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缺人导致的裁军

2025-08-18 3040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喂,我是赵光明,嗯?知道了,行,密切关注。”

挂断电话,赵光明挠挠头。

这人真的不禁念叨。

方才提起了那两个傻蛋的名字,这不,关于那两个蠢货的消息,就首接来了。

对方通过港岛的电台,联系了这边,说这几天内,就会抵达津城港口。

并且说这一次,要谈一笔大生意。

呵呵。

大生意。

对于这两个蠢货的信息,赵光明顶多信一点,十分之一左右。

这还是因为这几年的顺利交易,才有这么点的可信度。

换做其他阿三国的人,赵光明那是一点不信。

不过阿三国那边,应该被民意裹挟了吧。

现在是十月,明年的这个时候,好戏就要上演。

想了想,赵光明拿起电话。

“给我接文雪队长。”

“赵处长,您找我。”

“安排一下,一会去津城港口。”

“好的。”

二十分钟之后,车队己经准备妥当。

坐上青春版防弹汽车,赵光明就开始闭目养神。

……

“热烈欢迎赵光明处长前来我津城海关视察,万桥,赵处长就交给你接待了。”海关关长亲自过来迎接,随后将接待的任务,交给了万桥。

作为赵光明的同学,万桥如今也是身份大变样。

想当初,他还是仰仗着自己副关长的姐夫,才进入海关。

现在,则是借助老同学的关系和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海关的一位中队长,正科长级。

也算是跨越了普通人的等级。

在华国。

科员和普通人是一个门槛。

科长和非科长也是一个门槛。

处长和非处长,更是一个巨大门槛。

处长之上,一步一个阶梯,一个难关。

“赵处长,这边请,有什么要看的吗?”万桥一开始还很客气,等到关长走远,就语气一变。

老同学见面,没那么多阿谀奉承,赵光明不喜欢,万桥自己也不喜欢。

两人的这种相处方式,刚刚好。

“西处走走吧,今年的扩建,完成了?”

“完成了,不过上面又要考虑扩建,最近因为缺人有些累。”

这几年,津城海关那是迎来巨大发展。

一年一扩建。

不扩建不行呀。

站在海边,顺着水泥路向东走去。

望着那一个个泊位,数量繁多的商船,正在快速的装卸。

世界博览会的成果,正在一点点体现。

交易的双方,不光是用货币交易,也可以用资源进行交易。

比如,和足球之国的交易。

对方的国家稍微有些混乱,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的外汇储备,经过商议之后,决定使用资源进行交易。

用矿产,林木,还有粮食和肉类进行交易。

以资源换工程器械,比如挖掘机,铲车,钻井机等等,还有大量的家用电器,柴油发电机等等。

互惠互利,华国方面弄到了便宜的资源。

足球之国,则是获得了实用的工具和小家电。

双赢的局面。

不过有一点比较难办。

那就是运输方面,稍微有些小问题。

选择资源交易的国家不少,连带着,港口这边,竟然需要排队。

要知道,这可是多次扩建的津城港口,吞吐量十分的惊人。

在海量的资源面前,也要乖乖低头。

加班加点的工作,才勉强完成入关和出关的任务。

“海关缺人?真的假的?”

听着万桥的说辞,赵光明有些想笑。

“真的缺人,培训班都塞满了人,甚至我都带着三个徒弟。”

“这是好事情。”

“谁知道呢。”

顺着海关的道路,慢慢向前。

远远的眺望着远方的商船,那一个小人,如同蚂蚁一样,迅速的搬运物资。

有粮食,有木材,还有矿产等等。

港口不远处,一列列火车车厢,被快速的装满,然后急速发车,又开始下一辆。

很明显,火车的运力有些不够了。

“文雪,立刻给铁道部发送信息,西九城到津城港口的火车线路,修建第二套!”

“是,这就安排。”

……

铁道部。

部长办公室的房门被秘书敲响。

“进来。”

“部长,红星轧钢厂发来电报,让咱们铁道部,开启第二套铁轨。”

“第二套?赵光明的意思?”

“是的,赵光明处长发来的电报。”

“那安排,给他建,但物资和粮食,一个也不能少。”

“部长,建设人员不够了。”

“不够?你胡说什么,咱们铁道部缺人?”

部长有些疑惑的看着眼前的秘书,脑海中快速的计算一番。

“部长,西九城到内蒙的铁路,还未修建完成,同时交通部那边,借走了一些人。”

“还有咱们铁道部自己的任务也未完成。”

“加上赵处长的新任务,建设人员不足,这是肯定的。”

这一刻,铁道部部长也想起来了。

“先安排下去,勘探的人员再走一遍,确保不会影响原本铁路。”

“人员的问题,我去想办法。”

……

内参会议上。

“诸位,说说吧,缺人的问题怎么解决?怎么越来越缺人了。”

“以前只是工厂缺人,现在铁道部和海关,也缺人了,以后,是不是其他部门也缺人!”

“国家要建设,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缺人的事情,大家都有所耳闻,可谁也没想到。

缺口没有缩小,反而是扩大了很多。

其他的暂时不说,就以西九城为例。

红星轧钢厂缺人,工兵团也缺人,其他工厂也缺人,就连各个单位,也缺人。

目前缺口,在几十万人以上。

新大学的建设,红星五期小区的建设,现在又多了一个西九城到港口的第二套铁路建设。

到处都需要人手,可人手是能够变出来的?

好不容易要有小钱钱了,可要是因为人手不足,耽误了,绝对不允许。

“要不抽调其他省份的工兵团,或者工厂人手。”

“不行,其他省份的建设,也要进行,至于那些工厂,大多数都被轧钢厂吸血了,不能继续抽血。”

“让农村提供人员呢?”

“更不行了,农村的建设也至关重要,关系到粮食和稳定。”

“那怎么办?”

“我建议,让军队出人。”

“军队怎么出人?”

“来一场小规模的裁军如何?”

这个议题一出,会议室内立刻安静下来。

裁军。

这也敢想?

但好像这是解决的一个办法。

“说说详细的。”

“我国目前,因为和老大哥交恶的关系,军队依旧在扩充,但其中那些老兵,伤兵,和不太适合战争的战士,应该对他们进行劝导,这部分人,让他们退伍,进入工厂工作,这不是两全其美,然后进行新兵招募……”

要说华国的哪个地方教育率最高。

自然是军队。

别管入伍前是大字不识,还是文盲,一旦入伍,军队就会快速的教导学习。

等到几个月之后,等到一两年之后。

字认识了,会写了。

加上时常阅读报纸和书籍,军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低。

最低也能达到小学甚至初中毕业的程度,加上良好的作风,习惯听从命令。

这就是最好的工人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