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周全计划

2025-08-20 6837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在成功完成联合行动后,根据地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然而大院里也并非全然是胜利的喜悦,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开始冒头。

这天,大院里的王婶和张婶因为一点琐事吵了起来。王婶负责给战士们缝补衣物,张婶则帮忙整理物资。原本各司其职,相安无事,可今天不知怎么就起了争执。

“王婶,你看看你,把这针线笸箩放这儿,我整理物资都不方便了。这大院就这么点地方,你能不能注意点。”张婶皱着眉头,有些不满地说道。

王婶一听就不乐意了,双手叉腰:“张婶,你可别乱说。我一首都放这儿,也没见碍着谁事儿。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挑我毛病呢?”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引得不少人围过来看热闹。秦淮茹刚训练完回来,看到这场景,赶紧上前劝解。

“王婶、张婶,你们别吵啦。大家都是为了咱们根据地好,这点小事儿,各退一步不就完了嘛。”秦淮茹笑着说道。

可王婶和张婶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王婶气呼呼地说:“秦淮茹啊,你不知道,她今天就是故意找我茬儿。”

张婶也不甘示弱:“我故意的?我看是你故意刁难我吧。”

就在这时,林淑良也听到动静赶了过来。她看了看两人,笑着说:“两位姐姐,都消消气。咱们在这根据地,本就是一家人,为了战士们能安心打仗,咱们后勤的更得团结。这针线笸箩,王婶你要是方便的话,稍微挪一挪,也不耽误事儿。张婶呢,也别太计较,大家都辛苦。”

林淑良这么一说,王婶和张婶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些。王婶嘟囔着:“行吧,看在淑良的面子上,我挪开就是了。”

张婶也哼了一声:“哼,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

一场小风波算是暂时平息了。但这边刚消停,那边又出了点状况。

几个年轻队员在训练之余,想着给大院里搭个简易的晾衣棚,方便大家晾晒衣物。可在选址的时候,又产生了分歧。

“我觉得就搭在这儿挺好,离咱们住的地方近,大家晾衣服方便。”一个叫顺子的队员指着一块空地说道。

另一个叫柱子的队员却不同意:“这可不行,这儿离厨房太近了,做饭的油烟飘过来,衣服不就弄脏了嘛。我觉得搭在那边角落比较好。”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旁边的队员们也分成了两拨,你支持顺子,我支持柱子,一时间争论不休。

秦城刚好路过,看到这情形,走上前去问明了缘由。他笑着说:“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方便大伙。但咱们得综合考虑,既不能影响厨房,也不能离住的地方太远。我看这样,就在离厨房稍远一点,但又靠近咱们宿舍的这块空地搭,大家觉得怎么样?”

队员们听秦城这么一说,想了想,觉得确实是个折中的好办法,于是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在搭建晾衣棚的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有人去搬木头,有人去编竹席。老赵看到年轻队员们干劲十足,也过来帮忙指导。

“顺子,这木头要竖着放稳当了,不然这棚子可搭不结实。柱子,你编竹席的时候,注意别留太大的缝隙,不然衣服容易掉下去。”老赵一边帮忙,一边叮嘱着。

经过大家的努力,晾衣棚很快就搭好了。看着崭新的晾衣棚,队员们都很有成就感。

“这下好了,以后晾衣服就方便多了。”顺子开心地说道。

柱子也笑着说:“是啊,多亏了大家一起努力,还有秦队长的主意。”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又有了新的问题。最近根据地的粮食储备有些紧张,林淑良召集后勤小组开会商量对策。

“最近粮食有点紧,咱们得想想办法,怎么能节省点粮食,又保证战士们有足够的体力训练和打仗。”林淑良说道。

李嫂皱着眉头说:“要不咱们每顿饭少做点,让大家少吃点?”

