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苟了三年,能动点小手了

2025-08-17 2482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江湖很远,没谁会大面积的收徒传武,为什么?

很简单,穷文富武。

没钱,你坚持坚持还是有可能通过科举这条路改变命运的。

但你没钱,绝对练不出好的武艺。

打熬身子,恢复元气,那都需要充足的营养才行。

能量是守恒的,它不可能什么都不需要就凭空出现,不是吗?

而这样的时代,资源是有限的。

受限于生产力的制约,就养不活那么多的武者。

所以别管是什么门派,核心弟子的数量总不会太多。

因为没有那么多的资源!

可能有的小伙伴没有概念。

那简单的说一说,一个二流高手单纯说吃喝每天要花多少银子。

首先说吃,二流高手每顿饭吃一只羊轻轻松松。

一只羊三两银子左右,每天两顿饭就是六两银子。

十天就是六十两,一个月就是一百八十两。

这只是他们正常的吃饭所需。

另外一些独门的秘药,还有外用的药浴,等等等等,每个月前前后后大概得个五百两银子上下。

换算成软妹币,大概就是50万。

一流高手开销更大。

当然,这样的时代,你混到二流高手的层面,别管是保镖还是护院,能赚钱的门路自然也就更多了。

实在没办法了,那就落草为寇,劫杀过路的商人。

没办法,江湖就是这么乱,是个人吃人的地方。

说到底,江湖乱还是因为资源不够。

资源不够,不是只跟打底的谁愿意海开了传授武功?

这方面,裴知秋一点都不在意。

种子己经种下去了,一些牲畜在夜砀山深处也养的风生水起。

饲料这种东西虽然会影响肉的品质,但你得承认有这玩意儿,幼崽的存活率就会很高。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摊子初步铺开了之后,别的不敢说。

吃喝还是能保证的。

第三个月,一百多穿着这个时代粗布衣服的家伙被裴大郎带着去城守府走了一圈儿,算是交代了个过场。

之后,城守就彻底不管这边的进度了。

如此这般又是数月,第一批新粮丰收,夜砀山河八个村庄收的粮食第一次装满了家家户户的粮仓。

家有余粮,心里不慌。

所有人肉眼可见的有了喜上眉梢的精神面貌。

有了余粮,孙大宝的书院才正儿八经的启动了,适龄的娃子们被强制要求学习,不管男女都得学。

这叫未雨绸缪,几年后这就会成为习俗,到时候裴家子嗣进来学习才不会显得突兀。

说起来,得益于时不时有难民路过,裴知秋会选一些眼睛没有泛红,嘴上也没有黄水泡的人接纳。

顺带脚把夜砀山上的婆娘们一点一点都带了出来。

山里总不是孩子们该待着的地方。

就这样在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夜砀山上的婆娘们带着孩子悄无声息的融入到了八个村庄的体系内。

当然,这不代表夜砀山没人了,大姐这种有野心的女人总是想方设法的在补充自己流失的人口。

关于这一点,裴知秋也没有去干涉太多。

世界己经够苦了,既然她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就去努力呗。

有她在,夜砀山养殖基地也能安稳许多。

如此这般,苟了三年,裴知秋暗戳戳的发育了三年。

三年的时间,周围十几个村庄都被悄无声息的收拢在了裴知秋的麾下。不单单如此,接纳难民也确保了每个村庄都容纳了五百户朝上的人口。

有李大捕头在上面顶着,三年的时间开出了不少的荒地,加上高产的粮种,即便是这样的人口密度,依然能保证家家户户有余粮。

乡勇保持在了1000人的规模,因为乡勇只需要服役一年。

然后会换其他精壮年,军事化培养一年。

退役后,每个月拉练一次,保证战斗力不会太过流失就好。

能在规定的时间里面达到三流武者的,还能通过考核的,才能转成常驻兵种。

归在裴知秋麾下。

所以看上去,乡勇数量只有1000人,但分分钟能拉起4000人的队伍。

西千人算不得多,但裴知秋敢肯定,就这西千人足以打下天水城。

不是裴知秋自负。

一则有李平之在,分分钟能骗开城门。

这二来嘛,天水城的守备军,吃空饷的问题其实挺严重的,再加上平日里训练也很懈怠。

综上所述,拿下天水城并没有多难。

就在裴知秋日常盘算天水城有多好打的时候,北地真正意义上的乱了。

人常说,养虎为患。

一些居心叵测的大佬们养寇自重,万万没想到,一群草鱼里面愣是杀出了几条蛟龙。

七十二路反王,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就汇聚成了三支叛军。

一个一个居然有重视民生的概念,让北地的民众有了一丝休养生息的喘息机会。

玄奇的是,镇北王依然按兵不动,就跟不知道北地的草鱼化蛟一般。

也就是这一天,裴知秋上了一次夜砀山。

次日大姐带了兵马出山,你别说,这三年这家伙是真养出了一支强兵。

所以,她在极短的时间里扫了距离最近的的两座城池。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都是叛贼了不该稳定,所以裴知秋决定让三条蛟龙里面多一条母蛟龙。

大姐竖着一杆裴字旗,自号裴娘子。

手下三千钢管兵,在占据了两座城之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周边还没来得及被三条蛟龙占据的城池攻占。

三年的时间,养不出能过科举的牛人。

尤其是扫盲班里面是养不出来的,但三年的时间让人能识文断字,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毕竟,学不会那是真的会被罚站军姿的。

前脚裴娘子打下的城池,后脚就有裴家兄弟带人接管。

第一件事儿就是屠了城里的大户人家,这样的时代,大户人家有几个好人?

能在反王麾下还活着的,那就更不可能是什么好东西了。

弄死他们,爆出了不少的粮食,首接归纳城池周围的村庄,建立户籍,按着人头分发粮食。

作为回报,每家每户出人,修因为战乱萧条的基础设施。