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锋芒毕露

2025-08-22 2122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出了面馆,晓歌一个人走在路上,秋夜里的风己经带着些凉意,晓歌缩了缩脖子,把外套又裹紧了一些,心里想着早知道今天就应该多穿一些的。

回到自己的小公寓,晓歌脱掉外套,踢掉磨脚的高跟鞋,蜷缩在自己的懒人沙发里,终于卸下一天的疲惫,好好放松一下了。

小公寓是晓歌开工作室的第二年贷款给自己买的房子。虽然不大,但是好在房子的位置和物业都算不错,再经过晓歌的艺术审美一装修,整个房间都充满温暖舒服的感觉。

晓歌打开电视,调到美术视界频道,紧接给自己倒了一杯果汁,看看最近有什么好的佳作,或者互动讲坛。

劳累了一天晓歌看着电视在沙发上不一会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

梦里又被拉回到那个夏天,回到第一次见面的那个下午;

张晓歌回到宿舍,开始整理今天的报名表,当她看到何翊行那张报名表时,不禁皱起眉,字迹潦草的几乎难以辨认,像是医生开的处方。但当她费劲的读完写的内容惊奇的发现,虽寥寥数语但是对于绘画却有独特的想法和见解。

“怪人。”张晓歌小声的评价,手上的动作没有停,把这张报名表放在了重点关注的文件夹内。

与何翊行第二次见面,是在一个周西的晚上,这是本学期美术社团的第一次活动,迟到了十分钟的何翊行悄无声息地从后门溜进教室的最后一排。

张晓歌正在介绍本周的绘画内容,余光扫到他的身上,心想又是他,又迟到了。

讨论环节,社长让大家谈谈对意大利油画《西斯廷圣母》的见解。

同学A说“我觉得这幅画的笔触的勾勒,以及细节的处理都是非常完美,作者拉斐尔把女性的伟大和柔美,通过绘画完美的展现出来。”

同学B则说:“这幅画塑造了一位救世主,而圣母作为救世主的母亲却甘愿把自己的孩子献出,体现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想。”

轮到何翊行发言,“我觉得作品只是作者想表达自己的人文理想,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当时放到现在在细细品味这幅著作的内容,却与现实生活中的母爱相悖论的,因为在现实中没有母亲会愿意牺牲自己的孩子,在母爱面前每一个母亲都是自私的,试问你们有见过牺牲自己孩子的母亲吗?”。

现场顿时一片哗然。有几位大一的学妹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发言。

张晓歌看着何翊行眼中闪烁的光芒,璀璨又带有侵略性,“何同学的观点还是很犀利的,不过我认为这幅画的价值不在于圣母是否愿意牺牲自己儿子,而在于那个充满苦难的时代,圣母明知未来耶稣的使命,但是依旧愿意献出自己孩子,展现了女性和母性的光辉和伟大。”

何翊行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真心的笑容:“你说的对,是我表达的太极端了。”

随后又有几名同学发言...

社长说:“既然大家对这幅画的这样的感兴趣,那本周的绘画内容再加一项,就是大家描摹这幅画,大家跟一根据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画出自己心中这幅画真正的模样;另外我们本周六的社团将要外出写生,希望大家都能够参加,参加的大家到副社长那里登记一下。”

话音落下大家都在商量这次外出写生去还是不去,何翊行是第一个去登记的。

他还问“写生张副社长也去吗?”

“去。”晓歌答道。

不一会大家就登记完了,人群三三两两的离开,张晓歌留下来整理资料,拿笔记本,发现何翊行靠在门框上等她。

“谢谢你刚才的解围,不然大家还以为我不尊重这幅作品,其实我只是想把自己想法表达发出来。”何翊行说,又继续补充道:"我有时候说话不过脑子,以后还望张副社长多多指点。"

张晓歌合上笔记本:"你的观点其实很有意思,只是表达方式容易引起误会,都是一个社团的没有什么指点不指点的。"

何翊行走近几步:"你在看什么?"他指了指她的笔记本。

张晓歌下意识地合上本子,但己经晚了——何翊行看到了那一页上方写着对他的评价:"何翊行:锋芒毕露但见解独到,需引导。"

两人西目相对,一时无言。教室里的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嗡声,远处还能听到传来学生们的笑声。

"看来我给你的第一印象很复杂啊。"何翊行最终打破沉默,"不过至少'见解独到'是好评。"

张晓歌不知为何感到一阵心虚:"这只是...社团成员观察笔记而己 。"

"那我期待你的'引导'了,张副社长。"何翊行的语气带着调侃,但眼神却出奇地认真。

两人一起走出教学楼,秋夜的凉风拂过脸颊。张晓歌偷偷瞥了一眼走在身旁的何翊行,发现他正仰头看着星空,侧脸在路灯下显得格外清晰。她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散漫,想法又千奇百怪的的男生身上有种奇特的吸引力,就像一本装帧随意却内容精彩的书,永远不知道他的下一页内容是什么,让人忍不住想继续一探究竟。

笔记本里藏着晓歌萌动的秘密,但是秘密终究会被打开,梦里的晓歌不止梦见了何翊行,还梦见了那一场车祸,那一场让她终身恐惧的车祸......

情窦初开的种子己经开始萌芽,少年们的恋爱充满美好,美好到会忽略未来的所有风险,可是若是能够在重来一次,相信他们依旧坚持最初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