赵嫂却反对:“那可不行,战士们训练那么辛苦,少吃点哪有力气啊。我觉得咱们可以多种点野菜,和粮食掺着吃,这样既能节省粮食,又能保证营养。”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最后决定采纳赵嫂的建议。于是,后勤小组的女同志们纷纷拿着篮子,去山上挖野菜。

秦淮茹也跟着一起去挖野菜。在山上,大家一边挖野菜,一边聊天。

“秦淮茹啊,你这训练这么辛苦,还来帮我们挖野菜,真是个好孩子。”王婶笑着说道。

秦淮茹擦了擦汗,说:“王婶,这有啥。我爹他们在前线打仗,我在后方也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而且挖野菜也能帮上忙,我乐意。”

挖完野菜回到大院,大家把野菜清洗干净,和粮食一起煮成了野菜粥。开饭的时候,队员们看着这野菜粥,心里有些犯嘀咕。

“这野菜粥能好吃吗?”一个队员小声说道。

“管他呢,能填饱肚子就行。”另一个队员回答道。

秦城端着一碗野菜粥,笑着对大家说:“兄弟们,现在咱们粮食紧张,这野菜粥虽然比不上大鱼大肉,但能让咱们填饱肚子,有力气打仗。大家别小看了这野菜粥,它也是咱们抗日的‘功臣’呢。来,咱们一起尝尝。”

说完,秦城带头喝了一口。队员们见状,也纷纷端起碗喝了起来。

“嗯,还别说,这野菜粥味道还不错。”顺子说道。

“是啊,没想到野菜和粮食一起煮,还挺好吃的。”柱子也附和道。

大家一边喝着野菜粥,一边讨论着接下来的训练和战斗计划。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哭声。秦城和队员们赶紧放下碗出去查看。

只见一个叫虎子的小队员坐在地上哭,旁边一个叫石头的队员站在那儿,一脸愧疚。

“虎子,你咋哭了?石头,你是不是欺负虎子了?”秦城问道。

石头低着头说:“秦队长,我不是故意的。我和虎子闹着玩,不小心把他的木枪弄断了。虎子很宝贝他这木枪,所以就哭了。”

秦城这才明白过来,他笑着对虎子说:“虎子,别哭啦。不就是一把木枪嘛,回头让顺子哥再给你做一把更漂亮的。咱们是小战士,可不能因为这点事儿就哭鼻子哦。”

虎子擦了擦眼泪,抽噎着说:“秦队长,我知道了。可是我真的很喜欢这把木枪。”

顺子走过来说:“虎子,放心吧,哥明天就给你做一把新的,保证比这把还好。”

虎子这才破涕为笑:“好,谢谢顺子哥。”

处理完这件事,秦城回到屋里,刚坐下,老胡就走了进来。

“秦城,我觉得咱们得给队员们多组织些文娱活动,这段时间大家训练和打仗都太紧张了,适当放松放松,也能提高士气。”老胡说道。

秦城点头表示赞同:“老胡,你说得对。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老胡想了想说:“咱们可以组织个唱歌比赛,或者演个小话剧什么的。让大家在训练之余,也能乐一乐。”

秦城笑着说:“这主意不错。你去和队员们商量商量,看看大家都有什么兴趣,然后好好策划一下。”

老胡应了一声,便去和队员们商量文娱活动的事儿。队员们听说要举办文娱活动,都很兴奋,纷纷出谋划策。

“要不咱们来个小品比赛吧,把咱们打鬼子的事儿编成小品,肯定有意思。”一个队员提议道。

“唱歌比赛也挺好,大家都亮一亮嗓子。”另一个队员说道。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举办一场综合性的文娱晚会,有唱歌、小品、快板等节目。队员们纷纷报名参加,利用训练之余的时间排练节目。

顺子和柱子等人组成了一个小品小组,他们根据平时打鬼子的经历,编写了一个小品剧本。

“顺子,你演鬼子军官,柱子,你演机智的游击队员,我来演被鬼子欺负的老百姓。”一个队员说道。

大家按照剧本,认真地排练着,时不时还会因为一些搞笑的情节笑成一团。

另一边,秦淮茹和几个女队员组成了一个唱歌小组。她们选了一首激昂的抗日歌曲,每天都刻苦练习。

“秦淮茹,你这高音部分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一个女队员说道。

秦淮茹认真地点点头,继续努力练习。

日子一天天过去,文娱晚会的日子终于到了。晚会上,队员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顺子他们表演的小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同时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鬼子的可恶和抗日的重要性。

