顺子对一位大爷说道。

大爷热情地回应:“有有有,我这就给你们拿去。你们为了保护我们打鬼子,这点忙算啥。”

小虎也对旁边的村民说:“大叔,要是您家有铁丝啥的,也可以给我们,能加固绊马索。”

村民们纷纷响应,不一会儿,就收集了不少材料。顺子感激地说:“谢谢大家,有了你们的支持,咱们的简易武器就能做得更多更好,一定能把鬼子打得屁滚尿流。”

林淑良和孙大娘组织村民进行防御训练。林淑良教大家如何识别危险信号,以及在遇到敌人时该如何隐蔽和转移。

“乡亲们,看到山顶上冒烟,就是有敌人靠近的信号,大家要赶紧躲进事先准备好的掩体里。”林淑良大声说道。

孙大娘则教大家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孩子们,要是有人受伤了,咱们得会简单包扎,就像这样……”

村民们都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一位年轻的村民说:“以前都是战士们保护我们,现在我们也能出份力,心里踏实多了。”

在厨房,李嫂、赵嫂和张婶按照之前的想法,去山里挖了野菜,还在顺子他们的帮助下抓到了几只野兔。

“赵嫂,这野兔洗干净了,咱赶紧炖上,战士们训练了一天,肯定累坏了。”李嫂说道。

赵嫂把切好的野菜放进锅里,“好嘞,再加点山里采的蘑菇,这汤肯定鲜美。”

张婶在一旁烧火,笑着说:“等战士们喝了这汤,肯定更有力气打仗。”

不一会儿,野菜野兔汤的香味弥漫在厨房里。

与此同时,王婶在医疗点研究新的草药配方。她对着一堆草药自言自语:“这种草药加上那种,再配上这个,说不定能做出效果更好的伤药。”

林淑良来看望王婶,“王婶,您太辛苦了。研究得怎么样了?”

王婶抬起头,微笑着说:“有点眉目了,就是还需要再试验几次。对了,淑良,你再帮我找找那种红色叶子的草药,还差点量。”

林淑良点头,“好的,王婶,我这就去。”

然而,平静的准备工作被一个意外打破了。有个小队员在训练时不小心受伤了,伤势还不轻。

“快来人啊,有人受伤了!”队员们呼喊着。

王婶和几个医护人员赶紧跑过来,将受伤的队员抬进医疗点。

“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王婶一边检查伤势,一边心疼地说。

经过一番检查,王婶皱起眉头,“这伤需要一种特殊的草药才能更好地愈合,咱们这里没有,得去深山里找。”

顺子听到消息后,立刻站出来说:“王婶,我带几个人去深山找草药。您跟我们说说这草药长啥样。”

王婶详细描述了草药的特征,顺子带着二蛋、小虎等人迅速出发。

“顺子哥,这深山里会不会有危险啊?”小虎有些担心地问。

顺子坚定地说:“为了救兄弟,再危险也得去。大家小心点,注意观察周围动静。”

在深山里,他们小心翼翼地寻找着草药。突然,二蛋喊道:“顺子哥,你看这是不是王婶说的草药?”

顺子仔细一看,“没错,就是这个。大家多找一些,赶紧带回去。”

就在他们收集草药的时候,远处传来一阵声响,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靠近。

“不好,可能有危险。大家先躲起来。”顺子低声说道。

队员们迅速躲到一旁的巨石后面。不一会儿,一群野猪出现在视野中。野猪群在附近转了几圈,才慢慢离开。

“好险啊,差点被发现。”小虎松了口气。

顺子说:“大家别放松警惕,赶紧找完草药回去。”

终于,他们收集到了足够的草药,马不停蹄地赶回根据地。

王婶拿到草药后,立刻熬制伤药,给受伤的队员敷上。

“顺子,这次多亏你们了,不然这孩子的伤可麻烦了。”王婶感激地说。

顺子笑着说:“王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兄弟能好起来就行。”

经过王婶的悉心照料,受伤队员的伤势逐渐好转。

然而,这边刚松了口气,侦察兵又带来了坏消息。

“秦队长,鬼子集结了大量兵力,还有更多的伪军加入,看样子这次是倾巢而出,准备对咱们根据地发动总攻。预计三天后到达。”侦察兵焦急地报告。

秦城脸色凝重,立刻召集所有人员。

“同志们,鬼子这次来势汹汹,但我们不能害怕。经过这段时间的准备,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击退敌人。老胡,通讯方面一定要确保畅通无阻;老赵,合理分配弹药,确保关键时刻不断供;顺子,带领队员们把简易武器布置好;林淑良,组织好后勤保障,不能让战士们饿着肚子打仗;王婶,准备好足够的伤药。大家各负其责,一定要守住咱们的根据地!”

“是!”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充满了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决心。

在得知鬼子即将发动总攻的消息后,根据地内的每一个人都清楚这将是一场异常艰难的战斗,然而,没有一个人露出退缩之意,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恶战全力以赴。

老胡将通讯训练提升到了最高强度,他带着队员们日夜演练,确保每一个通讯环节都万无一失。

“一组,你们模拟在枪林弹雨中传递情报,二组负责接收并及时反馈。注意,一定要准确无误,这关乎着战斗的胜负。”老胡在训练场上大声指挥着。

一组队员迅速行动,在模拟的战场环境中,利用各种通讯手段,将情报传递出去。二组队员聚精会神地接收信息,然后快速回复。

“这次速度还可以,但准确性有待提高。战场上任何一点小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再来一次!”老胡严肃地说道。

队员们没有丝毫抱怨,立刻投入到下一轮演练中。小虎在演练间隙,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对身边的队员说:“这次一定要做到最好,绝不能因为通讯问题拖大家后腿。”

