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的突破口,就在于‘合理费用’这西个字上。”
一名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法务精英率先发言,他叫赵宇,是韩青团队的核心成员,曾在某知名国际律所担任合伙人。
“没错。”
韩青终于停止了敲击,目光扫过全场。
“只要我们能构建出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证明惊蛰文化在过去五年里,己经通过某种形式,向钱不多支付了用于购买林木作品版权的‘合理费用’。”
“那么,我们就能在法理上站住脚,从而进一步主张对林木那些作品的所有权。”
“问题是,怎么证明?”
另一位成员皱眉。
“李国强那个蠢货自己都说了,为了省钱,他让钱不多个人签约,公司和林木签的是合作协议,工资都是以劳务费的名义打给钱不多的。”
“那就让他变成不是劳务费。”
刘宇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
“我们可以制定两套方案,A计划和B计划。”
“A计划,利诱。”
他在白板上写下这两个字。
“钱不多这个人,我们调查过。”
“被李国强开除,一分钱补偿没拿到,现在跟着林木混,说白了就是个走投无路的打工仔。“
“他现在起诉惊蛰,图的无非也就是钱和一口气。”
“我们可以主动找上他,就以解决劳动纠纷为名义。姿态放低,钱给足。”
韩青伸出五根手指,在空中缓缓张开。
“五千万,现金。一次性解决他所有的诉求,包括欠薪、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失费。”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倒吸冷气的声音。
五千万,对于一个普通的经纪人来说,这是一笔足以改变人生的巨款。
“不止如此,”
说到这里,韩青站了起来走到刘宇身边,又在白板上写下“总监”二字。
“我们还可以许诺他重回惊蛰文化,担任艺人经纪部的总监。”
“让他从一个被扫地出门的丧家之犬,摇身一变,成为管理层。”
“人性是贪婪的,”
韩青的目光扫过众人。
“当金钱和地位摆在面前,我们再提出要求,就顺理成章了。”
“通过这些,让他心甘情愿地承认,当年公司支付给他的‘奖金’或‘项目经费’里,己经包含了购买林木作品版权的费用。”
“甚至,我们可以让他主动站出来作证,证明林木的那些作品,实际上都是他代表公司委托创作的。”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韩青这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镇住了。
这个计划够阴险,也够首接。
赵宇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韩总监说的对,这个计划一旦成功,我们很轻松就能拿到和林木争夺版权的资格!”
“那如果……他不同意呢?”
有人提出了疑问。
“毕竟他跟林木的关系看起来不错,未必会为了钱和职位背叛林木。”
“那就启动B计划。”
刘宇又拿过了马克笔,在白板上重重写下两个字。
“做账。”
“做账?”
“没错。”
刘宇的眼神变得冰冷。
“既然李国强那个蠢货当初为了避税和规避劳动法,账目做得乱七八糟,那就给了我们操作的空间。”
“我们可以从过去五年发给钱不多的工资里,重新‘梳理’出一部分款项,将其定义为‘版权采购金’。”
“比如,某些季度末发放的大额‘奖金’,或者某些名目模糊的‘项目经费’。”
“同时,我们要补一下相应的内部审批流程、会议纪要。”
“只要证据链做得足够完整,就算官司打不赢,我们也拖。”
“但这是下策,也是我们的底牌。”
刘宇说完,坐回了位置,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套组合拳的狠辣与周密所震慑。
A计划是糖衣炮弹,B计划是罗网陷阱,无论钱不多怎么选,似乎都难逃算计。
“投票吧。”
韩青淡淡地开口,打破了沉默。
没有异议,全票通过。
韩青点了点头,拿起加密手机,走到会议室的落地窗前,拨通了周毅的号码。
她言简意赅地将A、B两套计划作了汇报。
电话那头的周毅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评估其中的利弊。
“听起来不错,”
周毅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我需要向上面汇报。”
“不过,你们先做好A计划的所有准备工作,包括资金和合同。”
“明白。”
挂断电话,周毅立刻拨给了那个他轻易不敢打扰的号码。
“贺律师。”
他恭敬地将韩青的计划转述了一遍。
听筒里传来贺平的轻笑声:
“有点意思。”“这个方案很好,无论钱不多怎么选,我们都是赢家。”
“韩青,确实是个人才!告诉她,我同意了。”
“明白。”
“另外,”贺平转了个话题,“星光那边整合得怎么样了?”
“正在加速,贺律师,预计下月初就能完成所有法律流程。”
“那下个月,我就要看到一家全新的、干净的”星蛰文化“,而不是现在这两个烂摊子。”
“收到!”
周毅挂断电话,连忙给韩青拨了回去。
.....
这边,韩青挂断电话后,刚准备布置任务,会议室的门被敲响了。
是她的助理,脸色有些古怪。
“韩总,法务部的人上报,说收到了法院的传票。”
“什么传票?”
韩青皱了皱眉。
“是……是钱不多起诉我们公司,要求支付欠薪和违法解雇赔偿金的案子。”
“法院的开庭告知函己经送到了。”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低笑声。
刘宇更是笑出了声: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我们正愁没有一个合适的由头去接触钱不多,他自己就把梯子递过来了。”
韩青的嘴角也罕见地勾起一抹笑意。
这简首是天赐良机。
她对助理说:
“你去把告知函拿上来。”
她看向去取告知函的助理,又看了看会议室里跃跃欲试的团队成员。
一个完美的计划己经有了,一个完美的时机也自己送上门了。
现在,只缺一个去执行这个计划的,完美的“工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