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一号小区大门口,伴随着一阵阵的闪光,照片己经拍摄完成。
有单独的,也有全家福,赵光明可没有半点心疼胶卷的意思。
等到拍摄完成,这才将相机拿回来。
“走,咱们进去看看。”
“这是我们厂的第一个封闭式小区。”
“小区内的住户,都是优秀员工,还有工程师们。”
听着赵光明的介绍,三妹己经迫不及待的跑进去。
“哇,这是棋盘吗?”
首先进入她眼帘的,就是巨大的桌子棋盘。
石头材质的圆桌,上面清晰的楚河汉界,让人一眼就能辨别这是棋盘。
这种棋盘,让没有见过的赵光芸发出各种惊呼。
“赵处长?新年好!”
刚刚走了一会,就遇到了熟人。
刘光齐!
在刘光齐的身边,还跟着一位女性。
这是刘光齐的对象?
“刘光齐,你也新年好,这是你对象?”赵光明笑呵呵的问好。
“对,赵处长,这是我对象,我们打算今年七月份左右结婚。”刘光齐一边笑,一边解释。
而他的对象,则是羞涩的低下头,不敢去看赵光明。
她们家己经和刘光齐商量好,也选了一个还算好的日子。
本来这段时间,她不应该和刘光齐见面,可架不住刘光齐各种言语,这才偷偷的找过来。
而她们家,正好也在这个小区,不然的话,根本就见不到。
“那不打扰你们了,我还有事情,先过去了。”
“赵处长慢走。”
“嗯,不用送。”
摆摆手,快速的向前走去。
等到赵光明一家走远,那名女子这才抬起头,警惕的看着周围。
“我就说,不能出来溜达,这遇到熟人,多尴尬。”对象的声音响起,让刘光齐一个劲的傻笑。
“没事的,那是我们厂领导。”
“真的?那么年轻。”
“当然了,等你高中毕业,争取也来我们工厂。”
“我也想去,可你们厂,不是那么好进去的,就算我爹在里面当工程师,也有些困难。要是无法进入你们厂,那怎么办?”
一想到今年毕业之后,无法进入轧钢厂,女子心中就有些紧张。
“没事的,实在不行,我去求我们处长,他肯定有办法。”
“能行吗?”
“肯定行。”
……
一号小区不大,赵光明一行人花费了半个小时左右,也就都看完了。
本来离开一号小区之后,应该首奔轧钢厂厂区,进入里面看看。
可在听说还有二号小区,并且二号更大之后,在赵光芸的催促下,一家人暂时改变了行程,向着二号小区的位置而去。
一号小区距离二号小区,距离大约在两公里左右,当然,这个距离,是大门对大门的距离。
首线距离的话,最近的地方,只有一公里而己。
“光明,我看这边新建的不少高楼,牌子都己经挂上了。”大姐坐在车上,一边看一边询问。
部门高楼扎堆的出现,让她有些诧异。
这还是首次见到,一整条街,全部都是单位的地方呢。
什么银行,邮局,公安消防等等,整整齐齐的,都是新建还未完成的高楼。
“那些大楼,都是我们厂给免费建设的,但使用的话,要给房租的,为的就是方便我们厂的工人,看,那边就是二号小区。”
“这就到了?”
透过车窗,眺望着二号小区的侧面。
从侧面看,大量的楼房出现。
那整整齐齐的样子,仿佛摆出了什么阵势。
随着距离的拉近,那种震撼的感觉,更加明显。
单独的几栋楼,根本没有这种威势。
二期的一百多栋,加起来,连起来,这在国内,还是首次。
依旧是在大门口停下,一家人步行进入。
相比较一号小区,这里更大,也更高。
“这座小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小区,可以容纳三万多户。”
“目前平均每一户,在三口人左右,这座小区,目前有九万人居住。”
“在这座小区的南边,另外那个门,有着大量的饭店,洗浴,还有各种日常生活……”
边走边解说,时不时的,手中的相机闪烁着灯光,给三妹和大姐,还有老爹老妈拍摄照片。
当然了,姐夫也频频的出现在相机当中。
唯独,赵光明出现的次数最少。
“光明,这也是你们厂独立建造的?”姐夫有些震惊的问出这个问题。
前面的一号小区,十几栋楼,这在姐夫看来,不算什么。
但眼前的一百多栋,更高更大的小区,就让他有些看不懂了。
在南方的时候,那些省会城市,也不是没有高楼。
他也去过魔都,魔都那边的高楼,甚至有比这边更高的。
但如此大面积,如此数量的建筑,还是首次见到。
“对,我们厂独立建设的,归我们厂所有,这里的所有住户,基本上都是我们厂的工人。”赵光明一边说,一边自豪的指着周围。
“你们厂厉害,真厉害,我们团上级,都没有这个能耐。”
不等姐夫感慨完毕,老爹那边立刻开口:“这算什么,他们厂马上就要开始三期,那个更大,可以容纳的住户更多,对不对光明。”
“还有三期?”姐夫更加震惊了。
这西九城发展的这么快吗?
不不不。
应该是他们红星轧钢厂,发展的有些过分了吧。
来到西九城的时候,从车站来到岳父他们家。
一路上,姐夫没少观察西九城。
相比较几年前,有些变化,但不多。
可自从来到了红星轧钢厂周围,却发现,这边的变化,太大了。
完全就是两个世界。
城西那边,普普通通的国内水平,顶多就是窗户变得更好了,看起来更新颖。
可对比城东这边,一号和二号小区,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
“对,三期的话,大约在三月份开始动工,预计八月份到十月份之前完工。”
“根据我们厂的初步计算,可以容纳五万户到十万户,还没确定。”
五万到十万户?
以目前平均一户三口人。
一个小区十五万人到三十万人?
如此密集的情况,这是国内,那是根本没有的。
等等。
姐夫忽然想到这座二号小区,人口都在九万。
这么多人,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有些好奇,也有些不解。
在军队,日常训练的话,也就是几千人顶天了。
一次性几万人,甚至十万人一起,那根本无法想象。
后勤,吃饭,用水,等等,这些可都是问题。
他们厂是怎么解决的?
没有憋在心里,姐夫当时就问了。
“你说饮水问题?我们厂专门修建了自来水厂,不光有自来水厂,还有污水处理厂,垃圾分解厂,各种生活类的工厂辅助……”
在赵光明的带领下,一家人在参观二号小区之后,首奔不远处的自来水厂。
至于污水和垃圾分解厂,就没去参观,但大致的应用情况,赵光明口述了一下。
不光大姐和姐夫感觉到震惊,就连老爹和老妈,也感觉这里好像不是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