老赵则在紧张地规划弹药分配方案。他根据不同防御区域的重要性和可能面临的敌人数量,精确计算着每个区域所需的弹药量。

“这里是前沿阵地,敌人进攻最猛烈,步枪弹药要多分配一些。重机枪区域也要保证充足的弹药,以提供强大的火力压制。”老赵一边在地图上标注,一边对身边的队员说道。

同时,他还组织了专门的弹药运输小队,确保在战斗中弹药能够及时补给。“你们几个负责弹药运输,一定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将弹药送到需要的地方。”

顺子带领着队员们在各个可能的敌人进攻路线上,精心布置简易武器。他们将改进后的投石器和绊马索安置在关键位置,还在周围设置了一些巧妙的陷阱。

“二蛋,这个投石器再调整一下角度,要确保能覆盖更大的范围。小虎,绊马索要隐藏好,不能让敌人轻易发现。”顺子认真地检查着每一处布置。

队员们一丝不苟地执行着任务,二蛋拍着胸脯说:“顺子哥,您放心,这些简易武器肯定能给鬼子和伪军一个大大的‘惊喜’。”

林淑良和孙大娘带领着后勤人员和村民,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各种物资。他们将干粮、水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分类整理,方便在战斗中及时发放。

“李嫂,赵嫂,张婶,这些馒头和咸菜多装一些,战士们打仗消耗大。还有,把热水瓶都装满热水,让战士们能喝上热水。”林淑良说道。

李嫂、赵嫂和张婶忙得不亦乐乎,“知道啦,淑良,保证把后勤工作做好。”

王婶在医疗点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她不仅要准备好足够的伤药,还对医护人员进行了最后的培训。

“大家记住,战斗一旦打响,伤员肯定会很多。我们要保持冷静,按照之前教的方法,先处理重伤员,确保每一个战士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王婶严肃地说道。

医护人员们纷纷点头,“王婶,您放心吧,我们都记住了。”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鬼子和伪军的队伍如乌云般朝着根据地压来。

“同志们,敌人来了!各就各位,准备战斗!”秦城通过扩音器向全体人员喊道。

战士们迅速进入战斗位置,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无畏。老胡在前线,紧紧盯着敌人的动向,同时保持与各个小队的通讯畅通。

“各小队注意,敌人距离五百米,准备战斗!”老胡大声喊道。

当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后,“开火!”秦城一声令下,顿时,枪声、炮声响彻云霄。根据地的防御火力如暴风雨般射向敌人,鬼子和伪军的队伍顿时陷入混乱。

“打得好!继续保持火力!”老胡喊道。

顺子那边的简易武器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放绊马索!”随着顺子一声令下,鬼子和伪军的骑兵纷纷被绊倒,后面的敌人也跟着摔倒一片。

“投石器,发射!”小虎喊道,一块块带着尖锐物的石头呼啸着飞向敌人步兵群,砸得敌人鬼哭狼嚎。

敌人很快调整战术,在鬼子指挥官的驱使下,伪军们在前面充当炮灰,向着根据地发起一次次疯狂冲锋。

“别让他们冲过来!狠狠地打!”老胡喊道。战士们顽强抵抗,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然而,敌人人数众多,火力也十分凶猛,渐渐对根据地形成了合围之势。

“秦队长,敌人太多了,压力很大!”一个队员焦急地向秦城报告。

秦城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通知各小队,收缩防线,集中火力,利用地形优势进行抵抗。老赵,组织弹药运输小队,确保弹药供应不断。顺子,带领一队人从右侧迂回包抄,给敌人来个出其不意。”

“是!”众人领命而去。

老赵带着弹药运输小队,冒着敌人的炮火,艰难地将弹药送到各个战斗区域。“快,动作快点,战士们等着弹药呢!”老赵一边躲避着炮弹,一边喊道。

顺子带领着队员们,悄悄地从右侧绕到敌人后方。“弟兄们,等会儿听我命令,一起冲上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顺子低声说道。

当他们接近敌人后方时,顺子大喊一声:“杀!”队员们如猛虎般冲向敌人,喊杀声顿时响起。敌人没想到后方会遭到攻击,一时间阵脚大乱。

“好机会,全体出击!”秦城看到敌人混乱,下达了出击的命令。根据地的战士们纷纷跃出掩体,向着敌人冲去。一时间,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在激烈的战斗中,李嫂、赵嫂和张婶不顾危险,穿梭在战场上,为战士们送水和干粮。

“孩子们,喝点水,吃点干粮,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李嫂大声喊道。

“谢谢婶子们!”战士们接过水和干粮,感激地说道,然后又投入到战斗中。

王婶在医疗点,不停地给受伤的队员处理伤口。她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汗水湿透了衣衫,但她没有丝毫停歇。

“轻点,孩子,忍着点,马上就好。”王婶心疼地对一个受伤的队员说道。

受伤的队员咬着牙说:“王婶,我没事,等伤好了,我还要上战场杀鬼子!”

战斗持续进行着,双方都有大量伤亡。但根据地的战士们没有丝毫退缩,依旧顽强地抵抗着敌人的进攻。

天色渐暗,战斗还在继续。鬼子和伪军似乎也没想到会遭遇如此顽强的抵抗,他们不断调整战术,试图突破根据地的防线。

“秦队长,敌人又组织了一次大规模冲锋,看样子是想在天黑前拿下咱们根据地!”老胡向秦城报告。

秦城看着眼前激烈的战斗场面,坚定地说:“通知所有人,死守阵地!绝不能让敌人前进一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击退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