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决战前夕

2025-08-17 3467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史上梦》第七卷 第七十章:决战前夕

崇祯西年西月中旬的喜峰口,晨雾在关隘的垛口间缓缓流动,将青石墙染成青灰色。

林宇站在西墙的最高处,断水剑的剑鞘被他按在结冰的垛口上,剑穗上的冰粒在朝阳里闪着碎光 —— 从京城传来的急报在怀中发烫,“史可法率五千援军三日后抵达” 几个字被指尖得发毛,像块刚从火里取出的烙铁。

“大哥望援军方向的眼神能把雾看穿。” 陈风蹲在箭楼的阴影里调试弓弦,右臂的绷带换了层新的,他往林宇手里塞了块烤得焦脆的麦饼,是伙房凌晨刚烙的,“三妹说这关隘的风比归真堂的晨钟还急,就像联军的马蹄声藏在雾里似的,每一声都敲在人心上。”

他忽然拽过支特制的箭矢,箭杆上刻着细密的刻度,是他新琢磨的 “穿甲箭”,箭羽上缠着的红布条在风里飘了飘 —— 那是给士兵们做的示范样本。

苏瑶的算筹在中军帐里铺开,喜峰口周边的山地、峡谷、河流被她用朱砂标在巨大的羊皮纸上,红黑两色的箭头在上面织成密网。

“归真堂的孩子们此刻该在暖房里临摹《孙子兵法》的插图,” 她的指尖点在 “黑风口” 的位置,那里的等高线密集得像团乱麻,“陈风的箭囊在来的路上被露水打湿了,我用炭火烘了烘,比他在皮岛用海水泡过的还干爽。”

帐外的风幡突然转向,代表援军方向的黄旗被吹得猎猎作响。

赵虎披着玄色罩甲站在练兵场中央,青铜护心镜上的裂痕被新镶嵌的铜片遮住,却仍能看出之前的凶险。

“弟兄们!” 他的吼声在空旷的场地上回荡,带着金属摩擦般的粗粝,“史大人的援军三天后就到,” 他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唾沫在冻土上砸出个小坑,“咱们得让联军那帮兔崽子看看,喜峰口的弟兄不是好惹的!”

他的靴底在冻土上碾出深深的印痕,身后的士兵们齐声呐喊,声浪撞在关隘的城墙上,反弹回来时带着颤音。

林宇走下西墙,断水剑在手里轻轻晃动,剑刃反射的阳光在地上投下道移动的光带。

“赵将军,” 他拍了拍赵虎的肩膀,甲片碰撞的声响在晨雾里格外清晰,“让弟兄们把西墙的裂缝再填实些,” 他往 “鹰嘴崖” 的方向指了指,“那里的岩石缝可以藏弓箭手,” 他的指尖划过地上的尘土,“等援军一到,咱们就从那里包抄联军后路。”

苏瑶的算筹在羊皮纸上突然加快了移动速度,红黑箭头的交叉处被她用墨笔圈出十几个小点。

“大哥,” 她的声音带着兴奋,“我算出了联军最可能的进攻路线,” 她往 “落马坡” 的位置画了个大大的三角,“这里的坡度最适合骑兵冲锋,” 她往旁边添了个小小的火盆图案,“咱们可以在那里埋下火油罐,就像二哥在皮岛用的火攻计,保准能让他们人仰马翻。”

陈风的箭术训练场设在东墙下,二十个靶子被布置成各种角度,有的藏在岩石后,有的半露在草丛里。

“都看清楚了!” 他的弓弦突然发出声脆响,箭矢像道白光射向斜上方的靶子,正中靶心的同时,箭尾的机关弹开,带出三枚小铁蒺藜,“这种箭射出去能当暗器用,” 他往士兵们手里分发箭矢,“记住,对准骑兵的,比射人管用。”

他右臂的肌肉在发力时微微隆起,绷带下的旧伤似乎早己无碍。

午后的喜峰口突然响起急促的铜锣声,瞭望塔上的士兵举着红旗大喊:

“联军动了!” 林宇和苏瑶立刻登上西墙,只见黑风口方向扬起漫天烟尘,隐约能看见联军的旗帜在雾里移动。

“比三妹算的早了半天,” 林宇的断水剑在垛口上轻轻敲击,“他们是想在援军到之前动手”。

苏瑶的算筹在随身携带的小羊皮纸上迅速排列:

“他们分了三路,” 她的指尖在 “左中右” 三个方向点了点,“左翼是蒙古部落的骑兵,右翼是后金的步兵,中军是皇太极的亲卫,” 她往 “中军” 的位置画了个圈,“这里的兵力最厚,是佯攻,” 她突然加重语气,“真正的杀招在右翼,他们想从落马坡突破。”

陈风的弓箭队立刻进入预设阵地,士兵们趴在岩石后,弓弦上搭着上好的箭矢。

“都给我瞪大眼睛,”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弓弦在指间轻轻颤动,“看见举黑旗的就射,那是他们的传令兵,” 他往最前面的士兵手里塞了支火箭,“等我放信号就点火,让他们尝尝咱们的厉害。”

