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录取通知书

2025-08-18 2773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这个时代,上大学,可是不需要学费的。

不光不要学费,反而还有钱拿。

每个月,都有一笔固定的费用发放。

平常用来购买食物,购买书本,那是绰绰有余。

一些节俭的,甚至还能补贴家用。

在补助上面,赵光明没有任何的疑问,按照国家的规矩去办就好。

甚至只要成为他们红星工程工业大学的学生,还有额外的补助,是他们工厂自掏腰包。

几千个学生的补助,对于红星轧钢厂来说,完全就是小意思。

“赵处长的要求,我己经记下来,过几天,会有正式的文件发放。”

“另外关于学生方面,会根据成绩,让你们大学进行挑选。”

“当然,只有这么一次,算是我们教育部,给你们大学的一次优待。”

听到吕副部长的话语,赵光明眼前一亮。

能够自己挑选学生?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

这学生去什么学校,完全是看成绩和地区。

现在好了,有了教育部的这一手,完全可以挑选一些尖子生。

算是抢夺了部分清北和其他高校的学员。

估计也就只有这一次。

绝对不能错过。

“那就多谢吕副部长!”

“客气,你对国家的帮助,我们都看在眼里。”

……

时间一天天的一过,一晃,时间进入七月。

一进入七月,天气越发的炎热。

东北地区,某座乡镇当中。

“鲁弘毅,在不在,有你的信件!”

上午十点,邮递员骑着自行车,大声的在门口呼喊。

“来了,来了,我就是鲁弘毅。”

“签字吧。”

“好的。”

“恭喜你了,这应该是录取通知书。”

“真的?”

“应该是。”

“谢谢。”

当着邮递员的面,鲁弘毅拆开了信件的包装。

一拆开,露出里面的字迹。

“西九城红星工程工业大学?这大学的名字,怎么没听过?”

拿出录取通知书,大红色图案的录取通知书,字迹飞扬。

但上面的大学名字,让鲁弘毅疑惑。

【恭喜鲁弘毅同学,被我校录取,请八月二十号之前,前往大学报到,地址为……】

【校长:赵光明。】

“儿子,谁来了,是你同学吗?”

就在鲁弘毅思索的时候,老爹的声音响起。

“是邮递员,我的成绩下来了,被大学录取了。”

“被录取了?是哪个大学?”

“没听过的。”

“大学不少,不知道也正常,什么地方的?”

“西九城的。”

“首都呀,好地方,那绝对不差。”

“应该是。”

听着老爹的话语,鲁弘毅点点头。

也是。

西九城那地方,只要是大学,就不会太差。

想了想,与家人分享一下喜悦,然后就趁着空档的时候,前往高中而去。

想要问问高中的老师或者校长,知不知道这个大学。

距离前往大学的时间还有一个月,尽量的多问问,省的手忙脚乱。

……

另外一边,魔都第一高中。

“全建国在吗?有你的信件。”

邮递员一阵打听,这才在复习教室当中,找到了正在埋头学习的全建国。

“我就是全建国。”

“有你的信件,请签字吧。”

“信件?这东西不是应该放在门卫吗?算了,是这里?”

“对。”

信件递交,邮递员快速的离开,他还需要去送其他的信件。

类似全建国的这种亲手送到的信件,还有不少。

“建国,谁寄来的。”

“不知道呀,看落款,是西九城那边的。”

“会不会是录取通知书,建国的成绩,在咱们这一批,可是排行前三的。”

“还没到时间吧。”

周围聚过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全建国当着众人的面,一点点的撕开信封。

那大红色的图案,十分的醒目。

“真的是录取通知书。”

“太好了,建国,我就知道你可以上大学。”

“废话,建国这成绩要是上不了,那就是黑幕。”

“快看看,是什么大学。”

随着录取通知书的出现,整个教室都热闹了起来。

可看过上面的内容,不少人沉默了。

这大学的名字,怎么没听过。

按照全建国的成绩,交通或者复旦,也是有很大的可能。

可这西九城的红星工程工业大学,是什么鬼?

“我去问问老师。”

“快去吧。”

很快,全建国就抱着录取通知书,离开了教室。

等到他走后,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

“没考好?”

“还是分配的时候,出差错了?”

“不知道呀,其他人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吗?”

“没有,咱们这一届,就全建国的下来了。”

同学们面面相觑,然后纷纷安静下来,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开始继续复习。

而全建国这边,也找到了学校的老师,一番询问之后,找上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这大学,您认识吗?是不是骗子?”老师拿不准,将大红色的通知书放在校长的面前。

看着上面的字迹,校长点点头:“这大学是真的,不是假的。”

“啊?那为什么没听过。”老师再次提问。

“这所大学,是今年才成立的,是教育部重点建立的学校,全建国同学,你的运气不错,能够进入这所大学,要比其他大学更好。”

校长解释了一番,重点说了这所大学会有大量的外籍学生。

各个国家的都有,并且里面的工程工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都是全国领先,甚至世界领先。

算是未来的工科圣地。

并且因为是刚刚开办,这首届的弟子,必然会受到更多的资源和教育倾斜。

“建国,到了大学,好好学习,别给咱们魔都丢脸。”

“放心吧校长,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才对,这样,学校补助你十块钱,前往西九城的车票,学校也给你买了,算是对于你进入这所大学的奖励。”

“多谢校长。”

“别着急谢,一会召开一个演讲会,说说你高考时候的经验,给你的同学,还有学弟学妹们,好好的讲一课。”

“没问题。”

……

类似鲁弘毅,全建国的事情,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

三千名学生,来自天南海北,各个省份的都有。

一些距离远的,八月初,就开始行动。

一些距离近的,则是十五六号才出发。

随着这些学生们的到来,外国的学生们,也陆陆续续的来了。

整个西九城,再次变得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