“顺子,你这鬼子军官演得太像了,我都想上去揍你一顿。”一个队员笑着说道。

接着,秦淮茹她们的唱歌节目也赢得了阵阵掌声。

“唱得真好,唱出了咱们抗日的决心。”老胡赞叹道。

整个晚会气氛热烈,队员们在欢声笑语中放松了身心,也更加坚定了抗日的信念。

然而,晚会结束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因为排练节目,有些队员耽误了一些训练时间,训练进度有些跟不上。老赵看着训练场上有些生疏的队员,皱起了眉头。

“你们几个,这训练可不能因为排练节目就落下啊。这打仗可容不得半点马虎。”老赵严肃地说道。

那几个队员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赵叔,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一定抓紧时间补上。”

秦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召集队员们开会。

“兄弟们,文娱活动是为了让大家放松,但训练也不能松懈。咱们的目标是打败鬼子,保卫家园,这就需要咱们时刻保持良好的战斗状态。大家在参加文娱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把训练跟上。”秦城说道。

队员们纷纷表示会合理安排时间,加强训练。就在大家准备全身心投入训练的时候,又有一个消息传到了根据地。

“秦队长,听说隔壁村的一些村民因为鬼子的扫荡,生活很困难,好多人都没地方住了。”一个侦察兵回来报告。

秦城听后,眉头紧锁:“鬼子真是可恶,把老百姓害成这样。咱们得想想办法帮帮他们。”

老胡说道:“要不咱们匀出一些粮食和物资给他们,再组织些人手去帮他们搭建临时住所。”

秦城点头:“行,就这么办。老赵,你负责组织队员们搬运粮食和物资。老胡,你带一队人去隔壁村,帮助村民搭建临时住所。”

老赵和老胡领命而去。队员们纷纷行动起来,将一部分粮食和物资整理好,运往隔壁村。

在隔壁村,队员们和村民们一起动手搭建临时住所。

“大爷,您年纪大了,在旁边指挥就行,这些重活交给我们来干。”一个队员对一位老大爷说道。

村民们对队员们的帮助十分感激。

“多亏了你们这些孩子啊,要不是你们,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一位老大娘含着泪说道。

经过几天的努力,隔壁村的临时住所搭建好了,队员们还帮村民们把粮食和物资分发下去。看着村民们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队员们都很欣慰。

可回到根据地后,又有新的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因为帮助隔壁村,根据地的物资储备又减少了一些,而且队员们在隔壁村帮忙的这段时间,训练又受到了一些影响。

“秦城,这物资和训练的事儿,得想个长远的办法解决啊。”老胡忧心忡忡地说道。

秦城思索片刻后说道:“老胡,物资方面,咱们得想法子开辟新的补给渠道。我打算派几个机灵的队员,去联络周边其他没受战火波及的村子,看看能不能和他们达成合作,让他们为咱们提供一些粮食和生活用品,咱们可以用缴获的鬼子物资去交换。训练的话,咱们调整一下训练计划,利用碎片化时间,增加一些针对性的小训练,保证大家的状态不落下。”

老胡点头表示赞同:“秦城,你这主意好。不过派出去联络的队员得谨慎挑选,一定要保证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安全归来。”

秦城说道:“嗯,我心里己经有合适的人选了。顺子和柱子这俩小子机灵着呢,我打算让他们带队去。”

随后,秦城把顺子和柱子叫到跟前,详细交代了任务:“顺子、柱子,这次派你们去联络周边村子,责任重大。你们一定要和村子的负责人好好谈,表明咱们的来意,争取达成合作。路上千万注意安全,遇到危险别硬拼,赶紧回来。”

顺子和柱子拍着胸脯保证:“秦队长,您放心吧!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两人带着几个队员,收拾好行囊便出发了。他们一路小心翼翼,避开鬼子的巡逻队,辗转来到了第一个目标村子。这个村子看起来还算平静,村民们看到有陌生人来,都有些警惕。

顺子赶紧上前表明身份:“乡亲们,我们是附近根据地的抗日队伍,这次来是想和大家商量个事儿。鬼子到处扫荡,咱们都不容易,我们希望能和村子合作,互相帮助。”

村民们听说是抗日队伍,态度缓和了一些。一位老者走出来说道:“你们抗日队伍是好样的,可我们这村子也不富裕,能帮上什么忙呢?”