林宇的战前动员在黄昏时分开始,关隘的士兵和娜仁部落的援军聚集在练兵场,火把在他们脸上投下晃动的光影。

“弟兄们!” 他的断水剑突然出鞘,剑风卷着火星劈向旁边的巨石,碎石飞溅中,他的吼声在场地上回荡,“三天后,史大人的援军就到!” 他往联军的方向指了指,“但在那之前,咱们得守住这喜峰口,” 他的剑刃在空中划出道弧线,“归真堂的孩子们在等着咱们的捷报,京城的百姓在看着咱们,” 他将剑插入地上的石缝,“今天,我林宇在此立誓,与喜峰口共存亡!”

“共存亡!”

士兵们的呐喊声震得关隘的城墙嗡嗡作响,赵虎的大刀在火把下劈出耀眼的光弧,娜仁部落的首领举着弯刀呼应,蒙古语的呐喊与汉语的口号混在一起,像首雄浑的战歌。

苏瑶的算筹在人群外轻轻碰撞,羊皮纸上的红箭头仿佛也随着呐喊声跳动起来。

夜幕降临时,喜峰口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西墙的士兵在加固防御工事,东墙的弓箭手在检查箭矢,伙房里的炊烟比平时浓了三倍,蒸好的馒头在筐里堆成小山。

林宇的断水剑插在中军帐的正中央,剑穗在油灯的光影里轻轻晃动,像个跳动的心脏。

苏瑶的算筹在羊皮纸上模拟着决战的每个环节,红黑箭头的每次交锋都被她用不同颜色标注。

“大哥,” 她往林宇手里塞了份战策,“按这个部署,咱们的胜率能到六成,” 她往 “落马坡” 的位置画了个叉,“火油罐的引爆时间必须掐准,早一刻晚一刻都不行。”

她的指尖划过算珠,突然在 “归真堂” 三个字上停顿 —— 那里的孩子们此刻该在睡前祈祷,愿远方的亲人平安。

陈风的箭术训练持续到深夜,士兵们的箭法在他的指导下突飞猛进,有的能射中百米外的灯笼,有的能在移动中命中靶心。

“最后一遍,” 他往空中放了个信号弹,绿色的火光在夜空中格外醒目,“看见这个信号就撤,别恋战,” 他往士兵们手里塞了块干粮,“吃饱了才有力气杀敌人。”

联军的营地在黑风口方向亮着灯火,与喜峰口的火把遥相呼应,像两群对峙的野兽。

偶尔传来的号角声在夜雾里传得很远,带着试探的意味。

林宇站在西墙的垛口上,望着远处的灯火,断水剑在手里轻轻颤动,仿佛己经闻到了明日的血腥味。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喜峰口的士兵们却毫无睡意。

林宇、苏瑶、陈风、赵虎和娜仁首领聚在中军帐,算筹、刀剑、地图摊了满满一桌子。

“按计划行事,” 林宇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很坚定,“我带主力守西墙,赵将军守东墙,陈风的弓箭队在鹰嘴崖待命,苏瑶在中军帐调度,娜仁首领带蒙古弟兄守侧后方,” 他往每个人手里递了块令牌,“记住,信号一响,各司其职。”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喜峰口的号角突然响起,三长两短的节奏在山谷里传出很远 —— 那是发现敌军动向的信号。

林宇的断水剑率先出鞘,剑刃在晨光里闪着寒光。

苏瑶的算筹在羊皮纸上最后一点,红箭头首指联军的中军。

陈风的弓箭队己经登上鹰嘴崖,弓弦在风中发出嗡嗡的轻响。

赵虎的大刀在东墙的垛口上劈出火星,娜仁部落的骑兵在侧后方列好了阵型。

黑风口方向,联军的旗帜在晨光里格外醒目,黑压压的士兵像潮水般涌向喜峰口。

皇太极的亲卫举着黄龙旗走在最前面,蒙古部落的骑兵在两侧展开,后金的步兵推着云梯紧随其后。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连风都仿佛停了,只剩下双方士兵的呼吸声和马蹄声,像暴风雨前的宁静。

林宇的断水剑在西墙的垛口上高高举起,阳光透过剑刃在地上投下道耀眼的光带。

“弟兄们,” 他的吼声在关隘的每个角落回荡,“准备迎战!”

陈风的弓箭队在鹰嘴崖上拉开了弓弦,火箭的箭头在晨光里泛着红光。

苏瑶的算筹在中军帐里停在 “决胜” 两个字上,手指轻轻按在上面,仿佛在给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按下启动键。

远处的地平线上,隐约出现了援军的旗帜,像道希望的光,刺破了黎明前的黑暗。

一场决定喜峰口命运的大战,就在这晨曦与硝烟的交界处,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