柱子笑着解释:“大爷,我们知道大家日子也紧巴。我们想用缴获的鬼子物资,像布匹、药品这些,跟大家换些粮食和生活用品,这样既能帮到我们,也能让村子改善一下生活。”

村民们听后,交头接耳地商量起来。过了一会儿,老者说道:“行吧,看在你们抗日的份上,我们愿意合作。但这交换的比例得好好商量商量。”

顺子和柱子大喜过望,连忙和村民们商讨起具体的合作细节。经过一番沟通,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解决完这个村子的问题,顺子和柱子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其他村子。经过几天的奔波,他们成功和周边好几个村子建立了合作关系。

回到根据地,顺子兴奋地向秦城汇报:“秦队长,任务完成啦!我们和周边好几个村子都谈妥了合作,以后咱们的物资补给有保障了。”

秦城欣慰地笑了:“好样的!你们这一趟辛苦了。这下物资问题暂时解决了,咱们得把精力放在训练上。”

老赵按照秦城的想法,重新调整了训练计划。每天清晨,队员们不再集中进行大规模训练,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些快速反应和武器操作的小训练。比如,在十分钟内完成武器的拆卸和组装,或者在模拟的复杂地形中迅速找到隐蔽点。

中午休息时,队员们会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能锻炼,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下午的训练则更加注重团队协作,模拟各种战斗场景,让队员们在实战氛围中提高配合能力。

“大家注意,这个时候咱们要迅速包抄,不能给敌人喘息的机会。”老赵在训练场上大声指挥着。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训练,队员们的状态不仅没有因为之前的耽误而下降,反而在一些细节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

然而,大院里的生活总是充满着各种状况。这天,负责做饭的李嫂和赵嫂又起了争执。原来是因为做饭的柴火不够了,李嫂觉得赵嫂没有提前准备好足够的柴火,导致做饭的时候手忙脚乱。

“赵嫂,你看看,这柴火不够了,这饭可怎么做?你平时也不操心,现在耽误大家吃饭。”李嫂抱怨道。

赵嫂也委屈地说:“我咋没操心了?最近砍柴的人手不够,我一个人也弄不来那么多柴火啊。”

两人正吵着,林淑良走了过来。她了解情况后,说道:“两位姐姐,都别吵了。这柴火的事儿,咱们一起想办法。我看这样,一会儿吃完饭,组织几个队员跟赵嫂一起去砍柴,多砍一些回来备着。李嫂你也别着急,先用现有的柴火把饭做出来。”

李嫂和赵嫂听了林淑良的话,觉得有道理,便不再争吵。吃完饭,几个队员跟着赵嫂去砍柴。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砍了不少柴火。

“没想到砍柴还挺有意思的,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帮上忙。”一个队员说道。

“是啊,咱们多砍点,以后做饭就不用担心柴火不够了。”另一个队员附和道。

就在大家扛着柴火往回走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呼救声。队员们立刻警觉起来,放下柴火,朝着声音的方向跑去。

只见一个村民被土匪模样的人拦住了去路,土匪正试图抢夺村民身上的包裹。队员们二话不说,冲上前去。

“你们这些土匪,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抢劫!快放开他!”一个队员大声喝道。

土匪们看到有人来,不但不害怕,反而嚣张地说:“哪来的毛头小子,少管闲事,不然连你们一起收拾!”

队员们哪肯退缩,迅速摆开架势。经过一番搏斗,队员们成功制服了土匪,救下了村民。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的东西就被抢走了。”村民感激地说道。

队员们笑着说:“大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以后出门可得小心点,这附近土匪出没,不安全。”

回到大院,队员们把遇到土匪的事情告诉了秦城。秦城听后,脸色凝重:“看来这周边的治安得好好整顿一下了。这些土匪为非作歹,不仅危害老百姓,也可能影响咱们的抗日行动。老胡,你带几个队员去摸摸这些土匪的底细,看看他们的巢穴在哪里,有多少人。”

老胡领命而去。经过几天的侦察,老胡回来向秦城汇报:“秦城,这股土匪人数不多,大概有二十来个,他们的巢穴在西边的一个山谷里。平时靠抢劫过往行人,偶尔也会骚扰周边村子。”

秦城思考片刻后说道:“咱们不能放任他们不管,得找个机会把他们剿灭了。但也不能贸然行动,咱们制定个详细的计划。”

于是,秦城召集老胡、老赵等人,一起商讨剿灭土匪的计划。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制定出了一个周全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